“怎樣購物最合理”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1.讓學生正確理解常見的購物優惠措施,并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用。2.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3.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教學準備 課件1個,飲料購買方案表每人一張。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談話引入師:今年商店里有一種飲料的銷售情況很好,如下圖(出示電腦飲料圖片):師:元旦即將到來,甲、乙、丙三家商店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分別給了一些優惠措施。如果你是商場的總經理,你會給哪些優惠措施?(學生分別提出“買幾送幾”、打折、“消費到一定的錢數進行摸獎”等。)教師追問:你們打算買幾送幾?打幾折“(學生提出:“買一送一”、“買大送小”、“打九折”……)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3條優惠措施。甲商店買大送小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滿30元八折優惠
2、理解3條優惠措施。師:請舉例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這么優惠措施的?生1:買大送小就是買一瓶大的送一瓶小的。生2:打九折就是買10元的飲料現在只要付9元錢生3:滿30元打八折就是買飲料的錢必須達到30元才能打八折,不到30元不打折。3.收集學習材料。師:根據這些優惠措施,如果你是一位顧客,你準備買多少飲料?(學生議論,略)師:老師去調查了4位顧客,他們和同學們想的差不多,下面就是這4位顧客的購買方案。(出示下表)顧客購買方案選擇商店金額(元)小強2大2小 小麗1大8小 李阿姨4大 許叔叔1大5小 我 師:把自己想買的數量填在“我”的一欄中。二、展開師:如果要選擇去花錢最少的商店買,可以怎么來選擇?1.小組活動。①4個小組分工計算;②檢查計算是否有錯;③觀察表格并小組討論:④準備小組匯報。(2)四人小組活動,教師指導。(下面是某小組活動情況)生1:有三家店,我們每人選一家店計算出所需的錢,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那種最便宜了。生2:我認為你的這種分工不合理。我們有4個人,按你的分工,生1:那你說該怎么辦?(挺不服氣的)生2:共有4人,我們就把自己當作顧客選一人,算出三種方案各多少錢,最后大家各把自己算出最便宜的方案與大家說,寫上得數。(小組的其他同學也同意生2的方法。)(3)小組匯報。匯報要求:① 展示購買方案表;② 選擇其中一個顧客的購買方案,說一說計算過程;③ 說一說你們組發現了什么?④ 其他組補充。學生匯報情況:(購買方案表如下) 顧客購買方案選擇商店金額(元)小強2大2小甲20小麗1大8小乙23.4李阿姨4大丙32許叔叔1大5小乙18我6大丙48生:我選小強的購買方案,買2大2小。甲商店:2×10=20(元)乙商店:(2×10+2×2)×90%=21.6(元)丙商店:2×10+2×2=24(元)所以小強購買選擇甲商店省錢。師:其他組對他們填寫的購買表還有不同看法嗎?生1:(馬上舉手)我認為許叔叔還可以去甲店買,所需錢:10+4×2=18(元)和乙店是一樣的。生2:我們組認為李阿姨還是到甲店比較好,這樣有四瓶小的送。生3:這樣要花40元,不是最省的。生2:我把四瓶小的拿去成8元,這樣就是32元了。(有部分同學同意他們的看法。)生4:我認為剛才到甲店的買法不符合題,而且商店老板不一定會換錢給我們。師:剛才大家說得很好,你們填表的過程中還有什么發現嗎?發現:當總價等于或大于30元時選擇丙店最便宜。當總價小于30元,要買的小瓶的數量一樣時,選擇甲店較便宜。當只買幾小瓶或大、小瓶的數量相差很多時去乙商店合算。 補充:甲商店實際打的折扣是:10÷12≈0.83,約八三折,比乙商店打九折便宜。三、實際應用五(4)班要舉行一次班會,共有35人參加。如果要給每位同學準備約200毫升的這種飲料。你準備怎樣到上面的三具商店購買?(1) 學生獨立設計。(2) 組內交流。(3) 整理你們匯報方案。(重點說出設計方案的優點)學生匯報情況:方案一:共需飲料:200×35=7000(毫升)5大5小,共(1200+200)×5=7000(毫升)去丙店買:(5×10+5×2)×80%=48(元)方案二:去丙店買35聽小的飲料,共花錢35×2×80%=56(元)。優點是分起來比較方便。方案三:去丙店6瓶大的飲料,共需6×10×80%=48(元)。優點是花錢少,買的數量又多。(4)討論。在生活中實際購物時除要考慮省錢外,還要考慮哪些因素?生1:剛才的方案一和方案三買飲料花的錢是最少,但喝的時候還要買杯子,又要花錢,所以……生2:(打斷他)杯子才1角錢一個,到時還可以當廢品賣年賺回來。生3:我認為還是方案二好,因為另兩種方案在分飲料時如果分得不均勻,還會吵架,不太好。(學生的討論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