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4、學校用150元買來3個小足球,每個小足球多少元?
(請學生自己讀題,說說每道題求的是什么?數量關系是什么?怎樣列式?
學生讀題回答,教師板書(總價÷數量=單價 150÷3)
3、揭示課題:這些題都是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兩種數量的關系的,在日常生活、生產和實驗中,常常要對兩種數量進行比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方法——比。(板書:比)研究比的意義。(板書完整課題)
[設計意圖:問題情境的創設主要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的認知背景,設計形象而又蘊含一定的與數學問題有關的情境,在開放性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活躍,并積極主動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變“讓我學”為“我要學”。]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義。
(1) 那么在剛才的例子當中中國得的金牌是俄羅斯的幾倍,用32÷27,現在我們就可以說成中國得的金牌與俄羅斯得的金牌數的比是32比27。
那俄羅斯得的金牌是的中國的幾分之幾可以怎么說呢?(學生試著說:俄羅斯得的金牌數和中國得的金牌數的比是27比32)
(2)小結: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誰是誰的幾倍或誰是誰的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
質疑:可老師還有個疑問,以上兩道題都是對中國得的金牌數和俄羅斯得的金牌數進行比較的,為什么一個是32比27,一個是27比32?
引導得出: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要弄清誰和誰比,誰在前,誰在后,不能顛倒位置,否則,比表示的具體意義就變了。
(2) 同學們真聰明,那么你們能像這樣把其他的除法算式都變一個說法嗎?先同座位兩個人互相說說看。(學生同座位兩個人說)
都說完了,那誰愿意站起來說一說呢?
(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幾倍可以說成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4比3)就這樣依次說完。
那路程除以時間等于速度可以怎么說。浚ㄋ俣瓤梢哉f成是路程與時間的比)
那單價呢?可以怎么說?(單價是總價和數量的比)
在我們常用的數量關系中還有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這里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怎么說呢?(工作效率就是工作總量個工作時間的比)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對“比”缺乏感性上認知,所以以上的例子采用“導、撥”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倍或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既節省了教學時間,也使學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義,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3)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既可以用除法,又可以用比的方法。那什么叫做比呢?請同學們結合板書同位討論一下。(前后四人討論)
匯報,板書: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齊讀)
你們能不能自己舉一個用比表示兩數關系的例子?先說原題再把它改編成比的形式(學生自主舉例,四人討論匯報,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例子的學習,使學生由形象感知過渡到建立表象的層面。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用同桌之間互相討論的方式,抽象概括出“比的意義”,同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練習:填空。
有5個紅球和10個白球,白球和紅球個數的比是( )比( ),紅球和白球個數的比是( )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