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復習》教案(通用21篇)
《總復習》教案 篇1
與現代漢語同形詞語的含義
與現代漢語同形詞語的含義是近年文言實詞的一個考查熱點。此類詞語中有一部分較顯生僻,有一些則需要從語境中去辨析和推測其含義。
●難點磁場
[試題1](★★★★★)(原文見難點18選文一)
選出加點詞語古今詞義不同的一組
①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 ②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執
③敦、導及諸名勝皆騎從 ④存問風俗,虛己傾心
⑤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
a.①③④ b.②③ c.③⑤ d.②④⑤
[試題2](★★★★★)(原文見難點18選文二)
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最相近的一項是
a.為獄小吏,曉習文法。 b.案事發奸,窮竟事情。
c.屬縣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 d.歷守郡中,所居治理。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春季高考試題)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或共帳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憂國。 d.通達治體。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文言實詞意義和用法的積累。
參考答案:b項中“而已”與現代漢語用法相同,皆意為“罷了”。從語境來看,孫登心中尊敬徐夫人,徐夫人送來衣服,他一定要沐浴后(極表恭敬)穿上;對步氏所賜衣服,出于禮節,不能不接受,但只是接受罷了。a項中“或”意為“有時”,與今義不同。c項中“出身憂國”意指全身心為國分憂。d項中“通達”意為“通曉”,此句意為:通曉治理國家的方略。
答案:b
錯解分析:錯選a,未從上下文的聯系中去分析。
方法技巧:①把握加點字所在語句的大意,②用現代漢語的意思去試作解釋,看是否語意通暢。
[案例2](★★★★)(XX年全國高考第12題)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乃縱反間于燕 b.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
c.而城中鼓噪從之 d.燕軍擾亂奔走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對文言實詞的積累及有關古漢語知識。
解析:b、c、d中三個詞在現代漢語中都是雙音詞,分別是表方位的名詞“南邊”、動詞“喧嚷”和動詞“攪亂,使混亂或不安”,而在文中都是兩個單音節詞,意思分別是“面朝南”“擂鼓吶喊”和“驚擾混亂”。a項中“反間”在現代漢語中的常見意思為“用計策使敵人內部不團結”,從原文來看,田單用計謀使得燕王不再信任樂毅并使騎劫代替他,正符合這個意思。
答案:a
錯解分析:錯選d,未能仔細分析,了解一個大概,只看到一個“亂”字。若與今義相同,則語句應解釋為燕軍擾亂“別人”,這是明顯不合語境的。
方法技巧:首先對于課本上、復習材料中出現的古今同形詞語,要注意歸納整理。其次,要在語境中具體分析。
●錦囊妙計
古今同形異義詞語精編
詞語 例句 古義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語(《陳涉起義》) 處處,到處
會計 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陳涉起義》) 會,聚會;計,商議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
壟斷 冀之南、漢之陰,無壟斷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寧信度,無自信(《鄭人買履》) 相信自己
結束 婉貞于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馮婉貞》) 整裝
實彈 三保戒團眾裝藥實彈(《馮婉貞》) 裝上彈藥
不好 是女子不好(《西門豹治鄴》) 不美(指相貌)
即使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門豹治鄴》) 即,就;使,讓
留意 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傳》) 考慮
老子 遙見老子杖藜而來(《中山狼傳》) 老人
丈人 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傳》) 老人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 長輩
犧牲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劌論戰》) 祭祀的牛羊等
可以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曹劌論戰》) 可,可以;以,憑,
烈士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有志節操守的男子
無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更不用說
絕境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與世隔絕的地方
扶老 策扶老以流憩(《歸去來辭》) 指拐杖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出身低微,行為鄙魯
開張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擴大
感激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感動奮激
深入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出師表》) 長距離進入
有意 將軍豈有意乎(《隆中對》) 有某種打算
乃有意欲為文收責于薛者乎(《馮諼客孟嘗君》) 愿意
有時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論積貯疏》) 按一定時間
鞠躬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 恭敬,謹慎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傳》) 彎下身子
中間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中間夾雜著
稍稍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漸漸
無賴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 活潑玩皮
縱士卒無賴(《段太尉逸事狀》) 為非作歹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 在此,在這上
大風 可以已大風(《捕蛇者說》) 麻瘋病
小生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記》) 年輕人
雖然 雖然,公輸盤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輸》) 雖然如此,但是……
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葉公好龍》) 心里
以為 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黔之驢》) 把……看作
作文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寫文章
不避 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論貴粟疏》) 不亞于、不次于
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論貴粟疏》) 人的通常情況
縣官 今募天下人入縣官,得以拜爵(《論貴粟疏》) 朝廷
或者 或者曰:……(《封建論》) 有的人,有些人
指示 璧有瑕,請指示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指出來給……看
約束 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信約
前進 于是相如前進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前,上前;進,進獻
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趁機
美人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頗藺相如列傳》) 嬪妃
以往 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從這里到那里
宣言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揚言
親戚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父母兄弟
地方 今齊地方千里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其實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實
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赤壁之戰》) 他實際上
橫行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縱橫馳騁,所向無敵
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面朝北,指臣服
殷勤 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戰》) 關切、問候
中國 率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之戰》) 指現在中原地區
不過 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戰》) 不超過
形成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戰》) 形勢形成
從事 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官名
妻子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赤壁之戰》) 妻子兒女
初一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戰》) 剛剛開始
更衣 權起更衣(《赤壁之戰》) 上廁所
無日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赤壁之戰》) 不久
非常 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名詞,重大的變故
河北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 黃河以北
河南 黃河以南
學者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 求學的人
從而 吾從而師之(《師說》) 從,跟從;而,而且
不必 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不一定
是非 是非賄得之(《記王忠肅公翱事》) 這不是
私人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私黨
行為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五人墓碑記》) 行,品德;為,做
首領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五人墓碑記》) 頭顱
所以
入叩所以(《獄中雜記》) 緣故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原因的虛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用來,靠它來……
風流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杰出、英俊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繁華景象,流風余韻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詠懷古跡》) 學問才華,雍容風度
具體 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 形體齊備
故事 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五蠹》) 所以,事情……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舊例
口舌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指南錄〉后序》) 代指言辭
無聊 窮餓無聊,追購又急(《〈指南錄〉后序》) 處境困窘,沒有依靠
慷慨 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指南錄〉后序》) 理直氣壯,意氣激昂
山東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 崤山以東
祖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六國論》) 祖輩與父輩
智力 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六國論》) 智慧和力量
至于至 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終于達到某種程度
自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孔雀東南飛》) 自作主張
處分 處分適兄意,哪得自專由(《孔雀東南飛》) 安排,處置
逢迎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孔雀東南飛》) 迎接
交通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交接相連
生人 生人作死別,恨恨哪可論(《孔雀東南飛》) 活著的人
可憐 東家有賢女,可憐體無比(《孔雀東南飛》) 可愛
可憐身上衣正單(《賣炭翁》) 可嘆
秋天 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日的天空
因為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琵琶行》) 因此寫作
突出 鐵騎突出刀槍鳴(《琵琶行》) 驟然沖出
老大 老大嫁作商人婦(《琵琶行》) 年齡大
顏色 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容貌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傳》) 臉色
形容 形體容貌
反復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意也(《琵琶行》) 恢復,扭轉形勢
致意 抒發心情
從容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琵琶行》) 文采華麗的言辭
特征 公車特征拜郎中(《張衡傳》) 特地征召
因此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張衡傳》) 根據這
活人 麗土之毛足以活人(《甘薯疏序》) 養活人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裴秀字季彥,河東聞喜人也。祖茂,漢尚書令。父潛,魏尚書令。秀少好學,有風操,八歲能屬文。叔父徽有盛名,賓客甚眾。秀年十馀歲,有詣徽者,出則過秀。然秀母賤,嫡母宣氏不之禮,嘗使進饌于客,見者皆為之起。秀母曰:“微賤如此,當應為小兒故也。”宣氏知之,后遂止。時人為之語曰:“后進領袖有裴秀。”
為廷尉正,歷文帝安東將軍及衛將軍司馬,軍國之政,多見信納。遷散騎常侍。帝之討諸葛誕也,秀與尚書仆射陳泰、黃門侍郎鐘會以行臺從,豫參謀略。及誕平,轉尚書,進封魯陽鄉侯,增邑千戶。
初,文帝未定嗣,而屬意舞陽侯攸。武帝懼不得立,問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表示之。秀后言于文帝曰:“中撫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由是世子乃定。武帝既即王位,拜尚書令、右光祿大夫,與御史大夫王沈、衛將軍賈充俱開府,加給事中。及帝受禪,加左光祿大夫,封鉅鹿郡公,邑三千戶。
時安遠護軍郝詡與故人書云:“與尚書令裴秀相知,望其為益。”有司奏免秀官,詔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諸我,此古人所難。交關人事,詡之罪耳,豈尚書令能防乎!其勿有所問。”司隸校尉李憘復上言,騎都尉劉尚為尚書令裴秀占官稻田,求禁止秀。詔又以秀干翼朝政,有勛績于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德,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秀儒學洽聞,且留心政事。當禪代之際,總納言之要,其所裁當,禮無違者。又以職在地官,以《禹貢》山川地名從來久遠,多有變易,后世說者或強牽引,漸以闇昧。于是甄擿舊文,疑者則闕,古有名而今無者,皆隨事注列,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秀創制朝儀,廣陳刑政,朝廷多遵用之,以為故事。
1.選出對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而屬意舞陽侯攸 屬意:留意。
b.中撫軍人望既茂 人望:名望。
c.與尚書令裴秀相知,望其為益 益:幫助。
d.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推正:追究。
2.選出加點詞語古今詞義相同的一項( )
a.因以奇表示之 b.交關人事,詡之罪耳
c.求禁止秀 d.秀儒學洽聞,且留心政事
3.比較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正確的一組是( )
①嘗使進饌于客 ②秀后言于文帝曰
③其勿有所問 ④其所裁當,禮無違者
a.兩個“于”相同,兩個“其”也相同。
b.兩個“于”不同,兩個“其”也不同。
c.兩個“于”相同,兩個“其”不同。
d.兩個“于”不同,兩個“其”相同。
4.能表現裴秀被魏主寵信、倚重的一項是
①見者皆為之起②軍國之政,多見信納③由是世子乃定④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⑤秀創制朝儀,廣陳刑政,朝廷多遵用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5.下列敘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裴秀在小的時候,就有良好的名聲,人們對他非常看重,從而使他出身低賤的母親也受到尊重。
b.文帝在決定繼承人的時候在舞陽侯和武帝的取舍上猶豫不決,最后在裴秀的建議下,選了武帝為繼承人。
c.裴秀被人控告有循私情,貪占公田的行為,但由于他受到武帝的寵信,結果沒被治罪。
d.裴秀知識淵博,完成了《禹貢地域圖》這部重要的地理著作,他創制的禮儀制度,及刑政方面的主張,全都為朝廷采用而成為定例。
6.翻譯下面語句
(1)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
(2)其所裁當,禮無違者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題
李日知,鄭州滎陽人。舉進士。天授中,累遷司刑丞。時用法嚴急,日知獨寬平無冤濫。嘗免一死囚,少頃胡元禮請斷殺之,與日知往返至于數四,元禮怒曰:“元禮不離刑曹,此囚終無生理。”答曰:“日知不離刑曹,此囚終無死法。”因以兩狀列上,日知果直。
神龍初,為給事中。日知事母至孝,時母老,嘗疾病,日知取急調侍,數日而鬢發變白。尋加朝散大夫。其母未受命婦邑號而卒,將葬發引,吏人赍告身而至,日知于路上即時殞絕,久之乃蘇。左右皆哀慟,莫能仰視。巡察使、衛州司馬路敬潛將聞其孝悌之跡,使求其狀,日知辭讓不報。服闋,累遷黃門侍郎。
時樂安公主池館新成,中宗親往臨幸,從官皆預宴賦詩,日知獨存規誡,其末章曰:“所愿暫思居者逸,莫使時稱作者勞。”論者多之。
景云元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轉御史大夫,知政事如故。明年,進拜侍中。先天元年,轉刑部尚書,罷知政事。頻乞骸骨,請致仕,許之。初,日知將有陳請,而不與妻謀,歸家而使左右飾裝,將出居別業。妻驚曰:“家產屢空,子弟名宦未立,何為遽辭職也?”日知曰:“書生至此,已過本分,人情無厭,若恣其心,是無止足之日。”及歸田園,不事產業,但葺構池亭,多引后進,與之談宴。開元三年卒。
7.對下列加點的詞語的解釋,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此囚終無生理 b.左右皆哀慟,莫能仰視。
c.明年,進拜侍中。 d.及歸田園,不事產業。
8.對下列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其母未受命婦邑號而卒,將葬發引 發引:車啟動
b.服闋,累遷黃門侍郎 服闋:服喪完畢
c.歸家而使左右飾裝,將出居別業 別業:謀求其他的職業
d.書生至此,已過本分 本分: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多引后進,與之談宴 引次江北
b.家產屢空,子弟名宦未立,何為遽辭職也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c.日知于路上即時殞絕,久之及蘇 頃之,煙火張天
d.若恣其心,是無止足之日 若輩得無苦貧乎
10.下列幾句話,全都表現李日知淡泊名利,追求田園生活的一組是
①日知獨存規誡 ②頻乞骸骨,請致仕
③歸家而使左右飾裝,將出居別業 ④不事產業
⑤但葺構池亭 ⑥多引后進,與之談宴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日知因免一死囚,與少卿胡元禮發生矛盾沖突,表現了他實事求是、秉公執法的品質。
b.李日知為人耿直,不追求顯貴,只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
c.李日知在位不謀私,不為子弟謀官職,為官清正廉潔。
d.李日知歸田園后,仍關心青年,多引后進,善于為朝廷選拔人才,富有遠見卓識。
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巡察使、衛州司馬路敬潛將聞其孝悌之跡。
②書生至此,已過本分,人情無厭,若恣其心,是無止足之日。
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c[③句中“名勝”在文中意為“名流人士”,⑤句中“風靡”指紛紛前來的樣子。此兩句中加點詞與今義不同。其他各句詞義與現代漢語相同。]
2.d[此題著重從古今同形異義的角度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是近年考查的一個熱點。a項中“文法”一詞,在文中意為“法令條文”,今義為寫作的技法;b項中“事情”古義為“事情的實際情況”,與今義不同;c項“中傷”在文中指“受到法律制裁”,與今義大不相同。]
殲滅難點訓練
1.a[a項中加點詞意為中意、傾向于。]
2.d[a項意為露出來給人看。b項中“人事”指人情方面的事情,與今義不同。c項在文中為“拘禁、關押”之意,前三項用法及意義皆與現代漢語不同。d項古今詞義基本相同。]
3.c[兩組虛詞所處位置相同,可以根據語意進行分析。兩個“于”字:句①意思為“曾經讓他向客人進奉酒食”,“于”相當于介詞“向”;句②意思為“裴秀后來向文帝說”,“于”也相當于介詞“向”,兩個“于”用法相同。兩個“其”字:句③“勿有所問”表示的是期望的語氣,“其”是語氣副詞;句④的意思為“他所裁定的事物,沒有違反禮法的”,“其”相當于人稱代詞“他”,兩個“其”用法不同。由此可以斷定為c。]
4.b[若用排除法,可先排除句有①句的ac兩項,此句是寫裴秀母親的,與裴秀本人無關,與他被信任、倚重更無關系。bd兩項的區別在于④⑤兩句。④句寫魏主不追究他的過失,表明了對他的信任與保護,符合題旨要求。⑤句寫一般政務,且是為“朝廷”采納,非魏主。]
5.d[d項敘述不當。裴秀所作《禹貢地域圖》是對前人著作的補充、注釋;另外,他創制的禮儀制度等“大多”為朝廷采用,而非“全都”。從此題可看出,對信息的把握要全面,特別要注意有關細節,防止以偏帶全及絕對化、夸大化的理解。]
6.(參考)①生得一副非凡的儀表,確實不是做他人之臣的相貌。②他所裁定的問題,沒有違禮的。
7.b[哀慟:十分悲哀地大哭。a.生理,活著的理由。c.明年,第二年。d.產業,農業勞動。]
8. c[別業:另外的房屋或居住的地方。]
9.c[助詞,用在時間副詞后面,湊足音節,無義。a.引:招致、招來;退卻,動詞。b.辭:辭掉、推掉;辭謝、辭別、告辭,動詞。d.若:如果、假如,連詞;你、你們,代詞。]
10.c 11.d
12.(參考)①巡察使兼衛州司馬路敬潛打算上報李日知孝敬父母、順從兄長的事跡。②讀書人到了這樣已經越過了自己的職責,人是沒有滿足的,如果放縱自己的貪心,就沒有滿足的一天。
《總復習》教案 篇2
XX屆高考英語一輪單元總復習講義精品薈萃外研版必修四module 3
知識詳解
1 involve vt. 包括;涉及;使參與
(回歸課本p22)greetings in asian countries do not involve touching the other person,but they always involve the hands.
亞洲人打招呼是不包括接觸他人身體的,但經常會用到手。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every day each of us makes decisions that involve taking a chance.
每天我們每個人作出的決定都包含碰運氣的成分。
②(牛津p1078)i was so involved in my book that i didn’t hear you knock.
我全神貫注在看書,沒聽到你敲門。
③don’t involve me in your quarrel.
不要把我卷入你們的爭吵。
④most people don’t realize the amount of effort that is involved in writing a novel.
大多數人都不明白寫一本小說要花多少心血。
即境活用
1.all the children were ________in the school english competition held on sunday.
a.attended b.joined
c.involved d.connected
解析:選c。句意為“所有的孩子都參加了學校星期天的英語競賽”。注意題中使用了被動結構,a、b首先被排除;d項常見的搭配是be connected to或be connected with,不與介詞in搭配;be involved in...“參加了……”。
2.________in reading the book all evening,he took no notice of everything.
a.involving b.involved
c.involve d.to involve
解析:選b。be involved in doing sth.表示“專心于干某事”,故b項正確。
2 deal n. 協議,交易
v. 經營;買賣;處理
(回歸課本p22)we shake hands when we make a deal.
達成了協議,我們就握握手。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高考大綱全國卷ⅰ)they learn not only how to run a coffee shop but also how to deal with their affairs.
他們既學習如何經營咖啡店,也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事務。
②he knew a good deal more than i did.
他懂得比我多很多。
③the company has made a new deal with a buyer in america.
這家公司與美國的一位買主做了一筆新生意。
易混辨析
do with ,deal with
在表示“處理,對待”時,do with和deal with在陳述句中可以互相替換。但是在特殊疑問句中,表示“怎么處理,怎么對待”時,用法不同。
即do with中,do是及物動詞,其后需接賓語,而deal with中deal是不及物動詞,其后不能接賓語。
①last summer i took a course on what to do with poisonous gases.
=last summer i took a course on how to deal with poisonous gases.
②what do you do with the difficulties you face?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you face?
即境活用
3.—take it;it is really a bargain.you won’t get a cheaper one in this world.
—ok,it’s a ________.
a.price b.prize c.deal d.truth
解析:選c。考查名詞詞義。根據語境可知“買賣成交”,因此用deal。而price“價格”;prize“獎品”;truth“事實”,都與語境不符,故答案為c。
4.the classroom is very noisy,but the green headteacher doesn’t know________.
a.how to do with it b.what to deal with it c.how to deal with it d.what to do with
解析:選c。“怎樣處理某事”有兩種表達方式:how...deal with sth.和what...do with sth.,故選擇c。
3 favour(favor) n. 幫助,恩惠,贊成,關心,偏袒
v. 支持;喜愛;偏袒,有助于
(回歸課本p28)can i ask you a favour?
我能請你幫個忙嗎?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and pick up sam from school today?
今天你能幫我個忙去學校接山姆嗎?
②she always favours her youngest child.
她總是偏愛她最小的孩子。
③(朗文p694)she’s very much in favour with the management at the moment.
她目前很受管理層的喜愛。
④yet polls still show a narrow majority of europeans in favour of taking in more countries.
可是民意調查顯示依然有過半數的歐洲人同意接納更多的國家。
即境活用
5.a fashion ________this year may be ________next year.
a.out of favour;into favour
b.in favour;out of favour
c.in favour of;of favour
d.to favour;out of favour
解析:選b。in favour“受歡迎的,流行的”;out of favour“失寵的,不受歡迎的”。
4 request vt. 請求;要求
n. 請求;要求;邀請
(回歸課本p28)mr.and mrs.harry blunkett request the pleasure of your company at the wedding of...
哈里•布倫基特夫婦誠邀您光臨……的婚禮。
歸納總結
①you are requested not to speak aloud in the reading room.
你不要在閱覽室大聲喧嘩。
②the staff immediately requested that he reconsider his decision.
員工立即要求他重新考慮他的決定。
③(朗文p1737)they have made an urgent request for international aid.
他們緊急要求國際援助。
④further details will be sent on request.
詳細資料承索即寄。
⑤he was there at the request of his manager.
他按照經理的要求到了那里。
6.(高考湖北卷)duty is an act or a course of action that people________you to take by social customs,law or religion.
a.persuade b.request c.instruct d.expect
解析:選d。句意:所謂職責,是人們希望通過社會習俗、法律或宗教而讓我們采取的一種行為或行動方式。本題考查動詞辨析。expect sb.to do sth.“期待/盼望某人做某事”,符合題意和搭配。request sb.to do sth.表示“(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要求,(尤指)請求某人做某事”,如:i requested him to help.我請求他幫忙。persuade sb.to do sth.說服或勸說某人做某事;instruct sb.to do sth.“吩咐/命令/指導某人做某事”,都不符合句意。
7.the newly¬founded chess club formaly ________us to attend the opening ceremony.
a.requested b.required c.demanded d.commanded
解析:選a。request 常用于正式場合的請求。句意為:這家新成立的象棋俱樂部正式邀請我們參加開幕式。
5 give away 暴露(自己的情況);泄露;贈送;頒發
(回歸課本p22)people give away much more by their gestures than by their words.
人們通過姿勢表達的意思要比通過話語表達得更多。
歸納總結
①(朗文p874)he said he hadn’t told her, but his face gave him away.
他說他沒有告訴她,但是他的表情說明他在說謊。
②he gave away most of his money to charity.
他把大部分錢都捐贈給慈善事業了。
③the headmaster gave away the prizes at the sports meeting.
校長在運動會上頒發獎品。
④they argued back and forth until finally jack gave in.
他們反復爭論,直到最后杰克讓步為止。
⑤i was so frightened that my legs gave out,and i reached for the door.
我嚇得兩腿發軟,便伸手去扶門。
8.if a person has not had enough sleep,his actions will give him________during the day.
a.away b.up c.in d.back
解析:選a。句意是: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的睡眠,在白天,他的行為就會表露出來。此句要用give away表示“泄漏;出賣”;give up放棄;give in屈服;讓步;give back收回。
9.(江蘇啟東中學)—as an old customer,would you ________some books for free to us?
—no problem.we’d love to.
a.pay off b.call off c.give away d.put away
解析:選c。give away 解釋為“送掉,分發;泄露,出賣……”;a解釋為“還清債;結清賬;努力等有報償”;b解釋為“叫(狗或人)走開(以停止攻擊);取消”;d解釋為“把……收起來,放好,儲存備用”。這里的意思是“免費送一些書給我們”,所以選c。
6 hold up 舉起,抬起;阻礙;使停頓;支撐
(回歸課本p22)one person then holds up his hand,palm outwards and five fingers spread.
然后一個人舉起他的手,手掌向外,五指張開。
①our flight was held up by fog.
我們的班機因有霧而停航。
②the roof is held up by pillars.
屋頂是由柱子支撐著的。
③please hold up your hand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如果有問題,請舉手。
10.it’s a pity that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road has been ________by bad weather.
a.held out b.held on c.held to d.held up
解析:d。句意為“很遺憾,新路的建造因惡劣的天氣而受到阻滯”。hold up“延遲,阻礙”;hold out“給予,支持”;hold on“堅持;抓住”。
11.i missed seeing my brother off at the airport because my car was ________in a traffic jam.
a.broken up b.lifted up c.held up d.kept up
解析:選c。hold up“停滯”;break up“分解”;lift up“提升”;keep up“保持”。
句型梳理
1【教材原句】 although these are very important,we communicate with more than just spoken and written words.(p22)
雖然這些很重要,但我們并不只是用口語和書面語進行交流。
【句法分析】 (1)more than+數詞,表示“超過,多于”,相當于over。
more than+形容詞,表示“很”或“非常”的意思。
(2)在“more...than...”中,第一個意思是表比較,可譯為“比……更”;第二個意思是肯定“more”后面的而否定“than”后面的,可譯為“是……而不是……,與其……不如……”。
(3)no more than+名詞或基數詞,意思是“不過;僅僅;只有”,相當于only。有感情色彩,側重數量少。而“not more than+基數詞”,表示“至多,不超過”,相當于at most,只是指出數量或程度,沒有感情色彩。
①i’m more than happy to take you there in my car.
我非常高興用車把你送去。
②there were more than 100 people at the party.
有100多個人參加聚會。
③the consequence was much more than he imagined.
結果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④the new edition is not more expensive than the old one.
新版本不比舊版本貴。
⑤china daily is more than a newspaper.it helps to improve our english.
《中國日報》不僅僅是一種報紙,它還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英語水平。
⑥his whole education added up to no more than one year.
他所接受的全部學校教育加起來不超過一年。
12.(高考浙江卷)it took________building supplies to construct these energy¬saving houses.it took brains,too.
a.other than b.more than
c.rather than d.less than
解析:選b。句意:建造這些節能住宅不僅僅需要供給建筑材料,還需要才智。more than意為“不僅僅”。other than常用于否定句,相當于but;rather than而不是;less than少于。
13.—do you need any help,lucy?
—yes.the job is ________i could do myself.
a.less than b.more than
c.no more than d.not more than
解析:選b。句意:——你需要幫忙嗎,露西?——需要,這項工作我自己做不來。a項意為“少于”;b項意為“多于”;c項意為“僅僅(only)”;d項意為“不多于”。
2【教材原句】 indeed,body positions are part of what we call“body language”.(p22)
實際上,身體的身勢就是我們所說的“身勢語”的一部分。
【句法分析】 what是連接代詞,引導名詞性從句,在從句中作主語、賓語、表語或定語,常含有事情、狀況、言語、時間和地點的意思。如:
①what made the school proud was that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key universities.
使學校驕傲的是90%的學生被重點大學錄取。(what表示事情)
②the city is not what it used to be.
這個城市不再是先前的模樣了。(what表示狀況)
③we were all confused by what he said just now.
我們都對他剛才所說的話困惑不解了。(what表示言語)
④after what seemed like hours he came out with a bitter smile.
好像過了幾個小時之后,他面帶苦笑地走了出來。(what表示時間)
⑤they finally reached what is called america now.
他們終于到了現在被叫做美洲的地方。(what表示地點)
14.(高考北京卷)________some people regard as a drawback is seen as a plus by many others.
a.whether b.what
c.that d.how
解析:選b。句意:一些人認為是劣勢的東西而另外許多人則會把它當作優勢。本題考查主語從句。從句中謂語動詞regard后面缺少賓語,應用what來作賓語并引導從句。
15.(高考北京卷)i want to be liked and loved for________i am inside.
a.who b.where
c.what d.how
解析:選c。句意:我希望因為我自己的內在品質而被別人喜歡和愛戴。本題考查賓語從句的引導詞。根據題干,空格前為介詞,構成介賓結構,引導詞what放于從句中am后面作表語,意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故選擇c項。
《總復習》教案 篇3
XX年高三語文第一輪總復習之二十七
理解并解釋現代文
重要詞語與句子
此考點的難點在于理解并解釋重要詞語和句子的“語境義”。
●難點磁場
[試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我為什么喜歡讀書
我愛讀書只是因為在這個世界我只有一個生命,而一個生命對我來說是不夠的,一個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動因都激發起來。
閱讀——而不是別的,可以給我比一個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為它從生命的深處增加了生命,盡管它并不能在時間上延長它。
你的思想是一個思想。你的感覺是一個感覺。你的想象是一個想象——如果你限制了自己的想象的話。但是,你若借助你的思想與另一個思想相會,借助你的感覺與另一種感覺相會,那么,事情就不止于此了:你的思想變成了兩個思想,或者,你的感覺變成了兩種感覺,你的想象變成了兩個想象。決不僅僅如此!由于這一相會,你的思想變成了數百個有力度、有深度、有廣度的思想。一個思想是一條被分開的小溪,但許多相會在一起的思想,則是融會全部溪流的大海。這二者的區別,正如廣闊的天際和洶涌的波濤同狹窄的堤岸和有限的輕波之間的區別。
很多問題,也許表面上或標題上有所不同,但你若將其歸到這個本源上來,那最遙遠的也像最切近的了。例如,昆蟲的天性和宗教哲學有什么關系呢?宗教哲學與一首抒情詩和一首諷刺詩有什么關系呢?這首詩或那首詩與一段復興史或一場革命有什么關系呢?一個人的生平與一個民族的歷史有什么關系呢?從表面上看,許多顯得風馬牛不相及,但實際上它們都是一種生命的物質,都是從一眼泉中涌出的溪流,還要歸回到那里去。昆蟲的天性是對生命初始的一種研究。抒情詩或諷刺詩,是一個人的生命在愛情和報復時的兩塊燃燒的木炭。民族的復興或革命,是千百萬人心中生命波濤的洶涌澎湃。偉大的個人的生平,是一個生命對其他生命的展示。所有這些都在同一個大海中相會。它把我們從溪澗引向浩瀚的大海。
在閱讀時,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尋求這一切,也不知道這一愛好是從這一愿望中產生出來的,但是我喜歡閱讀了。我從我所讀的東西中發現了這一廣泛的聯系。
我喜歡書,因為一個生命對我來說是不夠的。一個人盡管可以吃,但他決不可能吃下比一個胃的容量還要多的食物;盡管可以穿,但他決不可能穿比人體所能穿的還要多的衣服;盡管他可以行走,但他不可能同時在兩個地方落腳。然而,當他的思想、感情、想象增長時,他就能把許多生命集于一身,就能成倍地擴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想象,正如彼此交換的那種愛情的成倍增長,亦如兩面鏡子間疊映出的那張像那樣層出不窮。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說閱讀可以給他“比一個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
(1)“一個人的生命”在文中具體指的是
(2)“更多的生命”在文中具體指的是
2.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說“一個思想是一條被分開的小溪,但許多相會在一起的思想,則是融會全部溪流的大海”。請結合全文回答:作者這一比喻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
答:含義是
3.第五自然段中,“這一愛好”和“這一愿望”分別指的是什么?
答:(1)“這一愛好”指的是 。
(2)“這一愿望”指的是 。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春季高考試題)
文中畫線處的“概念”一詞指的是
a.不追求汽車的大體積和大功率,并降低燃料消耗
b.體積小、智能化、重量輕、效率高
c.小型車特溫戈和sm i l e
d.使小型發動機充分發揮性能和提高燃料效率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基本閱讀知識,對文章所反映的新科技領域的一定程度的了解。
答案:c
錯解分析:錯選b,從“功能”上去理解。
方法技巧:此題采用選擇題型,是自然科學類文章中常用的考查形式。做題時應在對文章總體內容了解的基礎上,找準答案可能存在的相關內容范圍,然后再結合具體的選項分析。從本題來講,應從畫橫線句前面尋找答案。抓住對smile四個英文單詞縮寫的理解,便可很快找到答案。
[案例2](★★★★)(XX年全國高考試題)
1.作者開頭說:“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請根據文意寫出“開門”和“關門”的含意。
答:“開門”的含意是:
“關門”的含意是:
2.請分別說明以下三句話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馬群。
(2)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
(3)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
答:(1)
(2)
(3)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并解釋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詞語知識,特別是詞語的本義、比喻義、象征義、借代義、指代義、反語義等隱含意思,以及語句的基本含義、比喻義等。
答案:1.“開門”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發現。
“關門”意味著一個結束。
2.(1)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獨立的天地。
(2)人生包含著一個個重要階段的開始和結束。
(3)當一個生命過程終結之后,再想讓它重現是不可能的。
錯解分析:此兩題的失分主要表現在偏離主要信息,或未能抓住詞語和句子的語境義。另外,答案組織不夠通順、簡練、準確,一般要扣1~2分。
方法技巧:對于理解并解釋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在方法上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①對于選擇性試題,要注意辨析對詞語及句子不同解釋之間的細微差別,常用對比法、排除法等。②對于主觀性試題,則必須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從上下文的語言環境中去概括要點,切忌望文生義。
●錦囊妙計
一、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基本方法
1.對概念的理解要以準確判斷概念的本質屬性為基礎,通過篩選文中有關重要信息,進而揭示概念特征的有關信息,然后組織答案。
2.對詞語比喻含義的理解與確認要從分析喻體與本體的相似性入手,尋找比喻的本體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3.對詞語的引申義、臨時義、隱含義、概括義的理解,要注意從整體閱讀理解的角度出發,將詞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去分析,在明確詞語所在的語句的句意、所在段落含義、所在語段前后關系的基礎上理解詞語。
4.代詞指代意的確定必須緊扣上下文的內容,要注意指代內容有近距離指代,也有遠距離指代。對有些指代性詞語還應特別注意其前后指代是否一致,范圍是否統一等。有時指代內容沒有現成詞語可供使用,需要對文章進行分析、歸納與綜合。
5.對詞語的理解還需要了解一些語法知識,如構詞法、詞語或短語的結構特點等。
二、理解并解釋文中重要句子的基本方法
對文中句子的理解、解釋往往和理解詞語的含義緊密結合在一起,有些方法也是相互可以借用的。下面著重從理解并解釋句子含義的角度總結有關要點。
1.語法分析。對復雜的語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干,明確陳述的對象,理解其修飾、限制的成分。有些考題甚至直接考查對句子分析的判斷等。對復句要明確區分其句間的關系。此外,還要善于借助句群關系來理解句子所表達的中心或重點。
2.修辭分析。對含有修辭格語句的理解應從修辭本身的特點出發,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關性,比擬的形象性,反語的諷刺性等。含有比喻修辭的句子往往是試題考查的重點。
3.準確把握語句的感情因素,是理解文學作品中有關語句的關鍵。文學作品往往以情動人,有很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這些必須借助于感情的線索去深刻領會。
4.根據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對文章做出分析。這是理解文章語句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這里首先要準確判斷句子在文中或語段中的位置,理清是否為起始句、收束句、過渡句,中心句、關鍵句等。其次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聯系來確定語句的基本內容或含義。同時還應抓住作者的基本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脈絡,從整體聯系中去理解文章語句的含義。
5.聯系文章寫作背景及寫作意圖把握文章主旨。對有些語句的理解不能只看文章語句的表面含義,還必須結合上下文,聯系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了解作者寫作文章的基本意圖,這樣才能更好地去把握文章的主旨。對文章寫作時代背景的分析是一個重要因素。如不了解朱自清先生當時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就不可能了解他當時的思想狀況,也就無法理解“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句話的深層含義。
6.從文章整體內容出發,對各種分析去進行綜合把握,并進一步審察所做的各項分析的正確性,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題。
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使得抗藥害蟲種類不斷增加,且抗藥性也越來越厲害。今天要殺死這些抗藥害蟲,必須將劑量增加成千上萬培,既增加了生產成本,又會殺死害蟲天敵,造成農作物害蟲頻頻成災。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00萬人發生農藥急性中毒,其中有4萬人喪生。而病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的慢性中毒者,數量無法統計。
面對化學農藥長期濫施造成的一系列嚴重問題,各國科學家從加緊研究有毒植物和推廣應用植物農藥等方面尋求出路。近年來,植物農藥的研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植物農藥又叫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比較,植物農藥有著突出的優點。
由于它們的有效成分為天然物質,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因此,施用后較易分解為元素物質,對環境無污染。由于植物殺蟲劑殺蟲成分的多元化,就重復害蟲較難產生抗藥性。這同病菌對中藥溫和物煎劑較之于單質的抗菌素更難適應的道理一樣。植物農藥有益生物(即害蟲天敵)的安全。根據試驗,使用我國研制的魚藤菊酯植物殺蟲劑的常用量對蚜蟲的殺傷率達到99.85%,而對蚜蟲天敵瓢蟲的殺傷率僅為11.58%;對照使用的化學殺蟲劑樂果乳油的兩個指標分別為71.5%和28.54%。
此外,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種植,而且開發費用也較低。我國已發現的有毒植物達一萬多種,它們當中大都具有殺蟲抑菌作用,較有價值的殺蟲植物大概有五類:對昆蟲有強烈驅趕作用的,如丁香、茴香;對作物真菌病毒病有療效的,如大黃、煙草;可提煉使昆蟲有強烈拒食作用的天然物質的,如川楝、花椒;能影響昆蟲激素平衡的,如萬壽菊、香茅;使昆蟲絕育的,如喜樹鹼、姜油等。
1.下列對“植物農藥”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 )
a.是提煉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殺蟲的對環境無污染的無毒物質制造的。
b.是提煉有毒植物中多種殺蟲有效的天然物質制造的。
c.是利用多種有毒植物的殺蟲成分,經過提煉后制造的。
d.是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蟲不能產生抗藥性的多種殺蟲成分,經提煉后制造的。
2.對文中“植物農藥有著突出的優點”一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避免了化學農藥不易分解為元素物質、對環境有污染的缺陷,有利于人類的健康。
b.使害蟲較難產生抗藥性,如同病菌對于中藥溫和物煎劑更難適應一樣。
c.植物農藥不會殺死害蟲的天敵,有益于生物的安全。
d.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種植,而且與化學農藥比較開發費用也較低。
3.對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造成的嚴重問題,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使得抗藥害蟲的抗藥性越來越強,且種類也不斷增加。
b.增加化學農藥使用的劑量會殺死害蟲的天敵,造成農作物害蟲頻頻成災。
c.現在要殺死這些抗藥害蟲,必須造成倍地加大劑量,這必然導致化學農藥生產成本增加。
d.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殺蟲,已經造成了損害人體健康、危及人的生命的嚴重后果。
4.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植物農藥對害蟲的防治效果是化學農藥所不及的。
b.人工合成的化學農藥殺蟲成分單一化,因而害蟲容易產生抗藥性。
c.植物農藥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原理主要是驅趕害蟲和破壞抑制害蟲的生理機能。
d.我國已發現的有毒植物都具有殺蟲抑菌作用。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題。
在美國的許多城市,人們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潔的空氣,這種追求幾乎達到了宗教般的狂熱。為此,一些減少空氣污染的新技術應運而生,可是誰也不曾想到,人們卻不斷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1990年,美國的《潔靜空氣法規》強制空氣質量差的地區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劑等化學制品,從而減少了一氧化碳和苯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但是現在發現,大多數常用的充氧劑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從地下貯油箱中滲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水飲水源,使這一地區可能在幾年內成為美國最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區。科學家認為,水中即使有十億分之幾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會對人的健康有嚴重影響,甚至可能會致癌。一些曾堅決反對運用這項技術的團體還認為,加油站的空氣中這種充氧劑含量過高,會使人呼吸困難、頭痛和眩暈,不僅加油站的人,就連路上的行人都會受到影響。
麻煩的事遠不止這些。科學家們證實這種化學物具有很強的水溶性,對土壤幾乎沒有親合力,同時它又是很難分解的壽命很長的物質。雖說甲基叔丁基乙醚見光分解,但陽光很難進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進入地下水中,人們就很難將它“請”出來。而它滲入到更深水層的可能性則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國政府有關部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關閉受污染的水井,斷絕受污染的水源,設法從受污染區外部調水,當然,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資金數量是巨大的。還有一個辦法是通過改進貯油箱來減少含有有害物質的汽油的泄露,但這仍不能解決已經發生的水源污染問題。
目前,美國的科學家們正在制定一個從水源中清除這種有害物質的計劃,他們試圖把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被稱作pmi的細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據說,pmi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吸收大劑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學家們同時坦率地說,這項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試樣已經獲得成功的試驗,在清潔地下的具體應用中,還沒有讓人信服的實例。看來,這種“按下葫蘆起來瓢”的情況,在環境保護問題上是值得注意的。
5.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影響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露會造成地下水源污染,其根本原因是( )
a.進入地下水,就很難“請”出來。
b.即使很少的含量,也會有害人體。
c.在沒有陽光的條件下,很難分解。
d.水溶性強,不親合土壤,難分解。
6.對“麻煩的事遠不止這些”所包含的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這些”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飲水源和對局部地區空氣的影響。
b.“這些”指曾反對運用這項技術的人所認為的該物質對環境的污染。
c.“麻煩的事”指由于甲基叔丁基乙醚有毒性而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d.“麻煩的事”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深水層的地下水資源的必然性。
7.不屬于“巨大的代價”所指的內容是( )
a.已經對地下飲水源造成嚴重污染。
b.使人們希望呼吸清潔空氣的追求落空。
c.為解決水污染耗費大量人力資金。
d.水污染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還很難。
8.不符合本文內容的一項是( )
a.減少空氣污染的新技術主要是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劑,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b.新技術所造成的水污染是嚴重的,而目前解決這個問題仍只能采取被動的方法。
c.pmi細菌吸收甲基叔丁基乙醚的試驗成功,意味著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
d.文末所說的“按下葫蘆起來瓢”是說在環境保護問題上顧此失彼的現象。
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 (參考)(1)一個人的思想、感覺、想象。(如只答成“一個人的思想”,則不完全)(2)眾多人的思想、感覺、想象.
2.(參考)讀書可以使個人的思想得以擴展,使自己的思想更具力度、深度和廣度,進而觸及到一些問題的本質。
3. (參考)①喜愛讀書 ②尋求個人思想的擴展
殲滅難點訓練
1.b[參看文中第二段關于植物農藥的解釋和第三段中植物農藥的優點。a項錯在“無毒物質”。c項應為“有毒植物中的多種殺蟲成分”。d項錯在“有毒植物使害蟲不能產生抗藥性”上,應為“使害蟲較難產生抗藥性”。]
2. c[錯在“不會殺死……”,從后文使用魚藤菊酯植物殺蟲劑的舉例中看出對蚜蟲天敵瓢蟲的殺傷率僅為11.58%]
3. c[應為“導致農業生產成本增加”,原文中句子主語應為“農民”。]
4. d[最后一段的原文中是“大都具有……”,而非選項中的“都”。]
5. d[文章中說:“這種化學物具有很強的水溶性,對土壤幾乎沒有親合力,同時它又是很難分解的壽命很長的物質”這些特性使甲基叔丁基乙醚可以順著地下水流動,從而污染地下飲水源,這正是題干中所說的“造成地下飲水源污染的根本原因”。c項強調的僅僅是“根本原因”的一部分。a項則強調了以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水進行治理的困難。b項談該物質對人體有害,與題目要求無關。]
6. a[這句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b項內容不全面,從上文看,“麻煩的事”應該包括第二段講的對地下水和局部地區空氣的污染,以及第三段所講的由于該物質的特性而造成的治理上的困難。c項不全面。d項的“必然性”一詞只是講該物質會污染地下水資源,并沒有表達出“麻煩的事”的全部意思。]
7. b[“巨大的代價”主要是針對地下水污染而言的,并不包括對空氣的污染,與第一段所講“人們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潔的空氣”的追求無關,故該項不正確。]
8. c[本項所說“意味著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與原文內容不一致。原文說“在清潔地下水的應用中,還沒有讓人信服的實例”,“指日可待”不當。]
《總復習》教案 篇4
語句銜接
此難點主要涉及語言的表達效果,情境性較強,難度較大。把握語言連貫的基本規則與要求,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是突破此難點的有效方法。
●難點磁場
[試題1](★★★★)填在下列橫線處的話,最恰當的一項是
雨停了,月亮穿過云霧,把明亮的光輝灑在廣場上,廣場像用銀子鋪成似的。在有積水的洼地上, 變成了透明的、奇異的、童話般的世界。
a.映出了閃動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時有無數個月亮,把這五月之夜的鄉村,映照得如同在水晶體中一樣,
b.同時有無數個月亮,映照著如同水晶體一樣的五月之夜的鄉村,天空和地上到處閃動著月亮的影子,
c.同時有無數個月亮閃動著嫵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鄉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晝一樣,
d.映出了閃動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放著焰火,五月之夜的鄉村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試題2](★★★★)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是
春天,為我們的心靈提供了我們能享受的一切,輕松地解除了心頭的焦慮和感情上的紛擾, 從大自然的微笑中,顯露出來。
①充滿了閑適歡愉;
②感受到了閑適歡愉;
③田野將是一片新綠,飄逸著令人沉醉的馨香,到處傾瀉著春天的歌。
④田野將是一片新綠,飄逸著春天的歌,到處傾瀉著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大地整個一副快樂的神態,
⑥整個大地一副快樂的神態,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全國高考試題)
依次填入下列兩句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語意連貫、音節和諧的一組是
(1)每逢深秋時節, 松竹山茶,色彩絢麗,美景盡覽。
(2)遠眺群山環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園蔥綠,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頂,俯瞰槐榆丹楓, ③白云繚繞,層林疊翠;
②置身山頂俯瞰,槐榆丹楓, ④層林疊翠,白云繚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題意圖:此題考查語言連貫。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托:基本語法知識,語言節奏韻律知識等。
解析:(1)句中,兩選項的差別細微,語序相同,但“俯瞰”一詞的位置不同。從內容來看,“俯瞰”的應是“槐榆丹楓”與“松竹山茶”等全景,而非“槐榆丹楓”一景;從“音節和諧”這一要求來看,“俯瞰”之后用逗號,后面四個語言單位字數相同,自然體現了“音節和諧”的特點。(2)句中的差別僅在語序上,要注意視角的轉換,由群山到層林到天空(白云)。從音節這個角度來說,押韻是一個重要因素,選④句,則“繚繞”與“并茂”押韻,體現了題干所要求的“音節和諧”這項要點。
答案:d
錯解分析:錯選b,謂語“俯瞰”位置錯誤。
方法技巧:此題具體特點是:①選項所提供語句的話題基本一致,情景氛圍變化不大,不屬解題難點。②題干明確提出了“音節和諧”這一要求,在擬題上是一個發展;解答本題,此項必是一個重要環節。③涉及描寫角度的轉換、語法分析、語言結構及形式等。
總體來說,做這類試題,應按照“瞻前顧后,上聯下串”的基本思想,從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理順序和邏輯順序等方面去分析和思考,力求做到在思想內容方面事理通達,在表達形式方面文理順暢。
[案例2](★★★★)給下面一段文字的結尾選擇一個恰當的句子。
其實,寂寞給人的不僅是真實,而且也是一種錘煉,一種感情與思想的升華。有時,寂寞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還耐得住寂寞的人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語言連貫。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托:基本語法知識,篇章結構知識等。
解析:本語段的題旨是取得成就要耐得住寂寞。a句把“才能”與“耐得寂寞”并列,未能突出本語段強調的重點(觀點)。c句內容不夠合理,為了突出“耐得寂寞”而否認了“才能”的作用。d句中把“耐得寂寞”放在第二位,未能突出本語段的中心。
答案:b
錯解分析:錯選d,未能把握整體語段的核心語意。語段的主旨是強調“耐得住寂寞”。
方法技巧:結尾語句不僅要考慮與上文意思的連貫、情景的和諧,更要考慮到結尾語句在概括內容、歸納總結、體現主題等方面的特點。本語段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提示語:“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錦囊妙計
解題思路及方法例析:
一、話題一致
話題一致是保持語言連貫的基本要求。一個長句或句群只有話題和陳述的角度一致,中心才會明確,語意才能貫通。如果中間轉換了話題或陳述對象(主語),勢必會影響到語意的連貫。
[例題]填到橫線處與上下文銜接最佳的一項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來, ,從床底下拽了出來,送到幼兒園去了。
a.媽媽找了好久,最后才發現了他
b.但后來還是讓媽媽給找到了
c.使媽媽找了好久,終于把他找到了
d.但媽媽畢竟發現了他
[辨析]此題的擬設角度主要體現在保持陳述對象的一致性方面。從給定的語境上看,這道題的陳述對象(主語)是“小明”,要找到銜接恰當的語句,必須把握這一特點。a、d兩項是以“媽媽”為陳述對象的,與給定的語句銜接欠佳,先排除掉。再比較b、c,c項后一分句“終于把他找到了”的陳述對象也是“媽媽”;而b項有“但”,能連接上句構成語意本身存在的轉折關系,這樣全句的陳述對象是“小明”,是最佳的答案。
二、事理相通
用語要合乎邏輯才能保持連貫。事理不通,語言必然不通。前面說了兩面,后面承接一面;或者反過來,前面說了一面,后面突然變成兩面;前面從好處說,突然轉到從壞處說,或者反過來,前面從壞處說,突然轉到從好處說;沒有因果的說成因果,沒有遞進的說成遞進,等等,都會使句間失去連貫。一般來講,影響事理相通的因素有:概念不清、判斷不當、前后矛盾、因果關系不當、多重否定不當、前后對應不當等。
[例題]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意吻合,銜接最好的一句是:
對于愛好文科的考生,加強文科輔導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視理科的學習呢?還要不要他們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呢?
a.從長遠觀點看,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很不恰當的。
b.如果我們缺乏戰略眼光,就可能做出錯誤的回答。
c.為了使學生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
d.只要認真想一想中等教育培養的目標,我們就會說:不可以。
[辨析]簡明、連貫的語言要做到句與句間概念清楚、判斷準確、前后一致、關系明了。給定的語句含有兩個不同的問題,從語意上看:前一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后一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再看給定的選項:a、d是完全否定的,c是完全肯定,顯然與原句中的關鍵詞“是否”“要不要”不照應,排除a、c、d三項,正確答案就只有b項了。
三、情景和諧
語言帶有情感。文字中所滲透的感情或喜或悲、或愛或憎、或褒或貶、或激昂或沉郁,文字所描寫的景象或繁盛或凄涼、或熱烈或肅殺。這樣就要求上下文在整體上做到情感、意境保持一致。
[例題]為畫線處選擇適當的句子,使上下文銜接。
崖壁下有好幾處墳地,墳前立著的石碑許多已經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伏在江里的石頭有的已經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
a.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沒有太陽,天氣相當冷,藤蘿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陽的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對岸。
d.一行白帆閃著透明的羽翼,從下游上來,山門半掩,一道陽光射在對岸的峭壁上。
[辨析]給出的語句中,荒墳殘碑,瘦水枯石,構成了一種凄冷沉寂的情調。而a項的五彩,c項的夕陽照射,都是暖色調,d項“透明的羽翼”則透著“亮”色,都跟原語境不合。只有b項無論從情景氛圍,還是從描寫景物的空間順序上看,都是最恰當的。這一道試題,除情調問題外,也有事理邏輯上的問題:a項說石壁“夾江高矗”,c項、d項都說“對岸”,而原語境中交代的是墳前石碑“字跡模糊”,如果真在“對岸”,如何看得清“字跡模糊”?
四、結構嚴密
語句結構嚴密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內容:
①語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對偶句,這就要求結構上的統一,破壞了這種統一,也就失去了連貫性。②用主動句還是用被動句,用陳述句還是用疑問句,合起來說還是分開來說,等等,也常常會涉及連貫問題。③復句中的分句與分句之間有并列、轉折、遞進、選擇、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若注意不到這一特點,將破壞分句間的邏輯聯系,并造成結構混亂、語序不當,從而影響句意的連貫。例如:
[例題]填入方框處恰當的一組語句是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盡,小草從暖濕的泥土中蘇醒,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們驚異了。
乙:陽光融化了河冰,細雨潤澤了山色,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們驚異了。
①春風吹綠了柳枝 ②春風把柳枝吹綠
③柳枝被春風吹綠 ④柳枝在春風中染綠
[辨析]甲句中用“冰”和“草”做主語,與選項中的“柳”是同類事物,可初步選定③④,再按句式一致原則,排除用被動句式的第③句,故甲處應選④。乙句中用“陽光”和“細雨”做主語,“春風”與其為同類事物;再從句式來看,排除用“把”字句的②,最后選定①。
●殲滅難點訓練
1.(★★★★)下面語句中,與上文銜接最好的一項是( )
全球經濟調整發展,但人類在創造豐富的物質文明的同時,其生存環境也受到極大的破壞,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日益嚴重。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已開始實施,要保證西部大開發的完全成功, 。
a.應該從宏觀上注意保護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存環境
b.西部的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必須提到議事日程
c.應該關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d.西部人民生存環境的問題必須早日列入議事日程
2.(★★★★)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黃包車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遠是一條小河, ;車過去,便驀然驚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聲,向凄迷的天野飛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著些破陋的茅屋,
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對岸,
③一片寬廣的荒場就在左邊,
④靠左一片寬廣的荒場,
⑤荒草離離,一望無邊。
⑥極目是離離的荒草。
⑦荒場上不時有些玄青的烏鴉,停下來覓食;
⑧有些玄青的烏鴉不時停下來,在荒場上覓食;
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特別是每當早晨和傍晚,眺望環山,別有一番大自然的風韻。早晨, 在青青蒼蒼中,乳白的云紗飄游山腰,像仙娥在輕輕起舞。傍晚, ,轉眼間, ,在暮色降臨山野的蒼茫中,峰頂卻凝聚著一片彩霞,經久不滅。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③萬山傾瀉霞光,重巒映照夕陽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④夕陽映照重巒,霞光傾瀉萬山
⑤太陽落山,霞光消退
⑥霞光消退,太陽落山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4.(★★★★)填入下文橫線處最恰當的一個比喻句是( )
熏風陣陣,一望無際的麥田翻滾著,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 。
a.像鐵騎馳騁在無邊的草原 b.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
c.像正在草坪上穿梭的剪草機 d.像列隊正在揚帆出海的小船
5.(★★★★)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是( )
忽然遠方出現了一片白茫茫的水,地氣中船隊似的那一片是一些低矮的建筑。
①一排緊挨一排的小紅船浮在水面上;
②水面上是一排緊挨一排的小紅船;
③隨著吉普車的前進,再仔細看,
④在前進著的吉普車里,再仔細看,
⑤那不是水,而是縹緲的地氣,
⑥這不是水,而是縹緲的地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歲月逶迤而來,蜿蜓遠去, 。我們依舊喜歡翻閱那迷人的風景, ,因為我們都曾擁有那無悔的青春,那不滅的希望。
①迷人的季節總是如期而到 ②迷人的季節總是匆匆地走了
③沒有人拒絕,沒有人推讓 ④很多人拒絕,很多人推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幾句話,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
清人張潮在其《幽夢影》中曾說:“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圣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這話確有見地,人生一世,除了親情、愛情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為 。
a.友情是一種廣度,親情是一種深度,而愛情則是一種純度
b.友情是一種純度,愛情是一種深度,而親情則是一種廣度
c.愛情是一種純度,親情是一種深度,而友情則是一種廣度
d.親情是一種深度,愛情是一種純度,而友情則是一種廣度
8.(★★★★)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循路東行,到一座小石橋邊,向右折去,是一潭與未名湖相通的水。 真覺得此時應有一只白鶴從水上掠過,好為那“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的詩句做出圖解。
①水面不大,三面山坡,顯得池水很深。
②潭水碧波蕩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細碎的波紋中。
③山坡上樹林茂密,水邊石草雜置。
④雜草和石頭遍布于潭邊,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月光從樹中照進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透過樹的縫隙,月光零落地撒在碧水上。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a[語句銜接既要考慮到話題統一、主語一致,也要注意語意上的貫通和情感色彩上的和諧。第1句著力于寫月亮、月光,第2句也應緊承上文語意。b、c兩項“同時有無數個月亮”,既不合事理,也難和上下句連貫。d項前一分句與上文承接自然,但“好像都在燃放著火焰”不合情境,且“五月之夜……世界”一句與橫線后語句在語意、句式等方面不搭配。]
2.a[注意各組語句的表達效果。“閑適歡愉”是人的感受。最后處“顯露出來”的主語應是“大地”,“大地整個……”修飾不當。]
殲滅難點訓練
1.b[注意陳述對象和針對性。]
2.b[“隔岸”緊承上文“小河”,“靠左”與前文的“靠”相照應。注意描寫的角度和語段的情境。]
3.b
4.b[“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的是“麥田”,下文語句的主語(本體)也自然是“麥田”,這樣,才能主語一致,語意貫通。acd三項中的主體分別是“鐵騎”“剪草機”“小船”,當然是不能形容“麥田”的。 b項用“海浪”來比喻“麥田”,是恰當的。]
5.c[分析的關鍵是主語的一致。“水面上”接上文“白茫茫的水”,“隨著吉普車的前進”強調了視線的變化,“地氣”為遠處所見,指代應用“那”。]
6.a[此題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內容連貫,二是把握意境,三是品味語感。“如期而到”與“匆匆地走了”給人的感受明顯不一樣,再者“匆匆地走了”用語毫無詩意,沒有韻味,與描寫的內容及語段創造的意境不合。“很多人拒絕,很多人推讓”與前后內容不連貫。]
7.d[語段中有“除了親情、愛情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一句,分析此句,即可推知橫線處“親情”“愛情”“友情”的排列順序,且能把握住在語意上,作者要突出“友情”這一基本傾向。]
8.a[①句與前面“相通的水”銜接自然,⑤句中“冷冷的光”與后文的意境相符。]
《總復習》教案 篇5
一、引入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大家一起對“數的整除”這一節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
二、看書回顧
數的整除這節內容有很多的概念需要大家正確理解。下面請大家根據以下復習提綱各自看書回顧課本第十冊中的內容。(小組交流)
1、這一節中都介紹了哪些知識?
2、你還能理解這些知識嗎?重點研究不理解的地方。
3、在這些知識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認為?
三、反饋交流
1、誰來說一說這節內容中都介紹了哪些知識。板書:(整除、除盡倍數、約數……)
2、下面老師給大家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誰自告奮勇選擇其中一個你最感興趣的知識點向大家作一下解釋。(不能被2整除數的特征;偶數、奇數的持征;
3、選擇你認為最難理解的知識點向大家作一下解釋。
4、選擇你認為最重要的知識點。
(指導:要找出最重要的概念,我們可以先找出這些知識間的聯系,然后你就可以明白其中哪個知識點是最重要的。)
四、小組合作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一)整理知識網絡
師:請你們把相互間有聯系的知識用線連起來組成一幅知識結構圖。
1 、小組合作整理知識結構圖。
2、選一組進行匯報,說說你們為什么這樣連線。還有其它的整理方法嗎?
3、總結得出最重要的知識點。
(二)鞏固概念:
學生完成填空:最小的質數是( ),最小的合數是( ),10以內最大的奇數是( ),最小的兩位數是( ),5的最小倍數是( ),7與3的最小公倍數是( ),3的最大約數是( )。
師:(板書最后兩個空里的數21和3后)誰能就21和3,運用數的整除知識說幾句話?
生(綜合):21能被3整除,3能整除21,21是3的倍數,3是21的約數。
師:(出示24□)要使這個數能被2整除,□里可以填什么數?請說明理由。
生:□里可以填0、2、4、6、8,因為個位是這些數的數都能被2整除。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接下去,老師會提什么問題?
學生思考片刻后,答道(綜合):要使這個數能被3(5、2和5、2和3、3和5、2和3及5)整除,□里可以填什么?說明理由(學生回答的過程和結果略)。
(三)、辨析概念
1、按要求找出每組中與眾不同的數。
第一組:4、16、27、28、32,第幾個不是偶數?
第二組:11、13、2、21、23、第幾個不是質數?
第三組:100、19、36、9、4,第幾個不是合數?
學生回答這三組數的答案后,教師出示第四組:7、14、21、25、49,并問:請同學們幫個忙,這一組可以提什么問題?學生踴躍回答:第幾個不是合數?第幾個不是7的倍數?第幾個是質數?第幾個數是偶數?第幾個數能被3整除?第幾個數有約數5?第幾個數是另兩個數的和?第幾個數不是兩位數?第幾個數最大?……
2、說話練習。請在每組給定的概念中,挑選一個或幾個,說一句話。
第一組:奇數、偶數、質數、合數。學生說出的答案有(自然數范圍內):最小的奇數是1,
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
第二組:自然數、整數、整除、除盡。(學生小組討論回答)
第三組:約數、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獨立思考后發言)
第四組:互質數、質數。
生:只有公約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5和6是互質數。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兩個質數一定是互質數。
師:同意兩個質數一定是互質數嗎?
生:7和7都是質數但它們不是互質數。
生:我知道啦!應該說兩個不同質數一定是互質數。
五、活用概念
1、游戲——破譯密碼。教師說,我家里安裝了一部電話,現在我給每個數字設置了密碼,請你們當一回情報員,破譯我家的電話號碼。我家的電話號碼是:
abcdefg,a只能被1和5整除,b是10以內最大質數,c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d加上1就是最小的合數,e只能被1和5整除,f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數,g是最小質數的3倍。
2、根據72÷8=9,我們說72是倍數,8是約數。對嗎?根據6.3÷0.9=7我們說6.3是0.9的倍數,0.9是6.3約數。對嗎?
3、在1-10各數中,是偶數,是奇數,是質數,是合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既是質數又是偶數,既是奇數又 是合數。
4、按要求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a、使數能被3整除,13□2、72□8
b、使數能同時被2、3整除,7□6、31□
c、使數能同時被2、3、5整除,36□、8□5□
5、a、96分解質因數是:96=2×2×2×3×4,對嗎?
b、210分解質因數是:210=
六、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對數的整除有關知識進行了復習,回想一下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復習的?
2、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趣味延伸
師:剛才同學們的提問、回答和討論都很精彩。如果學習中還有什么問題,同學們可以打電話找我聯系——可是這個手機密碼還得大家來猜一猜。號碼依次是:不質數也不是合數( )最小的奇數和最小的質數的和( )最大的一位數( )最小的偶數( )10以內最大的質數( )最小的合數( )有質因數2和3的一位數( )它的最大約數是5( )它的最小倍數是10以內最大的奇數( )最小的自然數( )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數( )
《總復習》教案 篇6
XX屆高考英語一輪單元總復習講義精品薈萃外研版必修五module 3
知識詳解
1.account n. 敘述;描寫;報道;賬單,賬戶
v. 說明,解釋
(回歸課本p21)a true account of the past 對過去的真實描述
12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the two accounts of the accident do not agree.
有關這次事件的兩篇報道不一致。
②we delayed our departure on account of the bad weather.
由于天氣不好,我們將啟程的時間推遲了。
③we should also take account of difficulties.
我們也應該考慮到困難。
④(朗文p13)on no account must you tell him about our plans.
你決不能把我們的計劃告訴他。
⑤we had to account to our boss for every penny we spent.
我們得向老板交代清楚我們花的每一分錢。
【即境活用】
1.(四川遂寧四校模擬)linda gave us a vivid ________ of her trip to mount lushan after her return.
a.account b.explanation
c.imagination d.direction
解析:選a。考查名詞辨析。account敘述,描寫;explanation解釋;imagination想像力;direction方向,指導,結合語境,此處應用account。
2.(濰坊市模擬)she was told to wear flat shoes ________ her back problem.
a.on account of b.regardless of
c.in terms of d.in case of
解析:選a。考查介詞短語。“由于她腰部有傷,被告知要穿平底鞋。”in terms of“在……方面,從……方面來說”;regardless of“不管,不顧”;in case of“以免”。
2.disturb vt. 弄亂;打亂;打擾;擾亂
vi. 擾亂
(回歸課本p25)“who is it disturbing me at this time of night?”said the captain.“深更半夜的是誰在打擾我?”船長問。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i heard you talking and i didn’t like to disturb you,so i went away.
我聽見你們在談話,覺得不該打擾你們,就走開了。
②the host was quite annoyed when he found out that his books on the bookshelves had been disturbed.
主人發現他書架上的書被弄亂了,很是生氣。
③a light wind disturbed the surface of the pond.
微風使池塘水面泛起漣漪。
【易混辨析】
disturb,interrupt
(1)disturb指擾亂,攪亂,妨礙,干擾,還可表示使煩惱,使焦慮等。
(2)interrupt指插嘴,中斷、打斷(別人的講話或行動等)。
①we have to interrupt you,because your speech has gone beyond the time limit.
②cutting down rainforests disturbs the earth’s balance.
【即境活用】
3.(濰坊市二模)the quick rise in the price of food will make people ________,that is,affec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disturbed b.fascinated
c.distinguished d.interrupted
解析:選a。考查動詞辨析。句意“食品價格的快速增長使人們焦慮不安,也就是說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水平。”fascinated“入迷的”;distinguished“卓越的”;interrupted“中斷的”。
4.she opened the door quietly so as not to ________the sleeping child.
a.interrupt b.bother
c.disturb d.annoy
解析:選c。句意是:她輕輕地開門,以免驚擾了睡著的孩子。此句要用disturb表示“擾亂”。interrupt打斷;bother和annoy都指“使某人煩惱”。
3.warn vt. 警告,告誡;預告,提醒
(回歸課本p29)“mark twain”,which means “watermark two”,was a call used by sailors on the mississippi to warn shipmates that they were coming into shallow water.
“馬克•吐溫”的意思是“水深二英尺”,這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們使用的口號,用來警告正在進入淺水區(安全通行)的同船水手們。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the leader warned us of the serious situation.
領導警告我們面臨的嚴峻形勢。
②i warn you against that man.he is lying.
我勸你對那人提防點,他在撒謊。
③can you warn your mother you’re going to be back late?
你能否事先告訴你媽媽說你準備晚點回去?
④he warned billy to keep away from his daughter.
他警告比利離他女兒遠點。
⑤(牛津p2265)she was warned that if she did it again she would lose her job.
她被警告說如果她再這樣做就會丟掉工作。
【即境活用】
5.i ________ her not to walk on the thin ice but she woundn’t listen.
a.suggested b.hoped
c.warned d.persuaded
解析:選c。句意“我警告她不要在薄冰上行走,可她就是不聽。”suggest和hope都不能跟to do作賓補,而persuade表示“說服”,這和本句后面的語境不吻合。
6.the weather station ________ that a hurricane was coming.
a.expected b.advised
c.warned d.persuaded
解析:選c。句意:氣象臺預告一場颶風即將來臨。a項“期待”;b項“建議”;d項“勸說”,均不符合句意。
4.make up 編造;組成;占;和解;化妝,化裝;補足,湊足;整理,收拾
(回歸課本p25)i decided to go to the next village and make up a story about the steamboat.
我決定去下一個村子去編造一個關于汽船的故事。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saying you’re sorry won’t make up the damage of breaking the vase.光說對不起補償不了你打破花瓶的損失。
②it is common that girls make up in public.
女孩子在公共場所化妝是很普遍的事。
③the sky and sea make up a harmonious picture.
天空和大海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
④we need another player to make up the team.
我們還需一位隊員才能組成一支球隊。
⑤do remember to make up your bed before you leave.
千萬要記得在你離開之前整理好床鋪。
⑥mary and joan quarrelled,but made up after a while.
瑪麗和瓊吵架了,但過了一會兒就和解了。
⑦society is made up of people of widely differing abilities.
社會是由能力迥異的人組成的。
【即境活用】
7.don’t ________ any excuse for your failing in the exam this time.we won’t believe you.
a.put up b.show up
c.make up d.keep up
解析:選c。句意:不要為這次考試不及格找借口,我們不會相信的。此句要用make up表示“編造(借口)”。put up舉起;支起;show up出現;keep up保持。
8.(江蘇啟東中學)without my glasses,i couldn’t ________ whether that figure on the blackboard was a three or an eight.
a.make out b.make up
c.make for d.make off
解析:選a。make out“辨認,看出,理解,明白;開列(單子、賬單等)”的意思;make up“構成,編造,和解,彌補,化妝”,make for“向...走去;有助于”,make off“逃掉跑掉”。
5.set off 出發,啟程(=set out,set forth);使爆炸;引起(突發的動作);導致(突然的活動)
(回歸課本p29)he left school early,and as an adolescent,determined to make his fortune in south america,set off from his home in hannibal,missouri,for new orleans.
他很早離開學校,青少年的時候,懷著到南美發財致富的決心,從密蘇里州的漢尼撥出發去新奧爾良。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the old man wanted to set off early in order to avoid the traffic jam.那位老人想早點出發以避開交通堵塞。
②do be careful with those fireworks;the slightest spark could set them off.
千萬要小心這些煙火,稍有火星就能引起爆炸。
③her jokes always set me off laughing.
她的笑話總是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即境活用】
9.(湖北六校聯考)the moment we heard the news of the earthquake,we began to ________ the work to rescue those trapped in the building.
a.set off b.set down
c.set aside d.set about
解析:選d。句意“我們一聽到地震的消息,就開始著手救援那些困在建筑物里的人員的工作。”set about(doing)sth.著手做某事。
10.(河北石家莊高中畢業班模擬)after the meeting,i ________ to write a report on our next term’s work.
a.set about b.set aside
c.set out d.set off
解析:選c。set out和set about都有“開始,著手”的意思,set out后跟不定式,set about后跟v.-ing形式作賓語。
句型梳理
1.【教材原句】 it looks as if it’ll go under soon...(p22)
看起來好像很快就要下沉了……
【句法分析】 此處as if引導的從句為表語從句。as if還可引導方式狀語從句。因從句中動作發生的可能性較大,故用陳述語氣。
①we have missed the bus,it looks as if we’ll have to walk.
我們錯過了公共汽車,看來我們得步行了。
②it looks as if you had a good time in qingdao.
看起來你在青島好像玩得很高興。
③mandy felt as if they were all ganging up on her.
曼迪覺得他們好像在合伙對付她。
【歸納總結】
as if引導從句用虛擬語氣的情況:
當說話者認為句子所陳述的是不真實的或沒有可能發生或存在的情況時,從句用虛擬語氣,形式如下:
(1)從句動詞在時間上與主句動詞同時發生,從句動詞用過去時。
(2)從句動詞在時間上比主句動詞早發生,從句動詞用had done。
(3)從句動詞在時間上比主句動詞晚發生,從句動詞用would/could/might+do。
④she loves the little boy as if he were her own child.
她像母親一樣愛這個小男孩。
⑤he acted as if he had never done such a foolish thing.
他裝得好像從沒有做過這種傻事。
【即境活用】
11.________ we move the picture over there?do you think it will look better?
a.if only b.what if
c.as if d.even if
解析:選b。考查常用短語的辨析。if only 但愿,要是……就好了;what if倘若……將會怎樣;as if好像;even if即使。根據題意,b項符合。
12.though they met for the first time,they talked ________ they were good friends.
a.even if b.as if
c.even though d.if only
解析:選b。even if/though“即使”;as if“好像”;if only“但愿”。句意:盡管他們第一次見面,但是他們談起來像好朋友似的。所以b項為正確答案。
2.【教材原句】 he arrived in new orleans without a penny in his pocket only to find that there were no boats for south america.(p29)
他身無分文地到新奧爾良時,卻發現那里沒有開往南美洲的船了。
【句法分析】 在本句中only to find...是不定式結構作結果狀語的用法。另外,不定式結構所引導的結果狀語常表示出人意料的結果,而v.-ing形式所引導的結果狀語常表達自然結果。
①i hurried to the station,only to find that the train had left.
我匆匆忙忙趕到車站,結果發現火車已開走了。
②the man hurriedly returned home,only to find he had left his key in the office.
這個人匆匆忙忙地回到家,結果發現他把鑰匙落在辦公室里了。
③she turned up the drive way,only to find her way blocked.她開上汽車道,不料發現路已被堵。
④the fire lasted nearly a month,only leaving nothing valuable.大火持續了近一個月,幾乎沒剩下什么有價值的東西。
【即境活用】
13.for nearly three hours we waited for the decision,only ________ to come again the next day.
a.to tell b.telling
c.to be told d.being told
解析:選c。句意:將近三個小時我們在等待決定,結果被告知第二天再來。only to do sth.表示出乎意料的結果,而且邏輯主語we與tell之間是被動關系,所以應用c。
14.the boy’s parents have gone to guangzhou to see his grandpa,________ him alone at home.
a.left b.to leave
c.leaving d.having left
解析:選c。從句子結構上看,逗號后部分應為狀語,從而排除a項,父母離開在先,把他留在家里在后,從而排除d項。句意:男孩的父母都去廣州看望他爺爺了,把他一個人留在家里。由句意可知把他留在家里是自然結果,并非出乎意料。因此應選c項。
《總復習》教案 篇7
XX屆高考英語一輪單元總復習講義精品薈萃外研版必修四module 2
知識詳解
1 permit n.[c] 通行證,許可證,執照
v. 許可,允許,準許
(回歸課本p12)you should check the cab has a business permit,and make sure you ask for a receipt.
你得確保出租車有營業執照,并且一定要索取發票。
12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you can’t build a house without a permit.
沒有許可證你不能建房子。
②do you permit your children to smoke?
你準許你的孩子們抽煙嗎?
③smoking is only permitted in the public lounge.
只允許在公共休息室里抽煙。
④(朗文p1456)with your permission,i’ll send a copy of this letter to the doctor.
如果你準許的話,我就把這封信的副本寄給那位醫生。
⑤(牛津p1478)i’ll come tomorrow,weather permitting(= if the weather is fine).
天氣許可的話,我明天過來。
即境活用
1.—would you mind me________the movie?
—sorry,you aren’t permitted________it because it is for adults only.
a.seeing;to see
b.to see;seeing
c.seeing;seeing
d.to see;to see
解析:選a。本題考查mind及permit的用法。mind后跟v.ing作賓語,permit后跟動名詞作賓語或跟不定式作補足語,即:permit doing sth.和permit sb.to do sth./be permitted to do sth.。
2.she got married although her parents had not given her their________.
a.allow b.permit
c.allowance d.permission
解析:選d。句意為“雖然她父母沒許可,但她還是結了婚”。give...one’s permission的意思是“給予某人……的許可”。而allow是動詞,意思是“允許,許可”;permit用作動詞,意思是“許可,允許”,用作名詞,意思是“許可證;執照”;allowance是名詞,意思是“津貼,補助”,都與句意不符,故答案為d。
2 provide vt. 提供
(回歸課本p12)public transport provides a cheap way to get around in beijing.
公共交通為人們游覽北京提供了低價位的出行方式。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he had to provide food and clothes for his family.
=he had to provide his family with food and clothes.
他得養家糊口。
②without work,how can i provide for my children?
沒有工作,我如何撫養我的孩子?
③(牛津p1596)we’ll buy everything you produce,provided of course the price is right.
當然了,倘若價格合適,我們將采購你們的全部產品。
④now,the robot can walk on the flat floor,and provide a test base to research into robot of climbing on the wall.
目前,該機器人可以在平地上進行爬行,為進一步研究爬壁機器人提供了一個基礎測試平臺。
即境活用
3.his son________the old man with all the food and the money he needed.
a.provided b.fed
c.offered d.gave
解析:選a。句意為“那個老人的兒子向他提供他需要的食物和錢”。根據搭配應為provide sb.with sth.。c、d均不正確;feed sb.with sth.為“用……喂……”,不符合句意。
4.(海淀區第二學期期中)too high house prices can be brought under control,________the authorities introduce a series of regulatory policies.
a.even if b.as if
c.so that d.provided that
解析:選d。本題考查連詞。“如果政府部門采取一系列調控政策的話,可以控制住太高的房價。”provided that“假如;倘若”。
3 convenient adj. 方便的,便利的,近而方便的
(回歸課本p12)trains are fast and convenient,but rush hours can be terrible.
地鐵快捷方便,但是,交通高峰時段情況就可能非常糟糕。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will it be convenient for you to come in the morning?
你上午來方便嗎?
②(牛津p436)the house is very convenient for several schools.
這座房子離幾所學校很近。
③(牛津p436)can you telephone me at your convenience to arrange a meeting?
你能不能在你方便的時候給我來個電話,安排見一次面?
④it is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internet now than in the past.
現在人們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比起以前來更方便快捷了。
即境活用
5.if it is quite________________to you,i will visit you next tuesday.
a.convenient b.fair c.easy d.comfortable
解析:選a。句意為“如果你很方便的話,我下周二來拜訪你”。convenient“方便的”。而fair“公平的”;easy“容易的”;comfortable“舒適的”,都與句意不符。
6.完成句子
i’d like to see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在你方便的時候看看你。
答案:whenever it’s convenient
4 be/get stuck in 被困在……之中
(回歸課本p18)this means that buses get stuck in the traffic jams,too.
這意味著公共汽車也老是陷入交通堵塞中。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we don’t want to be stuck in the market all the afternoon.
我們不想整個下午被困在商場里。
②you should get up early,so that you won’t get stuck in the traffic jam.
你應該早起,這樣才不會趕上交通阻塞。
③(牛津p2151)they were trapped in the burning building.
他們被困在燃燒的樓房里。
④my friend and i got separated in the crowd.
我的朋友和我在人群中走散了。
即境活用
7.________in the traffic jam,they were late for the wedding party.
a.sticking b.stuck c.being stuck d.having stuck
解析:選b。過去分詞表示被動的動作或狀態,此處相當于as they got stuck in the traffic jam。
8.the car got________in the snow and we had to walk the rest of the way.
a.to be stuck b.stick c.stuck d.sticking
解析:選c。get/be stuck in“被困在……中”。“get+過去分詞”表示突然或偶然發生的情況。
5 get around 到處旅行;四處走動;(消息等)傳開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my grandfather is very old now and he doesn’t get around much any more.
我的祖父年事已高,不再各處走動了。
②if this news gets around ,we’ll have reporters calling us all day.
如果這個消息傳開了,記者們會整天給我們打電話的。
即境活用
9.i have got a holiday of two months and i will________in europe.
a.get around b.get along c.get through d.get over
解析:選a。句意為“我有兩個月的假期,我要去歐洲到處旅行”。get around的意思是“到處旅行,四處走動”。而get along“相處,進展”;get through“順利通過,打通電話”;get over“克服,恢復過來”,都與句意不符。
10.介副詞填空
(1)i’ve been abroad three times this year.i get________quite a lot.
(2)i spoke slowly,but my meaning didn’t get________.
(3)it’s time that you got________some reading,or the other students will leave you behind.
(4)he got ________his business as quickly as he could.
(5)i can’t get________the habit of waking at six in the morning.
答案:(1)around (2)across (3)down to (4)through(5)out of
句型梳理
1【教材原句】 tricycles are worth using if you want to explore the narrow alleys (hutong)of old beijing.(p12)
如果你想探究一下老北京狹窄的胡同,乘坐三輪車是值得的。
【句法分析】 be worth doing“值得做”,用主動形式表示被動意義。注意以下相同意思的表達法。
be worth+money/the price值……
be worthy of being done值得做……
be worthy to be done值得做……
it is worthwhile to do/doing sth.值得做……
①the bike is worth 500 yuan.
這輛自行車值500元。
②i don’t think it’s worth the trouble.
我覺得它不值得費那么大勁。
③his suggestion is worth considering.
=his suggestion is worthy of being considered/consideration.
=his suggestion is worthy to be considered.
=it is worthwhile to consider/considering his suggestion.
他的建議值得考慮。
即境活用
11.it is worth considering what makes“convenience”foods so popular,and ________better ones of your own.
a.introduces b.to introduce c.introducing d.introduced
解析:選c。句意:考慮什么使“方便”食品如此受歡迎并介紹自己更喜歡的食品都是值得的。根據句意可知設空處與considering為并列關系,故正確答案為c。
12.the man rescued a child from the big fire.his deed is worthy________.
a.praising b.of praising c. praise d.to be praised
解析:選d。worthy后跟of being done或to be done,可知d項正確。
2【教材原句】 it’s a good idea to have your destination written in chinese.(p13)
把你的目的地用漢語寫出來是個好主意。
【句法分析】 本句中含有have sth.done結構,結構中的賓語與賓語補足語之間是動賓關系,即write your destination。
1)have sth. done結構有三種不同的含義:
(1)請/讓/叫別人(為自己)做某事。強調主語的意志。
(2)遭遇到某種(不幸的)事情。賓語往往是無意識的受損害者。
(3)使完成某事。此事可以是別人完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參與完成的。
①i had my computer repaired.=i asked sb.to repair the computer for me.
我請人修好了電腦。
②my neighbour had both his legs broken in the traffic accident.=my neighbour’s legs were broken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在這起交通事故中,我鄰居的雙腿斷了。
③they’re going to have their house painted.=their house will be painted.
他們打算把房子粉刷一下。(“他們”可能參與粉刷工作,也可能沒有)
2)have sb.do sth.讓某人做某事
have sb.doing sth.讓某人不停地做某事
④i had him arrange for a car.
我叫他(為我)安排一輛車。
⑤he had us laughing all through lunch.
他讓我們在整個午餐過程中笑個不停。
即境活用
13.—did jenny clean the whole house yesterday?
—she ________because she was not quite herself.
a.hadn’t cleaned it
b.had it cleaned
c.had cleaned it
d.cleaned it
解析:選b。答句句意“她是讓別人打掃的,因為她自己感到不舒服。”
14.the internet gives people the chance to have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________to them quickly and cheaply.
a.to deliver b.deliver
c.delivering d.delivered
解析:選d。本句句意為“互聯網為給人們快捷而便宜地傳遞所需信息提供了可能性”。information與deliver之間是被動關系,應用delivered,即have sth.done結構。they need為定語從句修飾information,做題時可以先把they need劃去,這樣句子結構就簡單了。
《總復習》教案 篇8
英語動詞習慣搭配
一、只接動名詞做賓語
1、be busy doing 忙于做
2、be used to doing 習慣于做
3、be used for doing 被用來做
4、be worth doing 值得做
5、by doing 依靠
6、can’t help doing 禁不住做[
7、consider doing 考慮做
8、end up doing 結束做
9、enjoy doing 喜歡做
10、feel like doing 喜歡做
11、finish doing 完成做
12、give up doing 放棄做
13、have fun doing 開心做
14、have trouble/problem/difficulty doing 有困難做
15、keep/keep on doing 繼續/反復做
16、(would you) mind doing 介意做
17、practice doing 練習做
18、prefer doing…to doing 更喜歡做
19、put off doing 推遲做
20、spend …doing 花費…做
21、stop/prevent/keep sb.…(from) doing 防止某人做某事
22、succeed in doing 成功做
23、thanks for doing 感謝做
二、只接動詞不定式做賓語
1、advise sb. to do 建議做
2、afford to do 支付得起做
3、agree to do 同意做
4、allow sb. to do 允許某人做
5、be able to do 能夠做
6、be afraid to do 害怕做
7、begin to do 開始做
8、can’t wait to do 迫不及待做
9、decide to do 決定做
10、happen to do 碰巧做
11、hope to do 希望做
12、invite sb. to do 邀請某人做
13、learn to do 學習做
14、need to do 需要做
15、plan to do 計劃做
16、prefer to do… rather than do 更喜歡做
17、pretend to do 假裝做
18、refuse to do 拒絕做
19、start to do開始做
20、tell sb. to do 告訴某人做
21、try (one’s best) to do盡力做
22、used to do 過去經常做
23、volunteer (one’s time) to do 自愿做
24、want (sb.) to do 想要(某人)做
25、wish (sb.) to do 希望(某人)做
26、would like to do 愿意做
27、what/how/when/where to do
28、it takes sb. st. to do
29、it’s difficult/impossible for sb. to do
30、i find it difficult to study english
三、只接省去to的動詞不定式做賓語
1、why not do
2、you’d better (not)do
3、一感 feel
二聽 hear , listen to
三讓 make, let, have
四看 see, notice, watch, look at
半幫助 help sb. (to) do
help (to)do
四、接動詞不定式和接動名詞做賓語
1、 like doing hate doing
like to do hate to do
2、 forget doing remember doing
forget to do remember to do
3、 go on doing stop doing
go on to do stop to do
4、 try doing[
try to do
5 see sb.doing
see sb. do
《總復習》教案 篇9
XX屆高考英語一輪單元總復習講義精品薈萃外研版必修三module 2
知識詳解
1 measure v. 測量;評估;測定
n. 尺寸;大小;度量單位;措施
(回歸課本p12)what does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measure?
人類發展指數是測量什么的?
12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education shouldn’t be measured purely by examination results.
教育不應該純粹用考試成績來衡量。
②i would rather have my clothes made to my own measure than buy those which are readymade.
我寧愿讓人根據我自己的尺寸定制衣服也不愿意買現成的。
③the government has promised to take measures to help the unemployed.
政府已答應采取措施來幫助失業者。
④her work has improved beyond measure.
她的工作已大有進步。
即境活用
1.it is amazing that the little boy can swim________the river________100 meters wide.
a.across;measuring
b.over;measured
c.across;measure
d.through;measuring
解析:選a。across表示從表面上穿過;over指越過;through指從中間穿過,所以第一空用across;第二空用現在分詞作定語,修飾the river。 本句意為“那小男孩能游過一百米寬的河真是了不起。”
2.it’s high time we________effective________to improve your working conditions.
a.took;measures
b.made;measures
c.did;measure
d.had;measure
解析:選a。考查固定短語take measures to do...表示“采取措施干……”。本句意為“該是我們采取有效措施來改善你們的工作條件的時候了。”
2 position n. 地點,位置;姿勢;地位;立場,處境;職位
(回歸課本p12)the uk is in the thirteenth position,while china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list.
英國排在第十三位,而中國排在中間位置。
歸納總結
in a...position處于……的地位/處境
be in/out of position在/不在適當的位置
be in a position to do sth.(因有能力、金錢或權力而)能做某事
take up(one’s)position就位
shift one’s position改變立場
例句探源
①this put him and his colleagues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這使他和同事們處于困難的境地。
②when i know all the facts,i’ll be in a position to advise you.
在我了解所有的事實之后,我就能給你提出建議了。
③she held the position of sales manager.
她擔任銷售經理的職務。
④after the shelves were in position ,we realized we’d forgotten to paint them.
把那些架子放好之后,我們才意識到忘記給它們上漆了。
易混辨析
state,condition,situation,position
(1)state 多表示身體、心理狀況,也可表示物質的狀態。
(2)condition表示周圍的工作、學習等的環境、條件(常用復數);表示身體條件(多為不可數)。
(3)situation表示政治上的形勢、局面;表示公司或集團的總狀況、處境等。
(4)position處境、情勢 (尤指影響自己的行動能力);也可用來表示政治上的形勢、局面,不如situation正式。
①he applied for the position of assistant manager in the big company.
②she is in no condition to travel.
③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is disastrous.
④water has three states:solid,liquid and steam.
即境活用
3.(高考陜西卷)from their________on the top of the tv tower,visitors can have a better view of the city.
a.stage b.position
c.condition d.situation
解析:選b。考查名詞辨析。stage“(進展的)階段,時期”;position“位置,職位”;condition“情況,條件”;situation“情況,形勢,情景”。句意:從他們所在的電視塔頂的位置,游客們可以更好地觀看這座城市。這里明顯說的是位置,所以用position。
4.before entering the room,i was asked to show the soldier the________of my suitcase.
a.contents b.shape
c.position d.instructions
解析:選a。句意:在進屋之前,戰士讓我出示一下手提箱里的東西。content內容,容納物;shape形狀;position位置;instructions指示,說明。故a項符合。
3 figure n. 數字;圖形;人物;身材
v. 計算;認為,以為
(回歸課本p13)complete the chart with figures from the passage.
用短文中的數字完成表格。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his score is now well into double figures.
他的得分現在已達到兩位數了。
②i figured that he was drunk and shouldn’t be allowed to drive.
我認為他喝醉了,不應該讓他開車。
③(高考安徽卷)ask some openended questions,which will allow you to figure out what intention he is hoping to satisfy.
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這將使你弄清楚他希望達到什么意圖。
即境活用
5.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very complex,so i think it will take me some time to________ its reality.
a.make up b.figure out
c.look through d.put off
解析:選b。句意是:目前的形勢非常復雜,因此我認為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弄清楚它的真實情況。make up組成;編造;彌補;look through溫習;仔細查看;瀏覽;put off推遲。
6.完成句子
can you ________________it?你能弄明白如何做這事嗎?
答案:figure out how to do
4 exchange v. & n. 交換;調換;兌換;交易
(回歸課本p19)there are visits and exchanges between schools,theatre groups and sports teams.
雙方的學校、戲劇團體和體育代表團隊之間進行互訪和交流。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he exchanged the plough for the sword.
他以犁換劍(化干戈為玉帛)。
②will you exchange seats with me?
你愿意同我調換座位嗎?
③an exchange of opinions is helpful.
相互交換意見是有益的。
④let’s make an exchange.you’ll clean my room,and i’ll do the shopping for you.
讓我們做個交換,你為我打掃房間,我為你買東西。
⑤(牛津p691)would you like my old tv in exchange for this camera?
用我的舊電視換這架照相機,你愿意嗎?
即境活用
7.i have offered to paint the house ________ a week’s accommodation.
a.in exchange for
b.with regard to
c.by means of
d.in place of
解析:選a。句意是:我主動提出粉刷這所房子,條件是讓我免費吃住一周。空白處要用in exchange for表示“作為交換”。with regard to關于;by means of憑借……手段;in place of代替。
5 make efforts 努力,盡力
(回歸課本p12)the report shows that we are making some progress but that we need to make greater efforts.
報告顯示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every effort is being made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you raised at the last meeting.
正盡一切努力處理你在上次會議上提出的問題。
②frank put a lot of effort into the preparations for the party.
弗蘭克花了很大力氣來準備這次聚會。
③we will spare no effort to host the shanghai expo.
我們將盡一切力量舉辦上海世博會。
④(牛津p641)with effort she managed to stop herself laughing.她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笑。
即境活用
8.every effort should be________to save the boy’s life.
a.taken b.done c.made d.given
解析:選c。考查固定搭配make every effort to do...表示“盡一切努力做……”,本句意為“應該盡一切努力來挽救那個男孩的生命。”
9.完成句子
she________________(盡力)to be nice to her boss.
解析:本句意為“她努力討好她的老板。”
答案:made an effort
6 be connected with 與……有聯系;與……有關
(回歸課本p16)which word is connected with building?
哪個詞和建筑有關?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connect the speakers to the record player and plug it in.
將揚聲器連接在唱機上,再插上插頭。
②(高考江蘇卷)the first would possibly connect kunming with singapore via vietnam and malaysia.
第一個或許能通過越南和馬來西亞把昆明和新加坡連接起來。
③her diligence mus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her success.
她的勤勉和她的成功一定有某種關系。
④we only discuss what is related to us.
我們只討論與我們有關的問題。
⑤the reporter wants to know whether the official is involved in the case.
這個記者想知道那位官員是否涉及此案。
即境活用
10.that soldier was suspected to________the crime.
a.connect to b.connect with c.be connected to d.be connected with
解析:選d。be connected with“和……有聯系”。
句型梳理
1【教材原句】 norway is at the top of the list,while the u.s. is at number 7.(p12)
挪威高居榜首,而美國則名列第七。
【句法分析】 while 在此句中作并列連詞,意為“然而”,表示一種對比關系。
①some people are for his plan while others are against it.
一些人贊成他的計劃,而其他人反對。
②i am fond of music while my brother is fond of sports.
我喜歡音樂而我弟弟喜歡體育運動。
while還可以表示“盡管,雖然”以及“只要(=as long as)”。
③(牛津p2293)while i am willing to help,i do not have much time available.
盡管我愿意幫忙,但是沒有多少時間。
【注意】 but是并列連詞,常用以引出與前后相對照或修飾前文的句子、詞或詞組。while常用作從屬連詞,表示“而,然而”時強調前后對比性,用來引導句子。
即境活用
11.(高考安徽卷)—i wonder how much you charge for your services.
—the first two are free________the third costs $30.
a.while b.until
c.when d.before
解析:選a。句意:——我想知道你要收多少服務費。——前兩次是免費的,但第三次的費用是30美元。while而,但是;until直到;when當……時候;before在……之前,才,就。
12.she thought i was talking about her daughter,________in fact,i was talking about my daughter.
a.whom b.where
c.which d.while
解析:選d。句意“她認為我在談論她女兒,但事實上,我談論的是我女兒。”
2【教材原句】 it’s an agreement between towns or cities of similar size and age,and...(p19)
它是有著相似的面積和年代的城鎮之間的一份協定,而且……
【句法分析】
(1)be of+抽象名詞=be+該名詞相對應的形容詞
(2)“be of+集合名詞或其他類型的名詞”。此處為普通用法,相當于“……的”,此時的名詞多是表示親屬、血統、種族、國籍及出處等的名詞,常用的名詞有family/blood/race/origin等。
(3)“be of+物質名詞”表示主語是“用某種材料構成或制作的”,相當于be made of或be built of。
(4)還有些抽象名詞沒有相應的形容詞形式。如:
be of the size/weight/height/depth/length/age/colour/shape/kind/type...。
①this dictionary is of great use to learners of english.
=this dictionary is very useful to learners of english.
這本詞典對英語學習者很有用。
②her father is a man of short height.
她爸爸是一位身材矮小的男人。
③several of the stamps were of the unusual kind.
其中幾張郵票是不常見的種類。
④they are of the same state.=they belong to the same state.他們屬于同一個州。
⑤our building was of bricks.=our building was built of bricks.我們的樓房是用磚建的。
即境活用
13.(高考遼寧卷)children need friends________their own age to play with.
a.of b.for
c.in d.at
解析:選a。考查介詞搭配。of與age構成固定搭配。friends of their own age意思是“他們的同齡朋友們”。
14.this book is________to my translation,but that one is________.
a.great help;helpless
b.a great help;of no use
c.important;of few importance
d.very helpful;of no any use
解析:選b。a help“一件有幫助的東西”,be of no use =useless“沒有用處的”。
《總復習》教案 篇10
第3課時 收入與分配
收入分配改革推動“民富國強”
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正在開啟。這一改革,不僅是“讓人民幸福”的國家民生政策的主軸,同時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目前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其中,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是主要問題之一。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既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當前的緊迫工作。
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超過7%。提高扶貧標準,減少貧困人口。
XX年9月,我國進一步健全個人所得稅制度,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合理調整稅率結構,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強化對高收入的調節。
知識鏈接
1.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順收入分配關系的經濟意義。
(1)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縮小社會收入差距,能夠擴大社會整體消費總量,從而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障。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維護勞動者權益,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3)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維護社會公平,調節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
(4)社會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行業差距、區域差距和城鄉差距。維護社會公平,有利于打破壟斷,維護市場秩序,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
2.請你為縮小收入差距、理順收入分配關系提建議。
(1)完善市場機制,加強宏觀調控。
(2)加快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順收入分配關系;健全和完善我國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實現社會公平。
(4)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差距。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加強對壟斷行業改革,切實推動經濟的協調發展。
針對訓練
1.要解決漫畫中所反映的問題,必須( )
①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
②實行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
③加大國家對民生領域的投入
④縮小行業收入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選a。漫畫的主題是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過低。③④不能解決漫畫反映的問題。
2.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表現。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二 從不同行業來看,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各行業間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目前,電力、石油等壟斷企業職工平均收入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5~10倍;從不同群體來看,收入最高10%群體和收入最低10%群體的收入差距,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當前的23倍;從不同地區來看,XX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與最低的貴州省相差8倍以上,全國4007萬貧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區所占比重高達94.1%。
材料三 中央規劃建議把調整收入分配作為重要的工作目標,要求規范收入秩序,整頓收入分配,努力實現社會公平。
(1)簡要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經濟現象和問題。
(2)請從財政、稅收角度,就如何解決上題中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案】
(1)①從XX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但XX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高于城鎮。②從城鄉、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不同地區來看,收入差距明顯且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答案】
(2)①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財政對農村、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高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的居民收入。②財政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扶持,進一步發揮財政對促進社會公平的保障作用。③通過稅收調節收入分配,加強對高收入人群的個人所得稅征收,調整對壟斷行業的稅收政策,從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高考展示
例1:(•江蘇•10)下圖表示效率與收入差距的關系,橫軸x代表收入差距,縱軸y代表效率,原點o表示絕對的平均主義和絕對的低效率。曲線表示效率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而變化的情況。該圖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與收入差距成反方向變化
②收入差距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會降低
③收入差距擴大具有激勵作用,效率將會提高
④將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有助于保持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的理解。由圖可知,在x1之前,效率與收入差距成同方向變化,故①錯誤;收入差距擴大到一定程度后,效率會降低,故②正確,③錯誤;④正確體現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故選d。
答案:d
例2:(•福建•33)“拉弗曲線”(見下圖)描述了稅率和稅收的關系。它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稅收政策必須考慮企業和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②a點是我國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最佳稅率選擇
③確定稅率應充分考慮企業產品的價值和競爭力
④稅率超過了一定的范圍將導致稅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題以圖像的形式考查稅收與稅率之間的關系。①正確表明了正確制定稅收政策的積極意義,當選;②觀點錯誤,圖中a點稅收處于最高位,但并不一定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最佳稅率選擇;③所述的企業產品的價值和競爭力與題中圖示的啟示無關,不選;④正確表述了稅收與稅率的關系,當選。故選c。
答案:c
例3:(•天津•11)假定小張和老趙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別為1900元、5000元,結合表1,判斷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表1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指個人月工資、薪金所得減去XX元以后的余額
a.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具有累進性質
b.征收個人所得稅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
c.小張該月不用繳納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
d.老趙該月應繳納450元的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個人所得稅相關知識的掌握。a項表明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具有“累進”性,觀點正確;b項正確表述了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作用;c項工薪為1900元,而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XX元,小張不應繳稅,觀點正確;通過計算,老趙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500×5%+1500×10%+1000×15%=325元,故d項錯誤,故選d。
《總復習》教案 篇11
(十二)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數的改寫
教學內容:教材第78~79頁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數的改寫方法、“練一練”,練習十五第11—18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認識分數與小數基本性質的聯系,能比較熟練地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通分和約分。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互化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互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學生練習。
(1)下面各數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0.3 o.30 o.300
學生回答后板書:0.3=o.30=o.300。指出;在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小數的性質。
(2)提問: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
誰來說一說除法的商不變規律是什么?
2.引入課題。
在除法里有商不變的規律,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在分數里也有類似的規律,這就是我們今天先要復習的分數的基本性質。(板書: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1.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
提問;你能根據除法商不變的規律,說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嗎?(出示分數的基本性質)誰來用分數舉例說出分數的基本性質?(根據回答板書分數等式)大家來把第78頁上的例子填寫完整。填寫后集體校對。說明:這個例子也表示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以外的數,大小不變。
2.學生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填在課本上,然后集體校對。說明: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把一個分數寫成和原來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變的分數。
(2)做練習十五第12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師板書。
3.認識分數與小數性質的聯系。
提問:大家思考一下,這里的o.3=o.30=0.300能不能改寫成用分數表示?大家仔細觀察,上面等式表示什么,下面等式表示什么,改寫后得出的這兩個等式說明什么?為什么小數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是一樣的?指出:從上一節課我們知道,小數實際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所以小數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致的。小數末尾添上o,實際上就相當于分子、分母同時乘l0,或100、1000……。這樣的數,所以小數大小不變;小數末尾去掉o,實際上就相當于分子、分母同時除以10,或100、1000……這樣的數,所以小數大小也不變。
4.復習通分和約分。
(1)提問:分數的基本性質有哪些應用?
(2)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通分和約分有什么聯系?(都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通分和約分有什么不同?
三、復習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互化
1.說明:我們已經復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及它的應用,接下來再復習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改寫。(板書:數的改寫)
2.整理方法.
提問:小數和分數之間怎樣互化?(照第79頁圖解板書)你能舉出例子嗎?(板書所舉的例子)你明白為什么這樣改寫嗎?(說明理由)小數和百分數之間怎樣互化?(照圖解板書)誰來舉出小數和百分數互化的例子?(板書例子)說明:因為兩位小數就是百分之幾,所以兩位小數的部分就是百分之幾分子里的整數部分,而百分之幾用小數表示,去掉百分號,就要把原來分子部分縮小100倍。分數和百分數怎樣互化,(照圖解板書)誰來舉例說明?(板書例子)為什么分數和百分數要這樣改寫,
3.做“練一練”第3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師板書。
4.學生練習。
(1)做練習十五第13題。
指名學生口答。
(2)提問:分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嗎?怎樣的分數可以化成有限小數?指出:根據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聯系,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是可以互化的。我們可以通過數的互化解決不同數的大小比較。
(3)思考練習十五第15題。
指名說一說每道題可以怎樣比較大小。
四、綜合練習
1.讓學生把練習十五第16題做在課本上。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2.做練習十五第17題。
提問:你估計一下,摸出紅鉛筆的次數大約是多少?為什么?根據你的估計算一算,摸出紅鉛筆的次數大約占總次數的幾分之幾?還可以怎樣想到大約占總次數的 ?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2.讓學生說一說常用數據的結果。
六、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五第14、15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五第18題。
(十三)分數的四則運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83頁分數的四則運算及混合運算、“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四則運算。
2.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餛合運算,并能靈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使計算簡便,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復習分數的四則運算。(板書課題)通過復習,進一步認識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具體特點靈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計算簡便。
二、復習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
1.提問:分數四則運算意義與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指出:分數加減法和除法的意義與整數完全相同。在乘法里,除了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用乘法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練習十六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其中第(2)題要求說明理由.追問:要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
三、復習分數四則運算法則
1.復習加、減法計算。
(1)做“練一練”第1題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 + 、 - ,同時指名板演。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2)提問:分數加、減法怎樣算?(板書:分數加減法:同分母的,分子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先通分再計算。)你能舉例說明嗎?為什么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數要先通分再計算?(只有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分數加、減法的法則與整數和小數的加、減法的法則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直接相加、減,所以整數、小數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分數是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
2.復習分數乘、除法計算。
(1)做“練一練”第1題后四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做一組題。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2)提問:分數乘、除法怎樣算?(板書:分數乘法;分子、分母分別相乘。分數除法:乘除數的倒數。)
3.做“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說出得數。第三、四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四、復習四則棍合運算
1.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學生說一說各題的運算順序。提問: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的?指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相同。(板書)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分別做前兩題和后兩題。集體訂正。指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要按照整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進行計算,一步一步算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4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看一看,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回答,并在小黑板上用適當的符號表示出來。追問:這樣計算簡便一些嗎?為什么?指出:整數、小數的運算定律在分數里同樣適用。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里,應用運算定律和規律,也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3.討論練習十六第2題。
現在請大家看練習十六第3題。討論一下,每道題的數有什么特點,怎樣算比較簡便。指名學生口答怎樣算簡便。
4.討論練習十六第6題。
讓學生討論、填數。指名學生口答,并說明怎樣想的,有幾種填法。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你能把這些內容簡要地概括一下嗎?
六、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六第3題右邊四題,第4題下面三行,第5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六第2題,第3題前五題,第4題第一行。
(十四)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84頁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內容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7—11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能正確地分析、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簡單的和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之間的聯系,以及不同類型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解題規律;進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答算式或方程.
(1)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幾?
(2)50米的 是多少?
(3)多少米的 是20米?
學生口答后提問:第(1)題的40%是怎樣求的,表示什么意義?第(2)、(3)題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列式的,這兩個式子都表示什么意義?
2.引入課題。
我們根據分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的數量關系,學習過分數、百分數應用題。這節課就復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板書課題)我們學過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分為簡單的和稍復雜的兩種情況。通過復習,要能進一步理解井掌握它們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更加明確它們的結構特征和解題規律,提高分析、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二、復習解題思路
1.選擇下面三個條件里的一個條件作問題,編出三道不同的應用題。
(1)松樹30棵 (2)楊樹50棵
(3)松樹棵數是楊樹的
學生回答時,分別出示三道應用題:
(1)松樹30棵,楊樹50棵,松樹棵數是楊樹的幾分之幾?
(2)楊樹50棵,松樹棵數是楊樹的 ,松樹多少棵?
(3)松樹30棵,正好是楊樹棵數的 ,楊樹多少棵?
指名學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師板書。提問:第(1)題為什么用“楊樹棵樹”做除數?第(2)、(3)題為什么都用“楊數棵數”乘言?你認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板書:關鍵:確定單位“1”的數量)追問:上面題里與“÷”對應的數量是什么?求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要怎樣算?第(2)、(3)題都是技怎樣的數量關系列式子的?
2.歸納基本思路。
從上面的題可以看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確定單位“1”的數量,并且找出與“幾分之幾(百分之幾)”對應的量,然后聯系分數、百分數的意義,或者一個數乘分數(或百分數)可以表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意義列出數量關系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就用“幾分之幾”對應的數量除以單位“1”的數量;當“幾分之幾”是已知條件時,就要根據單位“1”的量乘幾分之幾等于與“幾分之幾”對應的數量來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提問各把哪個數量看做單位“1”。讓學生填寫數量關系式,然后口答。結合提問學生第(2)題的數量關系式里為什么是“節約”的數量,強調數量對應關系。提問:從上面可以看出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是怎樣的?找數量關系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基本關系:對應數量÷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百分之幾)
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百分之幾)=對應數量】
指出:我們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般根據含有“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這句話確定單位“1”的量和題里的數量關系,這樣就可以根據數量關系式來列式解答。
(2)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提問學生兩個問題有什么不同。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提問:求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用除法算,都用單位“1”的量做除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不同? 指出:解答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要先確定好單位“1”的量.再根據問題里數量間的對應關系找準需要的數量,然后列式解答。
(3)做“練一練”第3題第(1)、(2)題。
學生默讀題目。提問:這兩題哪個數量是單位“1”的數量?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這兩題都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式列式的?為什么第(1)題用算術方法直接列乘法算式解答,第(2)題用方程解答?指出,這兩題都是已知誰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這個條件,解答時也是看這個條件先確定好單位“1”的數量,再根據單位“1”的數量乘幾分之幾,等于幾分之幾的對應數量列式解答。當單位“1”的量已知時,就可以按數量關系式直接列算式解答;當單位“1”的量未知時,就要按數量關系式列出方程解答。(板書:
單位“1”已知→算術方法解答
單位“1”未知→列出方程解答)
(4)做“練一練”第3題第{3}題。
學生改編應用題,老師依次出示。提問:你能從改變后的條件看出求小麥面積的數量關系各是怎樣的嗎?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提問:為什么這兩題的式子都是兩步計算的?解題方法為什么不一樣?指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要注意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板書:注意:數量的對應關系)當題里的數量與題里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不對應時,就是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解答時,要根據條件和問題的聯系確定數量關系式,并按照單位“1”已知還是未知確定解題方法,然后對照數量關系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六第7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然后提問怎樣列式的,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的數量關系式是不是相同?數量關系式相同,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據數量關系式列式時,要找準相應的數量。
2.做練習十六第8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有怎樣的數量關系?為什么所用的解題方法不一樣?
3.做練習十六第9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為什么問題相同,而解題方法不一樣?這兩題各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式列式子的?
指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般先確定單位“1”的量,(板書:定“1”)再根據單位“1”已知還是未知確定解題方法,明確用算術方法還是用方程解答,然后對照數量關系式列出式子解答。
四、課堂小結
通過復習,對于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你進一步明確了些什么?
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六第7題的計算;練習十六第10、11題。
《總復習》教案 篇12
本復習教案與勵耘精品系列叢書《無敵中考》配套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語法重點:被動語態的各種時態變化形式
難點突破:被動語態“be”動詞的變化與主動句進行時態的“be”的區別
知識目標:通過操練、專項練習等方式復習“ 被動語態”中相關的句子結構以及語法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
復習步驟設計:
(一)詞匯復習revision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unit ten, dictation of some main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this unit(此環節也可根據中考詞匯表順序進行聽寫檢查)。
(二)對話操練(dialogue acting—ask ss to act out some dialogues about when was the prc founded ? / was the worked finished yesterday ? / what’s it made of ? is paper made from wood ? etc.(此環節也可以采取學生達標積分制進行,即復習階段課前對話必須人人參與)
(三)語法復習:被動語態的“be ”動詞形式必須與時態信號保持一致。因此“be ”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而過去分詞有規則與不規則之分。規則變化是動詞詞未加“ed”構成,不規則變化則要通過背誦記憶來獲得。在不強調動作執行者或者說執行者顯而易見的情況下“by sb ”短語常被省略,
例解:
1、 these eggs ______ in the gobi desert by a group of scientists.
a. are founded b. were founded c. found d. were found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課時導航》-初三(上)p.51第24題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d項。從“ these eggs… ”中可知前面的主語是“find”動詞的承受者,而 “…by a group of scientists.”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were founded”意思為“被成立”,故應該選用“were found”。
2、 i _____ a present by my father on my birthday every year.
a. give b. was given c. will be given d. am given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無敵中考》p.41例2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d項。從“by my father ”中可知前面的主語是“give”動詞的承受者,而 “… . every year”證明了要用現在時態的被動語態結構,故應該選用“am given”。
3、 he was _________ in the open air just now .
a. hearing singing b. heard sing c. heard to sing d. hearing sing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無敵中考》p.42例6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c項。從“he was… ”中可知前面的主語是“hear ”動詞的承受者,而 動詞不定式當中的“hear sb do sth”在被動語態中要加“to ”,故應該選用“heard to sing”。
4、 several man-made satellites ________ by china in the last few years.
a. have been sent up b. have sent up
c. are sent up d. were sent up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無敵中考》p.43第9題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a項。從“…by china in the last few years. ”中可知前面的主語是“ send up”動詞的承受者,而 “in the last few years.”意思為“在過去的幾年中”,應該用完成時態, 而不是過去時態,故應該選用“have been sent up”。
5、 another new road ______in our home town next year.
a. will build b. is built c. will be built d. has been built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無敵中考》p.43第18題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c項。從“…next year. ”中可知是將來時態,而前面的主語是“ another new road”是“ build”動詞的承受者,故應該選用“ will be built”。
(四)鞏固拓展:更多專題練習請見勵耘精品之《課時導航》、《無敵中考》--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總復習》教案 篇13
總復習(二)
第一課時 有余數除法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復習重點
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內容
1、有余數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及聯系
總結:余數要比除數小。
2、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豎式計算
43÷7 47÷9 34÷6
(2)計算有余數除法時應注意哪些?
(二)基礎練習
1、計算有余數除法時,( )必須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數是36,除數是商是,余數是。
3、有17個羽毛球平均分給5個班,每班分得個,還剩個。
4、在□÷7=□……□中,余數是。
5、括號里能填幾?
( )×4<30 ×5<32 ×7<46 ×9<42
6、數學書第92頁1、2、3題。先獨立完成,匯報評講。
(三)拓展練習
1、有16個放木塊。
(1)擺5個過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最多用個放木塊,還剩個放木塊。
(2)每個長方體用3個放木塊,最多可以擺個長方體,還剩下個放木塊。
2、有86個蘑菇,平均放在9個小筐里,每個小筐放幾個?還剩幾個蘑菇?
3、小猴子爬桿,一秒鐘能爬2米,桿長15米,小猴子7分鐘能爬到桿頂嗎?
4、有26千克豆油,每個油桶裝4千克油,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個油桶?
5、媽媽買來30個扣子,每件衣服釘7個,最多可以釘幾件衣服?
(四)提高練習
1、大汽車:每次可以運5噸牛肉
小汽車:每次可以運3噸牛肉
(1) 有13噸牛肉,怎樣派車最合理?
(2) 有14噸牛肉,怎樣派車最合理?
2、32塊餅干,每個小朋友分5塊,還余2塊,共發給幾個小朋友?
3、在( )÷( )=5……7中,當除數最小時,被除數是多少?
4、請算出第22個圖形和第48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
5、筐里有27個蘋果,最少拿出多少個就能正好平分給7個同學?
6、還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蘋果正好平分給7個同學嗎?
7、有27本書,最少再添( )本就能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最少拿掉( )本就能平均分給5個人?
第二課時 萬以內數的認識
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各個知識點,對讀、寫、組成、比較等各知識點有個系統的回憶和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估計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復習重點
對萬以內數的讀、寫、比較等知識進行回憶與整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數的基本概念
1、計數單位
(1)按順序說出我們學過計數單位。
(2)最小的一位數是幾?同時它又是一個計數單位——個。
(3)提問:
①的兩位數是多少?比99多1的數是多少?
②的三位數是多少?和的三位數相鄰的四位數是多少?
③的四位數是多少?和的四位數相鄰的五位數是多少?
(4)提問:仔細觀察,這些計數單位之間都有什么關系?
2、數位及數位順序表
(1)提問:這些計數單位能不能隨意排列?為什么?
(2)小結:這些計數單位必須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下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數位。比如:計數單位“個”所站的位置就叫做“個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構建“數位順序表”。
(4)提問:這個數位順表,你們能記住嗎?在數位順序表中,從右邊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復習“寫數、讀數、數的組成及數的大小比較”
1、寫數:
用兩個0,一個6,一個9你能組成哪些數?(可任意組合,沒有位數限制)
2、讀數:
(1)讀出這些數
(2)總結:
數中間有兩個0時,也只讀一個0,如6009。在寫數時,這兩個0只寫一個,不行?在這里,0是用來占位的。
3、把組成的數按順序排列
總結:
(1)位數不同,位數多數的大。
(2)位數相同,從位比起,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位上的數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數。
(三)基本練習:
1、填一填
(1)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萬位在第( )
(2)一萬里面有個千。
(3) 一個數是四位數,這個數的位是位。
(4)最小的四位數與的三位數的和是,差是。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數是。)
2、寫出下面各數。
(1)二千六百零七(2)二百八十三(3)九千(4)五百(5)一千零一十(6)一萬
3、數學書92頁4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4、數學書92頁第5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5、數學書93頁第6、7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6、數學書93頁第8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四)變式練習:
1.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編號填在括號里。
(1)一個四位數,千位上是2,個位上是4,其它各數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
① 204② 2040③ 2400④ 20xx
(2)550比150多
① 600②700③400④500
(3)的三位數加1是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1)1090 1009 1100 1909
(2)9999 8900 9990 8909 10000
(四)拓展練習:
1.你有幾種填法?(最小能填幾?)
7□23 〉7667
2.用7、0、2、3、0五個數按要求填空。
(1)組成的四位數是( )
(2)組成最小的四位數是( )
(3)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數是( )
(4)組成只讀一個零的四位數是
(5)一個零也不讀的四位數是( )
第三課時 多位數加減法
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的筆算,能夠熟練運用口算、豎式筆算進行計算,會估計物體數目。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估計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復習重點
豎式筆算、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復習難點
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多位數加減法
1、口算加減法
把整百整十數看成整整百數和整十數的和,然后相加減。
1、計算的方法
(1)豎式計算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十。
(2)加法:減法驗算,或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
減法: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2、計算時,需要注意哪些?
(三)基礎練習
填空題
1、筆算加減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 )。
2、甲數是700,乙數是125,這兩個數的和是( ),差是( ) 。
3、的三位數與的兩位數的和是( ),差是( )。
數學書93頁第9題(6道計時計算)
數學書第93頁第10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四)拓展練習
1、罐頭:每盒5元 餅干:每包4元 面包:每袋6元
(1)買6包餅干和1盒魚罐頭,一共需要多少元?
(2)小明帶了20元錢,買了2袋面包,還剩多少錢?
2、水果店原來有123千克蘋果,又運來589千克,現在有多少千克蘋果?
3、火車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后,下車320人,上車412人,火車上還有乘客多少人?
4、圖書館有故事書345本,科技書比故事書少112本,科技書有多少本?故事書和科技書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練習
1、紅紅的奶奶今年的歲數是最小的三位數減去最小的兩位數,再減去一個的一位數,你知道紅紅奶奶今年多少歲嗎?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題時,把個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錯看成9,結果和是75,那么正確的答案應是多少?
3、兒子今年6歲,媽媽今年30歲,再過5年,媽媽比兒子大多少歲?
第四課時 “時分秒”復習
教學目標:
1、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利用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簡單換算。
2、能根據鐘面,計算經過時間。
3、在回顧時、分、秒的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索實踐的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度。
教學重點:熟練讀出鐘面上的時刻
教學難點: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接近正時的時刻 經過時間的計算
一、 引出課題
今天我們來上一節復習課,課前老師讓大家準備了鐘表模型,猜一猜,今天我們復習什么?板書:時分秒的復習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關于時分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同桌交流一下,回憶不起來的可以翻一翻書。
二、梳理內化 提煉方法
全班交流,師隨機引導,并適時板書
(1)鐘面 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時,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秒針走一個小格是1秒。
(2)時分秒的關系 1時=60分,1分=60秒。
(3)1時多長?1分有多長?1秒有多長? 老師還知道,發電廠1秒鐘發的電,可供一戶家庭用三個月。你有什么感想?
(4)會讀鐘面上的時刻 指一生結合鐘面講讀法,再指一優生結合鐘面講時針不好確定時的讀法。
三、分層練習 提高能力
同學們學會了這么多時分秒的知識,下面老師要考驗大家,能不能利用學過的知識靈活解決問題,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2時40分=( )分 1分30秒=( )秒 3分=( )秒
4時=( )分 120分=( )時 60秒=( )分
做在練習本上,指生讀答案,選1題說說是怎么想出來的
(2)數學書94頁第11題(手勢現場反饋)
(3)數學書94頁第12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2、為了獎勵大家,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請大家拿出鐘表模型,同桌合作,一人撥一個時刻,另一人快速讀出來,然后再交換角色。
3、小麗同學有堅持記日記的習慣,自從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她專門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我們一起來看看。指生讀。
數學日記
我的一天
我每天總是早早起床,把語文書讀20小時才吃早餐。媽媽說吃飯不能太快,所以我會花15秒把早餐吃得干干凈凈才上學。
我家就在學校的對面,今天上學時剛巧碰到了玲玲,我們用了3小時邊說邊笑地走進了教室。
上午的體育課上,我跑50米只用了12分,全班第一名。
為了下午上課有精神,我總會睡30秒鐘的午覺。
放學后,我回到家便抓緊時間寫作業,一般20秒鐘就能做完。
晚上,我經常會陪媽媽看30秒的新聞聯播。有時,我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鐘很累,就說學校有趣的事讓爸爸開心。
我看到有的同學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怎么,這篇日記有問題嗎? 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師少量補充說明。
第五課時 長度單位、方向與位置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8個方向,告訴一個方向,能準確辨別其他7個方向
2、運用所學的長度單位對不同物體進行描述和測量。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重、難點
1、長度單位的換算。
2、8個方位辨別
三、教學過程
(一)長度單位
說說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二)方向與位置
獨立完成數學書94頁第1題
是辨認方向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小組說說,再全班交流。
(三)長度單位練習
填空。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 )
2、尺子上1小格的長度是1( ),毫米用( )表示,每1大格的長度是1( )。
3、10厘米就是( )分米,分米用( )表示。
4、1000米就是1( ),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 )表示。
5、 數學書94頁第2題(獨立完成,匯報點評)
三、比一比
80千米( )8000米 9分米( )3米
5厘米( )50毫米 28毫米( )6厘米
500毫米( )50厘米 6米( )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80厘米( )700毫米
90分米○9米 300分米( )300厘米
四、合適的單位
1、數學書95頁第4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
2、一張床長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5、一列火車每小時行駛100米。( )
排列大小。(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1、70米 800分米 800厘米( )
2、80米 790分米 78米( )
五、量一量,數學書95頁第3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第六課時 角、圖形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和平行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
情感目標:認識到圖形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難點
1、用電子圖(格子圖)畫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2、圖形知識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
(一)角
1、特點:1個頂點。2條邊
2、分類
銳角:比直角小。
直角:三角板上有一個直角。
鈍角:比直角大。
3、判斷角的方法
和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二)四邊形
1、長方形特點
①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②在一個長方形中畫一個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就是長方形的寬。
2、正方形特點
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邊形特點
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三)基礎練習
1、 一個角有個頂點,紅領巾有個角。
2、 所有三角形都有個角,條邊。
3、和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 )邊都相等,長方形邊相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
5、把銳角、鈍角、直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
6、數學書95頁第5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7、數學書第95頁第6,7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四)變式練習
判斷
1、用放大鏡看直角,直角變大。
2、角的兩條邊越長,角越大。
3、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4、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只有兩個角是直角。
5、平行四邊形有4條邊,4個角,對邊相等。
問答題
在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里面畫一個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操作題
1、在點子圖中畫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2、以給出的點為頂點,畫一個銳角。
3、在給定的邊上畫一個鈍角。
(五)提高練習
1、在一張長方形紙上只剪一刀,剩下的圖形可能有幾個角?
2、數一數,下圖中有幾個角?
第七課時 統計與概率復習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所學額統計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體會統計的必要性,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描述、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進行簡單的統計
難點:根據統計數據解決簡單問題
二、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知道還有誰和你一天過生日嗎?你想知道那個月份過生日的人最多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統計我們班同學的生日情況。
2、實踐操作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統計的知識,不僅知道了怎樣收集數據,還學習了很多統計的方法,下面請你在的小組討論交流,怎樣統計同學們的生日情況。
(1)小組交流
先收集同學們的生日數據,(同學們可以用寫字條的方式,由小組長收集交給老師,也可以組長舉手統計……)
再整理數據(舉手統計,畫正字統計,畫其他符號統計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匯報自己的想法
師: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為了方便大家共同整理,老是把12個月的表格貼到黑板上。
全班同學生日情況統計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貼一貼
說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到組長處取彩色小圓片,并貼到表格中對應的位置
(3) 整理數據
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數據,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匯報結果
(4)說一說
根據數據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小熊文具店(書96頁1題)
2、汽車的快慢(書96頁第2題),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3、喜歡的動物。(書96頁第3題)能夠準確寫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4、下面是丁丁小組14名同學喜歡看的漫畫書統計情況
西游記 熊出沒 喜洋洋和灰太狼
3人 5人 ( )人
(1)補充完表格
(2)看了上面的表格,你知道喜歡看( )的人最多,喜歡看( )的人最少
(3)買一本《熊出沒》9:00元,買6本需要( )元。
(4)買一本《西游記》要18元,買一本《喜洋洋和灰太狼》要9元,買一本《熊出沒》9:00元,丁丁帶了40元去買這三本漫畫書各一本,他的錢夠嗎?
《總復習》教案 篇14
(十)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74頁列方程解應用題、“練一練”,練習十四第6~10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明確其中的關鍵是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能根據題意正確地列出方程解答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2、使學生能根據應用題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方法來解答。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1) 比一個數的2倍多5是70。
(2) 一個數加上它的1.2倍是13.2。
(3) 20乘以4的積,減去一個數得11。
(4) 一個數的2.5倍加上3個0.6是6.8。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并要求學生說一說列方程時是怎樣想的。
2、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會根據幾個數之間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今天這節課,我們著重復習根據應用題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解答,(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能根據題意正確地列方程來解答應用題。同時還要能根據數量關系的特點,靈活地選擇算術方法或用方程來解答應用題。
二、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路
1、復習解題步驟。
提問:我們過去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
板書: (1) 審題,用x表示未知數;
(2) 找等量關系,列方程;
(3) 解方程;
(4) 檢驗,寫答案。
你認為其中最關鍵的是哪一步?為什么?指出:列方程解應用題要按照解題步驟進行,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找等量關系列方程。(板書:關鍵:找等量關系)因為方程是根據等量關系列出來的,只有等量關系找正確,對照等量關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確。
2、做“練一練”。
請同學們弄清“練一練”里三道題的題意,想一想每道題里數量之間有怎樣的相等關系,把它填完整。指名口答等量關系,要求說說根據哪些條件確定每一題的等量關系的。指出:從上面的練習可以看出,一般順著題意就可以找出題里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說對照什么關系式列方程的(注意第2題不同的方程)。提問:你認為列方程解應用題時要根據什么列方程?指出: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題里的等量關系,方法是對照等量關系列出相應的方程。(接“找等量關系”板書:→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就可以求出題目的結果。
三、綜合練習
l、做練習十四第6題。
讓學生先討論,然后指名口答。
2、做練習十四第7題。
學生讀題。指名說一說每道題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并要求說明根據什么找出等量關系的。說明:我們一般是順著題意,根據條件之間的聯系來找數量間的相等關系比較方便。讓學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列出的方程,老師板書。提問:為什么前兩題方程右邊是6.5,第(3)題的方程右邊是33.5?指出:列方程解應用題,可以順著題意找出等量關系,然后對照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3、做練習十四第8題。
讓學生讀題,思考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明方程里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是根據怎樣的等量關系列方程的。追問:這兩題的等量關系是怎樣找到的?
4、討論第9題。
請大家默讀第9題里每一道題,討論各用哪種方法解答比較合適,然后告訴大家。提問;這三道題都有怎樣的數量關系?【板書:客車路程+貨車路程=鐵路全長 (客車速度+貨車速度)×時間=鐵路全長】誰來說一說各用什么方法解答比較合適?為什么第(1)題適合用算術方法解答,第(2)、(3)題適合列方程解答?指出:解答應用題要先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通過數量關系的分析,如果順著題意就能直接列出算式來求出問題,就適合用算術方法解答;如果順著題意不能列出算式求出問題,但比較容易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就適合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5、做練習十四第10題。
讓學生列出每題的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各是根據怎樣的等量關系列方程的?為什么等量關系不一樣?指出:列方程解答應用題,一定要根據題意找準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才能對照等量關系列出正確的方程。
四、課堂小結
你通過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進一步明確了哪些內容?指出:列方程解應用題,要按照解題的步驟進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找準等量關系,對照等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問題的結果.找題里的等量關系,一般順著題意,根據條件之間的聯系來找比較方便。如果順著題意能直接列出算式求出問題的結果,一般用算術方法解答比較合適;如果順著題意不能直接列出算式解答,但容易找出題里的等量關系,一般列方程解答比較合適。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四第9、10題。
家庭作業:完成練習十四第7題的解方程。
(十一)分數、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教材第77~78頁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及“練一練”,練習十五第1—10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及相關概念,認識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分數與除法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出下列小數的意義。
o.3 0.13 0.258 o.013
學生口答后,說明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分別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干分之幾……
2.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復習了整數和小數的知識,今天開始,我們復習分數和百分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復習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掌握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及一些相關概念,認識這些概念的聯系,并提高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二、復習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
1.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提問:根據上面每個分數的意義,你能說說怎樣的數是分數嗎?(板書:分數的意義)上面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什么叫分數單位?(板書;分數單位)
2.說出下列各題的商。
2÷9 4÷13 ÷7
提問:在上面算式里,能用整數表示這些算式的商嗎?像上面這樣兩個數不能整除時,用什么數來表示商?指名學生口答商是多少。提問:除法與分數有什么關系,用字母怎樣表示?
3.學生練習。
(1)做“練一練”第l、2題。
學生填在課本上。指名口答,并說說怎樣想的。
(2)口答練習十五第1題。
提問:為什么這兩個分數不一樣?
(3)口答練習十五第2題。
指名學生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4)口答練習十五第3題。
指名學生說出每句話的含義。
4.比較每組數里小數與分數表示的意義。
0.3和 0.13和 0.013和
你覺得每組數里小數和分數表示的意義有什么聯系?可以看出小數實際上是怎樣的分數?
5.復習分數的分類。
(1)提問:我們把分數怎樣分類的?
(2)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學生口答。
(3)提問:你是根據什么判斷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的?(接“真分數”和“假分數”板書:分子<分母 分子≥分母)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值有什么區別?
(4)提問:假分數可以改寫成怎樣形式的數?帶分數和整數能改寫成假分數嗎?
(5)做“練一練”第4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假分數怎樣化成帶分數或整數?帶分數或整數怎樣化成假分數?
6.復習最簡分數。
(1)提問:怎樣的分數是最簡分數?誰來舉幾個最簡分數的例子?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使每個分數都是最簡分數。
①4米是6米的 。
②9千克是12千克的 。
③5厘米是1o厘米的 。
指名口答后提問:這里的分數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三、復習百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
1.做“練一練”第5題。
讓學生填( )里的數,然后口答,老師板書出97.5%提問,97.5%是什么數,它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合格率97.5%具體表示什么意思?(合格的零件數占零件總數的97.5%)從上面的數里,你能知道怎樣的數叫做百分數?(板書:百分數的意義)請你說出幾個百分數。你認為百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意義有什么聯系,有什么不同?
2.復習“成數”。
(1)提問:“成數”實際上是什么數?在哪里用“成數”來表示?
(2)做“練一練”第6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然后口答。
3.做練習十五第4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然后指名回答。追問:怎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四、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五第5題。
讓學生填在課奉上。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2.做練習十五第6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追問:分數單位是言的最簡真分數的和是多少?
3.做練習十五第8題。
先讓學生討論,再填在課本上。指名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
4.做練習十五第l0題。
讓學生找規律,在□,里填上恰當的數。學生口答,說說是怎樣想的。提問:你知道這樣填下去,會越來越接近哪個數?為什么?
五、課堂小結
誰來說說今天復習的這些概念含義?
六、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7、9題。
《總復習》教案 篇15
XX年高三語文第一輪總復習之十八
推斷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文言實詞的數量較大,而且常常多義,用法較靈活,因此,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句中的含義就成為閱讀文言文的第一個難關。積累一定數量的實詞和掌握正確的方法是推斷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句中含義的關鍵。
●難點磁場
選文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
王導字茂弘,光祿大夫覽之孫也。父裁,鎮軍司馬。導少有風鑒,識量清遠。年十四,陳留高士張公見而奇之,謂其從兄敦曰:“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時元帝為瑯邪王,與導素相親善。導知天下已亂,遂傾心推奉,潛有興復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執。帝之在洛陽也,導每勸令之國。會帝出鎮下邳,請導為安東司馬,軍謀密策,知無不為。及徙鎮建康,吳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導患之。會敦來朝,導謂之曰:“瑯邪王仁德雖厚,而名論猶輕。兄威風已振,宜有以匡濟者。”會三月上巳,帝親觀禊注,乘肩輿,具威儀,敦、導及諸名勝皆騎從。吳人紀瞻、顧榮,皆江南之望,竊覘之,見其如此,咸驚懼,乃相率拜于道左。導因進計曰:“古之王者,莫不賓禮故老,存問風俗,虛己傾心,以招俊義。況天下喪亂,九州分裂,大業草創,急于得人者乎!顧榮、賀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結人。二子既至,則無不來矣。”帝乃使導躬造循、榮,二人皆應命而至,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自此以后,漸相崇奉,君臣之禮始定。俄而洛京傾顛,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導勸帝收其賢人君子,與之圖事,時荊揚晏安,戶口殷實,導為政務在清靜,每勸帝克己勵節,匡主寧邦。于是尤見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傾心,號為“仲父”。過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飲宴。周頠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顧流涕。惟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收淚而謝之。
注:禊,古代風俗,于三月上巳在水邊洗濯,祛除不祥。
[試題1](★★★★)對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人紀瞻、顧榮,皆江南之望 望:名士。
b.帝乃使導躬造循、榮 造:拜訪。
c.導為政務在清靜 務:務必。
d.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飲宴 要:通“邀”,約定。
選文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
尹翁歸字子兄,河東平陽人也,徙杜陵。翁歸少孤,與季父居。為獄小吏,曉習文法。喜擊劍,人莫能當。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諸霍在平陽,奴客持刀兵入市斗變,吏不能禁,及翁歸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后去吏居家。會田延年為河東太守,行縣至平陽,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親臨見,令有文者東,有武者西。閱數十人,次到翁歸,獨伏不肯起,對曰:“翁歸文武兼備,唯所施設。”功曹以為此吏倨殲不遜,延年曰:“何傷?”遂召上辭問,甚奇其對,除補卒吏,便從歸府。案事發奸,窮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歸,徒署督郵。河東二十八縣,分為兩部,宏孺部汾北,翁歸部汾南。所舉應法,得其罪辜,屬縣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舉廉為緱氏尉。征拜東海太守,過辭廷尉于定國。定國家在東海,欲屬托邑子兩人,令坐后堂待見。定國與翁歸語終日,還見其邑子。既去,定國乃謂邑子曰:“此賢將,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試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后去吏居家 所居治理
b.遂召上辭問 過辭廷尉于定國
c.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齊悉復得其故城
d.所舉應法,得其罪辜 舉廉為緱氏都尉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全國高考第11題)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齊人未附 附:歸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視。
d.齊人追亡逐北 北:指敗逃者。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文言實詞詞義與用法的掌握。
解析:此項中“乘”為“登上”之意。
答案:c
錯解分析:錯選d,不了解“北”的含義。
方法技巧:對文言詞語意義的推斷,一般應結合文章大意及具體語境。①從語法來分析,以上四句中ab兩句加點詞前皆有副詞(不、未),則可初步判斷加點詞為動詞。c句加點詞前為名詞,其后亦為名詞,則加點詞應為句子的謂語,為動詞。d項中“逐”為動詞,則加點詞可能為名詞。②從有關知識的聯系來說,課本中有比較接近的用法:“其后秦伐趙,拔石城”(《廉頗藺相如列傳》),“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論積貯疏》),“超乘者三百乘”(《殽之戰》),“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過秦論》)。③從具體內容及情理來分析,讓老弱女子上城墻,可虛張聲勢,可吶喊助威,可迷惑敵人……但“巡視”則明顯不合適。
[案例2](★★★★★)(XX年全國高考試題)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專以射為戲,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 將兵:將領和士兵。
c.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 曲折:指行軍的彎曲道路。
d.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 結發:指剛成年的時候。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文言實詞詞義與用法的掌握。
解析:a項中“竟死”指“一直到死”。b項中“將兵”意為“統率軍隊”。c項中“曲折”指李廣行軍迷路的實際情況。
答案:d
錯解分析:錯選b,把“廣之將兵”誤理解為“李廣的將領和士兵”。
方法技巧:a項解釋不正確。首先從文章語境來推測:①此詞前為“以射為戲”,既為“戲”,死去的可能性即不大;②若死,其后卻是“廣之將兵……”,沒有能與之直接承接的內容。 b項句子的主語是李廣,若按句后的解釋,則后文的主語為“將領和士兵”。c項“彎曲道路”不符合語句的整體意思。
●錦囊妙計
推斷文言實詞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聯想推斷
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例如:
不以外夷見忽。
[簡析]要理解此句,關鍵是“見”。我們可以聯想到《孔雀東南飛》中學過的“蘭芝初來時,府吏見叮嚀”來推斷。“見”是第一人稱代詞“我”之意,且“見”作賓語,賓語前置。“不以外夷見忽”中的“見”據此可推斷為第一人稱代詞,此句句意為:不因為我是外夷而輕視我。
也可以聯想成語推斷。不少成語源自文言文,可借助這些成語中的意義來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例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②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③登高而呼,聲非加疾也
④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
[簡析]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語“日薄西山”中的“薄”字來推斷,“日薄西山”中的“薄”為“接近”之意,那么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試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語“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斷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風知勁草”中的“疾”字推斷出是“強”的意思。④句中的“責”字可由成語“求全責備”推知是“尋求,尋找”之意。
二、語言結構推斷
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辭格,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②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簡析]①句從句式結構來看,屬于對仗,“忠”和“賢”相對,“用”和“以”相對;“忠”和“賢”同義,那么“用”和“以”同義,故“以”的意義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從句式結構來看,也屬于對仗句,“六國”與“秦”相對,“滅”與“族”相對,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滅”的意思。
三、辨析詞性推斷
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例如:
①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②帶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簡析]①句也為對仗句,“據”與“擁”相對,“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之意,名詞,那么“固”也是名詞,據此推斷“固”為險固的地方之意。②句也為對仗句,“帽”與“環”相對,“帶”與“腰”相對,“帶”為動詞,“腰”也為動詞,“腰佩”之意。
四、語法分析推斷
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例如:
辨析下列一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②今以蔣氏觀之,猶信
③信義著于四海 ④懷信亻宅 傺
[簡析]①句“信”處在謂語動詞“知”之前,作狀語;既作狀語,那么一定是副詞,進而推斷它為“確實”之意。②句“猶”是副詞,作狀語,“信”處在謂語的位置上,是動詞,為“相信”之意。③句“著”為謂語動詞,“信義”處在主語的位置上,為名詞,故“信”為“信譽”之意。④句“懷”為動詞,處在謂語的位置,“信”處于賓語的位置,所以“信”為“忠誠”之意。
五、語境分析推斷
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借助句子內部語境來推斷。例如:
辨析下面一組加點字的實詞義
①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
②(屈原)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簡析]①的“應”搭配對象為節拍之“節”,“應節拍”即為“隨著節拍、和著節拍”,可釋為“隨著,和著”。②句中的“應”和“對”連用,都處于謂語動詞的位置上,而“對”為“回答”之意,故“應”為“應答”。
有些句子的實詞還需借助句子外部語境來推斷,才能上下貫通,例如:
辨析下列加點字的用法
①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②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簡析]兩句話同出蘇軾的《石鐘山記》,大多數同學把兩個“言”,都理解為“說”。①句根據前文語境可知,酈道元對石鐘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觀點表述上說得不夠詳細,由此推知此“言”為“敘述”之意。②句我們聯系整篇文章的語言環境及歷史背景來看,漁工水師大多文化水平較低,所以漁工水師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實原因,不是不能說,而是不能用文字記載下來。故此處的“言”應理解為“記載”較為準確。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人也,逖少孤,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京師大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志。時帝(元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說,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仍將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屯于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進,遂克譙城(豫州治所)。數遣軍要截石勒,勒鎮戍歸附者甚多。時趙固、上官已、李矩、敦默等各以詐力相攻擊,逖遣使和解之,示以禍福,遂受逖節度。逖愛人下士,雖疏交賤隸,皆恩禮遇之,由是黃河以南盡為晉土。河上堡固(小城堡,又稱“塢”)先有任子在胡者,皆聽兩屬,時遣游軍偽抄之,明其未附。諸塢主感戴,胡中有異謀,輒密以聞,前后克獲,亦由此也。其有微功,賞不逾日,躬自儉約,勸督農桑,克己務施,不畜資產,子弟耕耘,負擔樵薪。又收葬枯骨,為之祭,百姓感悅。石勒不敢窺河南,使成皋修逖母墓,因與逖書,求通使交市。逖不報書,而聽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晉書•祖逖傳》)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遑:閑暇,功夫
b.雖疏交賤隸,皆恩禮遇之 遇:碰上
c.于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滋:滋長,發展
d.逖不報書,而聽互市 報:回復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 避地:遷地以避禍患
b.仍將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部曲:私家軍隊
c.遂受逖節度 節度:節度使,官名
d.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 任子:任官的子弟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雖疏交賤隸,皆恩禮遇之 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b.又收葬枯骨,為之祭 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
c.“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d.逖不報書,而聽互市,收利十倍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4.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表現祖逖“收復治理河南”措施的一組是( )
①中流擊楫而誓 ②數遣軍要截石勒
③逖遣使和解之 ④逖愛人下士
⑤躬自儉約,勸督農桑 ⑥于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5.下列對祖逖事跡的敘評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祖逖年輕時就有遠大志向,晉室南渡后,他立志澄清中原,與劉琨同被共寢,互相勉勵,聞雞起舞。
b.祖逖向元帝建議北伐,元帝對他大力支持,任命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他大批物資、兵器。祖逖率眾渡江,中流擊楫而誓,表達了收復失地的決心。
c.祖逖克復譙城,多次遣軍要截石勒,收編趙固等人,對任子在胡者進行嚴厲打擊。終于使黃河以南盡為晉土。
d.祖逖愛人下士,躬自儉約,勸督農桑,并要子弟參加勞動,因而深得百姓愛戴。他允許與胡人互市,獲利十倍,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6.翻譯下面語句
①胡中有異謀,輒密以聞。
②子弟耕耘,負擔樵薪。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題。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也。年十七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弟姊,鄉里稱其敦睦。出為句容令,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秦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為司徒參軍,言之明帝,擢為明威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峽,恒以威力鎮之。謙將述職,敕募千人自隨。謙曰:“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何煩兵役,以為國費。”固辭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蠻獠懷之,競餉金寶,謙慰諭而遣,一無所納。及掠得生口,皆放還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視事三年,征還為撫軍中兵參軍。
齊初,為寧朔將軍、錢塘令,治煩以簡,獄無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遺,追載縑帛以送之,謙卻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天監六年,出為輔國將軍、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謙為郡縣,常勤勸課農桑,務盡地利,收入常多于鄰境。謙自少及老,歷二縣五郡,所在廉潔。居身儉素,床施蘧篨屏風,冬則布被莞席。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力于仁義,行己過人甚遠。眾威服其仁義。
7.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年十七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 干:才能。
b.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 賓:賓客。
c.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去 官:離任。
d.謙為郡縣,常勤勸課農桑 勸:勉勵,提倡。
8.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 b.休仁以為司徒參軍
c.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d.常勤勸課農桑,務盡地利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長借官空車廄居焉 人多異焉
b.以治干稱 躬耕以養弟姊
c.收入常多于鄰境 力于仁義
d.言之明帝 追載縑帛以送之
10.以下全能表現孫謙政治才能的一組是( )
①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 ②郡居三峽,恒以威力鎮之
③布恩惠之化,蠻獠懷之 ④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⑤治煩以簡,獄無囚系 ⑥每去官,輒無私宅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1.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孫謙因為父親擔心自己將來有一天會離開所居官職,就躲避到歷陽,從事耕作以養活弟妹。
b.孫謙在做巴東、建平二郡太守時,對于原先搶掠的蠻人,都將他們釋放回家。
c.孫謙在做寧朔將軍、錢塘縣令時,用簡便的方法處理繁雜的事務,獄中沒有關押的罪犯。
d.孫謙在晚年依然努力實行仁義,自己所做的超過一般人很多,大家都很敬佩他。
12.翻譯下列語句
①謙將述職,敕募千人自隨。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c[a、b、d三項中對加點詞的解釋是正確的。c項中“務”從其在句子的位置(謂語)來看,應為動詞,選項中理解為副詞,自然不當。“務”在本句中意為“務求、力求”。]
2.c[a項中第一句,內容與“家”有關,“居”解釋為“居住”合乎事理;第二句內容寫尹翁歸為官之事,加點詞后為“治理”,可推斷詞義與“居住”無關;從語法來分析,此“居”在代詞之后,動詞之前,應為名詞,則其義與治理的范圍有關,可解釋為“(他管轄)的地方”。b項中第一句與“問”有關,其義應為“言語、言辭”;第二句寫其將去另一個地方為官之前,到于定國家中去,其義與“告辭”密切。d項中第一句內容與“處罰、制裁”有關,其義可解釋為“告發、舉報”;第二句與為官有關,為其常用義“舉薦”。]
殲滅難點訓練
1.b[遇,應解釋為“對,對待”。《鴻門宴》:“不如因善遇之”。]
2.c[節度應解釋為“布署,節制調度”。]
3.c[“因起舞”中的“因”:于是;“因河為池”中的“因”:依靠,憑借。a項中的“雖”都解釋為“即使”。b項中的“為”都是介詞,“替”。d項中的“而”都是表轉折關系的連詞。]
4.d[注意,這一題的題干中的要求是“措施”。]
5.d
6.(參考)①胡人那邊有什么特別的謀劃,就秘密地將消息使祖逖知道。
②子弟們都親自耕田鋤草,挑擔砍柴。
7.b[這道題可以通過語言環境來推斷詞語的意義。a、c、d項在所處語境中詞義的解釋都是正確的。b項中,根據語法關系“賓”用在表否定的“不”之后,應為動詞;其次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孫謙認為少數民族不服從的原因是以前的長官對他們有失禮儀,應解釋為“服從”。]
8.b[b項中的“以為”在古漢語中有兩種用法:一是“以……為”的形式,可以理解為“把……當作”或“任用……做”等;二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可以理解為“認為”。而文中王休仁是任用孫謙做司徒參軍,由此可以判斷b項為正確答案。]
9.d[a項中兩個“焉”意義不同,第一個為代詞,代指住的地方,可譯為就住在那里;第二個為助詞,不譯。b項中第一個“以”表原因,第二個“以”表憑借、方式。c項中第一個“于”表相比之義,第二個“于”表在某方面。d項中兩個“之”都代指孫謙。]
10.c[②句是講孫謙的前任官員們常采用的管理方式,非孫謙本人事跡;⑥句是寫孫謙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寫他的清廉。此兩句不合題旨要求,可排除。①句是對他初任句容縣令政績的概括,此句中的“神明”,④句中的“威信大著”都以為政的結果從另一面表現了他的政治才能。③與⑤句皆直接描寫他為政的措施,是他政治才能的表現。]
11.a[a項敘述不合原文意思,原文中“父憂去職”指因父親病喪他離職,此項中錯誤理解為“父親擔心”;另一方面,此項中“躲避”之說不當,原文為“客居”于某地,即所住之地非自己的家鄉。]
12.(參考)①孫謙將去上任,官方下公文讓他募集一千人跟隨他赴任。②自己俸祿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那部分,他都免除不收。
《總復習》教案 篇16
四、課題:簡單應用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的結構,能夠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正確選擇解答方法.
2.通過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簡單應用題的結構,正確解答簡單應用題.
教學難點
掌握簡單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
2.下面各題只列式不計算.
(1)六年級學生為災區捐款,六年級1班捐款105元,六年級2班捐款98元.兩個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2)學校圖書館買來150本故事書,借給五年級1班48本,還剩多少本?
(3)農具廠每天能夠生產56件農具,7天能夠生產多少件農具?
(4)水果店有24筐蘋果,要6天賣完,平均每天要賣多少筐蘋果?
(5)成績展覽會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張桌子上放8本,需要幾張桌子?
(6)五年級有學生136人,其中 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二、歸納整理.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復習這樣的簡單應用題.(板書:簡單應用題的整理和復習)
(一)教學例1:某工廠有男工人364人,女工91人.這個廠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教師提問:這道題有哪幾個已知條件?
問題是什么?
問題與已知條件有什么關系?
你為什么要這樣回答?
教師總結:
這道題中,需要求的結果與兩個已知條件直接相關.只要把兩個已知數合并起來,就可以直接計算出結果.這是一道簡單應用題.
(二)變式練習.
1.改變問題:根據例1中的兩個已知條件,你還能夠提出其他問題,編成簡單應用題嗎?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數是女工人數的幾倍?
③女工人數是男工人數的幾分之幾?
2.改變條件:根據上面編出的應用題和列出的算式,你能夠分別調換每一道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各編成兩道不同的簡單應用題嗎?
①某工廠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②某工廠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③某工廠有女工91人,男工比女工多273人,男工有多少人?
④某工廠女工比男工少273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⑤某工廠有女工91人,男工人數是女工人數的4倍,男工有多少人?
⑥某工廠有男工364人,女工人數是男工人數的 ,女工有多少人?
⑦某工廠男工人數是女工人數的4倍,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⑧某工廠有女工91人,女工人數是男工人數的 ,男工有多少人?
教師提問:通過我們的編題,你發現了簡單應用題的什么特點?你的收獲是什么?
教師總結:從以上的編題可以看出,簡單應用題都是由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組成的,而且問題與兩個已知條件都是直接相關的.也就是說,都是可以由已知條件經過一步計算直接求出答案.
(三)復習已經學過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
通過例1我們已經研究了一些簡單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下面我們再來復習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出示下表)
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式
收入、支出、結余 收入-支出=結余
單價、數量、總價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速度、路程、時間
工作效率、時間、工作總量
本金、時間、利率、利息
1.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先舉例說明數量關系的意義,在填出每組數量中最基本的數量關系式.
2.根據這些數量關系式你能夠各編出三道不同的應用題嗎?
三、鞏固反饋.
1.解答下面的應用題.解答后,再利用原題中的數量關系,編出兩道與原題相連的應用題.
(1)某電視機制造廠平均每天制造電視機800臺,20天能夠制造電視機多少臺?
(2)學校用102元買來120個練習本,平均每個練習本多少元?
2.給下面各題補充上一個條件或者問題成為一步計算應用題,再解答.
(1)一批貨物,運走10.5噸,_____________.這批貨物原來有多少噸?
(2)修一條長3800米的水渠,_____________.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白羊只數的 相當于黑羊的只數,_____________.黑羊有多少只?
(4)一列火車7小時行駛420千米,_____________?
3.解答下列應用題.
(1)一種毛線,每千克的價格是66.5元,買0.5千克應付多少元?
(2)肖師傅一天共生產250個零件,經檢驗有225個是一級品,求一級品率.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家庭作業.
1.豐華農場種玉米120公頃,種小麥的面積是玉米的 倍.種小麥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2.豐華農場種小麥165公頃,種玉米的面積是小麥 .種玉米多少公頃?
3.豐華農場種小麥165公頃,種小麥的面積是玉米的 倍.種玉米多少公頃?
4.豐華農場種玉米120公頃,種玉米的面積是小麥的 .種小麥多少公頃?
六、板書設計
簡單應用題
根據數量關系解決問題
例1某工廠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這個工廠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364+91=455(人)
答:這個工廠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
改編: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數是女工人數的幾倍?
③女工人數是男工人數的幾分之幾?
五、課題:分數應用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的解答.
2.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
3.通過復習,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的解答.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且能夠數量、正確的解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老師這里有兩個數,一個是6,另一個是3.你能夠用6與3提問并且進行回答嗎?
學生回答:
(1)3是6的幾分之幾?
(2)6是3的幾倍?
(3)3比6少幾分之幾?
(4)6比3多幾分之幾?
(5)6占6與3總和的幾分之幾?
(6)3是6與3差的幾倍?……
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就來復習分數應用題.(板書:分數應用題的復習)
二、復習探討.
(一)教學例4.
學校舉辦的美術展覽中,有50幅水彩畫,80幅蠟筆畫.___________?
1.教師提問:根據已知條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并解答.
2.反饋:
(1)水彩畫和蠟筆畫共多少幅?
(2)水彩畫比筆畫少多少幅?
(3)蠟筆畫比水彩畫多幾分之幾?
(4)水彩畫比蠟筆畫少幾分之幾?
(5)水彩畫是蠟筆畫的幾分之幾?
(6)蠟筆畫是水彩畫的幾分之幾?
(7)……
3.教師質疑.
(1)5問和6問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單位1不同)
(2)3問和4問的問題有什么不同?(單位1不同)
(二)例題變式.
1.學校舉辦的美術展覽中,有50幅水彩畫,蠟筆畫比水彩畫多 ,蠟筆畫有多少幅?
2.學校舉辦的美術展覽中,有80幅蠟筆畫,蠟筆畫比水彩畫多 ,水彩畫和蠟筆畫一共有多少幅?
(1)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討論兩道題的區別.
教師總結:看來我們做分數應用題時,需要認真審題并且在找準單位1的同時注意找準對應關系.
(三)深化.
如果題目中的分數發生了變化,我們還會解答嗎?
1.倉庫里有15噸鋼材,第一次用去總數的20%,第二次用去總數的 ,還剩下多少噸鋼材?
2.倉庫里有一些鋼材,第一次用去總數的20%,第二次用去總數的 ,還剩下15噸,倉庫里有多少噸鋼材?
(1)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討論兩道題的區別.
教師總結:雖然分數應用題與百分數應用題在表現形式上不同,但是數量關系相同.同樣需要注意認真審題并且在找準單位1的同時注意找準對應關系.
三、鞏固反饋.
1.分析下面每個題的含義,然后列出文字表達式.
(1)今年的產量比去年的產量增加了百分之幾?
(2)實際用電比計劃節約了百分之幾?
(3)十月份的利潤比九月份的利潤超過了百分之幾?
(4)1999年的電視機價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幾?
(5)現在生產一個零件的時間比原來縮短了百分之幾?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額完成了百分之幾?
2.列式不計算.
(1)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個榨油廠榨出菜子油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3)某工廠計劃制造拖拉機550臺,比原計劃超額完成了50臺,超額了百分之幾?
3.判斷并且說明理由.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4.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第一小時行了全程的 ,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了16千米,這時距離乙地還有94千米.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課后作業.
某體操隊有60名男隊員,
(1)女隊員比男隊員多 ,女隊員有多少名?
(2)男隊員比女隊員多 ,體操隊員共有多少名?
(3)女隊員比男隊員少 ,女隊員有多少名?
(4)男隊員比女隊員少 ,體操隊員共有多少名?
六、課題: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正確判斷出應用題中所涉及的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通過復習,能夠使學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3.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總價一定,每件物品的價格和所買的數量.
(3)小朋友的年齡與身高.
(4)正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5)被減數一定,減數和差.
談話引入:我們今天運用正反比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用比例知識解應用題)
二、探討新知.
(一)教學例5(用比例解答下題)
修一條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還要多少天?
1.學生讀題,獨立解答.
2.學生反饋:
3.分析:
(1)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
(2)12和要求的天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4.小結:我們在做題時,根據注意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不僅需要判定運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還要注意找準題目中的對應關系.
(二)反饋.
1.某車隊運送一批救災物品,原計劃每小時行60千米,6.5小時到達災區,實際每小時行了78千米.照這樣計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
2.大齒輪與小齒輪的齒數比為4∶3.大齒輪有36個齒,小齒輪有多少個齒?
三、鞏固反饋.
1.一張大紙,如果裁成長36厘米,寬26厘米的小紙張,可以裁成28張;如果裁成長18厘米,寬13厘米的小紙張,可以裁成多少張?
2.某車間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數的比不發生變化,女工應該增加多少人?
3.一項工程,10人去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變,現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多少人?
4.兩個底面半徑相等的圓柱體,第一個圓柱的高是第二個圓柱高的 .第二個圓柱的體積是60立方米,第一個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1.生產小組加工一批零件,原計劃用14天,平均每天加工1500個零件.實際每天加工2100個零件.實際用了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務?
2.一個編織組,原來30人10天生產1500只花籃,現在增加到80人,按原來的工效,生產6000只花籃需要多少天?
六、板書設計
七、課題:用不同知識解應用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運用已學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2.通過復習,使學生知道同一道題中,數量關系可以轉化,用不同方法解答.
3.使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及其可以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運用已學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知道同一道題中,數量關系可以轉化,用不同方法解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導入:我們已經復習了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了不同的應用題的不同分析、解答方法.今天我們就用我們學過的不同知識來解應用題.(板書課題:用不同知識解應用題)
2.填空:已知甲數是乙數的6倍.那么:
(1)乙數是甲數的
教師追問:為什么填 呢?這時兩個數的倍數關系轉化成了什么關系?
(2)甲數與乙數的比是∶
(3)甲數與甲乙兩個數的和的比是∶
(4)乙數與甲乙兩個數的和的比是∶
教師提問:這時兩個數的倍數關系轉化成了什么關系?
教師總結:通過復習,我們發現了倍數關系、分數關系、比的關系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二、復習探討.
(一)教學例6.
少先隊員在山坡上栽種松樹和柏樹,一共栽種了120棵,松樹的棵數是柏樹的4倍.松樹和柏樹各栽多少棵?
1.學生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分組討論:
(1)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是什么?
(2)松樹的棵樹是柏樹的4倍,可以轉化成哪幾種關系?
(3)本題有幾種解法?
3.學生匯報反饋.
(1)因為:松樹的棵數+柏樹的棵數=120棵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等式列方程解應用題.
解:設柏樹種了 棵.
120-24=96(棵)
解:設松樹種了 棵.
120-96=24(棵)
答:柏樹種了24棵,松樹種了96棵.
(2)因為松樹的棵樹是柏樹的4倍,所以松樹和柏樹棵樹的比是4∶1.
所以根據轉化的比的關系,可以用按比分配的知識來解答.
4+1=5
120× =96(棵)
120× =24(棵)
答:柏樹種了24棵,松樹種了96棵.
(3)因為松樹的棵樹是柏樹的4倍,所以松樹和柏樹棵樹的和是柏樹棵樹的5倍,我根據倍數的數量關系可以運用算術方法解題.
120÷(4+1)=24(棵)
120-24=96(棵)
答:柏樹種了24棵,松樹種了96棵.
(4)因為松樹的棵樹是柏樹的4倍,所以柏樹的棵數就是松樹棵樹的 ,如果把松樹的棵數看作單位1,那么,120棵對應的率就是1+ ,根據倍數的數量關系可以運用算術方法解題.
120÷(1+ )=96(棵)
120-24=96(棵)
答:柏樹種了24棵,松樹種了96棵.
(5)因為松樹的棵樹是柏樹的4倍,所以松樹和柏樹棵樹的比是4∶1,松樹和松樹、柏樹棵樹和的比是1∶5,所以根據轉化的比的關系,我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
解:設柏樹有 棵.
∶120=1∶5
5 =120
=24
120-24=96(棵)
答:柏樹種了24棵,松樹種了96棵.4.請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你最喜歡那種方法.為什么?
5.教師總結:在我們解應用題時,一道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可以轉化成不同解決形式.在解答時,我們選擇我們熟練、簡便的方法進行解答.
三、鞏固反饋.
1.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各題.
(1)幼兒園買來120張彩色電光紙,比買來的白紙少 .這兩種紙一共買來多少張?
(2)養雞場的肉用雞是蛋用雞的3倍,肉用雞比蛋用雞多15000只.蛋用雞和肉用雞各養多少只?
2.思考題.
甲乙兩個工程隊合修一段公路,甲隊的工作效率是乙隊的 ,兩個隊合修6天正好完成這段公路的 ,余下的由乙隊單獨修,還需要幾天能夠修完?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1.芳芳的父親每月收入是780元,母親每月收入720元.全家每月生活支出的錢數是儲蓄錢數的4倍.芳芳家每月儲蓄多少元?(用不同的知識解答)
2.洗衣機廠一月份生產了3000臺滾筒洗衣機,相當于波輪洗衣機的 .一月份一共生產了多少臺洗衣機?(用不同的知識解答)
六、板書設計
用不同知識解應用題
少先隊員在山坡上栽種松樹和柏樹,一共栽種了120棵,松樹的棵數是柏樹的4倍.松樹和柏樹各栽多少棵?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方法五
《總復習》教案 篇17
仿寫語句
仿寫語句試題有一定的綜合性,它往往涉及語法結構、表達方式、語意連貫、修辭運用、風格諧調等許多方面,也間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識范圍及文化修養,反映出理解、表達運用等多層級的能力要求。這是考查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題型。
●難點磁場
[試題1](★★★★)(XX年高考試題)
① 悲觀者說,希望是地平線,就等看得見,也永遠走不到;樂觀者就,希望是_____,______ , ______。
(希望是)啟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訴人們曙光就在前面
②樂觀者說,風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悲觀者說,風是 ______ , ______ 。
[試題2](★★★★★)下列兩個句子都寫到“虛偽”。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簡意賅;后一句連續類比,形象生動。請在“友誼”“勇敢”“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兩句話。
虛偽和欺詐產生罪惡。([美]愛迪生)
蚜蟲吃青草,銹吃鐵,虛偽吃靈魂。([俄]契訶夫)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全國高考試題)
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寫一組句子。要求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意思完整。(不要求與原句字數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______
浪花是部首, ______
濤聲是音序, ______
魚蝦、海鷗是海的文字。 ______
要求:第一句的比喻領有下面三個比喻,四個比喻構成一個完整的意思,四個比喻合理貼切。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語句的仿寫。能力層級為d級。
此類試題往往涉及語法結構、表達方式、語意連貫、修辭運用、風格諧調等許多方面,反映出識記、理解、表達運用等多層級的能力要求;既能比較好地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能間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識范圍及文化修養;特別是其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對發揮考生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大有好處,此題型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知識依托:修辭知識,這里主要涉及暗喻的有關知識。
參考答案:山林是大自然之家:/山是圍墻,/溪流是自來水,/鳥鳴、蟲唱是孩子的歡鬧。
錯解分析:此題出錯主要在兩個方面:①內容不合理。第一句本體應能領起后三句,或者說,后三句皆應在第一個本體的范圍之內。喻體也是這樣。②比喻不恰當。
方法技巧:選擇第一個本體很重要,它應有一定總體性、概括性特征。只有這樣,下面三個比喻才能順著說下去。
[案例2](★★★★★)(XX年北京高考試題)
仿寫。請選擇某一事物,通過情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墻角的花!
你孤芳自賞時,
天地就小了。
仿寫: ______
______
______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語句(詩句)的仿寫。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托:修辭知識,如擬人等;詩歌知識、自然知識,等等。
參考答案:泥潭中的蛙,當你只欣賞自己的鳴唱時,藝術的天使就離你更遠了。
錯解分析:①找不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角度,下筆難。這主要由于知識面不夠,想象力較差。②修辭手法不當。
方法技巧:首先要把握給出的三個詩句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墻角,本身就比較閉塞,再加上自己的孤芳自賞,自然不會有遠大的眼光,然后以形象思維的方式表現出這一種思想。
●錦囊妙計
一、備考時應著重抓好以下一些方面
1.平時應以閱讀為基礎,關注社會現實,給自己以更多的材料儲備。
2.掌握常用的句式和修辭方法。
3.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這一點與作文的語言訓練應是一致的。
二、要做好語句仿寫試題,應注意以下問題
1.句式一致
試題往往給出了句式,或要求與某一畫線語句句式相同。這樣,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語句是否符合要求的關鍵。有時要仿寫的是一個短語,那就要首先考慮到短語結構一致,如例句是主謂結構,仿寫語句也應如此。
2.內容統一
仿造語句在內容上要求與上下文銜接自然,連貫統一,形成一個有機的、相對完整的敘述層次或論述結構。如1994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2題,要求有二:①另舉一個事例;②句式與標有波浪線符號的一句相同。“另舉一個事例”,也就是內容上的要求,所舉事例應與所給語句思想一致,內容貫通,相互映襯。內容統一,往往還涉及到感情一致、風格一致等問題,如所給語句文采飛揚,充滿褒獎之情,那么所仿寫語句也應與之一致,否則就會顯得不協調、不和諧。
3.修辭恰當
高考往往把句式與修辭結合起來,如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第33題,既要求句式相同,又要求寫成比喻句。從考題來講,比喻、排比、對偶、反問等修辭手法出現的機率較高。修辭恰當這一要求增加了試題的難度。
當然,上面所談及的“句式一致”“內容統一”“修辭恰當”三個方面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它們往往結合在一起,要求綜合運用有關技巧和方法。
●殲滅難點訓練
1.(★★★★)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語句,組成與前面的句子呼應的排比句。
人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風細雨,但他的人生之書卻豐富細膩;______ 。
2.(★★★★)仿照下面一句話的句式,仍以“人生”開頭,仿寫兩句話,組成一個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______
3.(★★★★)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使語段組成前后呼應、銜接緊密的排比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的泉水, ______ ;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 ______ 。
4.(★★★★★)續寫下面句子,使之成為一個排比句。
勇敢是一種斗爭精神,一個勇敢者必須毫不畏懼地去斗爭,去拼搏;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5.(★★★★★)根據下面一句話的意思,不改變原意,重新組合句子,要求使用排比的方式來表達。
中國的繪畫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備上很講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語句,使語意前后呼應,連貫通暢,句式一致,比喻恰當。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齡來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 ______。有的人正當年少卻胸無大志而暮氣沉沉,年輕時就已經老了;有的人 ______。生理的青春是可貴的,如春蘭秋菊,但它不能永開不謝;心理的青春也許更可貴, ______ ,可以傲對時間的風霜。
7.(★★★★★)仿照下面畫橫線的句子,以“腐爛”為話題補寫句子。
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或燃燒。我們選擇燃燒,因為燃燒意味著給予,且在給予之時,會讓自己閃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下面這段話的意思與句式,補寫一個句子,然后得出結論。
千里馬若不長鳴,就不會引起伯樂的注意,可能要一輩子困于常馬; ______ 。
結論: 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參考)①(希望是)啟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訴人們曙光就在前面。②(風是)海浪的幫兇,能把人埋葬在大海深處。[①從內容來看,前后應是相對或相反;②句式應一致,甚至語句在字數方面也應相當;③從修辭來說,兩句皆應使用比喻(暗喻)。]
2.略[此題有以下特點:(1)原材料有兩句,且主旨相同。(2)兩句在內容表達上各不相同。一句“直接表述,言簡意賅”,一句則“采用連續類比”的形式,表意“形象生動”。(3)第二句的三個類比又構成排比,前兩句從自然現象說起,最后一句揭示語段主題。(4)對答案在內容上有明確要求,在三個給定的詞語中任選一個。(5)仿寫兩個語句。把握了此題的命題特點及要求以后,就可進行仿寫。]
殲滅難點訓練
1.(參考)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萬難,但他的人生之書卻引人入勝;有的人春風得意,養尊處優,但他的人生之書卻空洞無物。[所提供語句有如下特點:句式上首句采用設問的形式,整體上要求構成排比句,修辭上屬暗喻。此題仿寫時要注意排比句的特點,結構相似,語氣一致,三句或三句以上。內容上還不能重復。內容上應結合現實生活,體現出一定的社會意義。]
2. (參考)人生如一首詩,應該多一些熱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嘆息;人生如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首先要把握原句的思想與情感傾向,抓住人生應該“積極樂觀”這一主題。在答案上應豐富多彩,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寫出特色,寫出個性。]
3.(參考)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注意上下文內容與情景的一致。“沙漠的泉水”對旅途艱辛、陷入絕境的人至關重要;“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人聯想到空蕩、冷落,進而聯想到在這種境況下的需要愛心的人。]
4.(參考)勇敢是一種創造精神,一個勇敢者必須毫不畏縮地去創造,去開拓;勇敢是一種犧牲精神,一個勇敢者必須毫不猶豫地去獻身,去犧牲。
5.(參考)講究神似,講究意境,講究形神兼備,是中國繪畫自己獨特的風格。[既然是排比,那自然要有三項或三項以上有關聯的內容,這樣才可運用排比的句式。原句比較短,內容較集中,仔細分析即可發現,“講究”前有三方面內容。結合原文內容,稍做文字調整即可。]
6.(參考)那是用思想(或精神)來衡量的 年華已老卻壯心不已而朝氣勃勃,年老了卻永遠年輕 如蒼松翠柏
7.(參考)我們摒棄腐爛,因為腐爛意味著變質,且在變質之時,會讓別人惡心。
8.(參考)毛遂若不自薦,就不會被平原君任用,可能一輩子“錐處囊中”。結論:人們應善于抓住機遇,敢于推薦自己。
《總復習》教案 篇18
高考英語一輪重點復習 module 7 unit2 & unit3
一、重點單詞
1. desire n. v.渴望;欲望 同義詞: want; wish desirable adj.值得要的;令人滿意的
my greatest desire is to go back home.
the people expressed their desire that the war should come to an end soon.
he works hard because he has a strong desire of success.
拓展:have a desire for sth. 渴望……
have a desire to do sth.渴望干……
at one’s desire 應某人的要求
考點例題:
many people __________ bette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more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
a. want b. desire c. hope d. wish
2. accompany vt.陪伴;伴奏
lightning usually accompanies thunder.
雷聲常常伴隨著閃電而來。
the minister was accompanied by his secretary to the hospital.
部長由他的秘書陪同到醫院去。
mary sang and i accompanied her on the piano.
瑪麗唱歌,我彈琴給她伴奏。
拓展:
accompany sb. on sth.同某人一起干……
keep sb.company陪伴某人
考點例題:
翻譯:請陪我去故鄉走一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swer : please accompany me on the trip to my hometown.
3. declare vt.宣布;聲明;宣稱 declaration n.宣布;宣言 declarer 宣告者
同義:announce
after a four-year war, peace was declared at last.經過四年的戰爭,終于宣告了和平。
the customs asked me if i had anything to declare.
he declared that he was innocent.
拓展:
declare oneself 發表意見;表明態度
declare war on/against對……宣戰
declare for sb.聲明支持某人
考點例題:英國在19xx年向德國宣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veryone was silent as he ___________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
a. declared b. announced
4. 區別:event affair matter thing business
event指具有重要性的大事 eg. the main event of XX年的主要大事
affair 表示“事件”時,常與某人、某事或某地有關 eg. the water affair水門事件 表示“公共事務;政治事務;個人的事” eg. world affairs 世界事務
matter指“事情,問題”eg. private matter私事
thing 既表示抽象概念,又可指具體的行為、做法、困難等eg. a difficult thing to do難做的事
business 主要指(需要處理或討論的)重要事情,要點 eg. the main business of the meeting會議的主要議題
注:business, affair, thing還可與形容詞連用,表示“事情;事件;狀況”
e. g. i found the whole business/ affair/ thing very pleasing.
考點例題:
①she never talks about private ________ with her fellow workers.
②that _______ led to the failure of the government.
③there is another _______ i’d like to ask you.
④the car crash was a terrible ___________.
⑤if there’s no other _________, we can end the meeting.
⑥you should be able to manage your own ________.
⑦the leader is having a(n) __________ with a reporter.
answers: ①matters ②event ③thing ④affair/business/thing ⑤business ⑥affairs ⑦affair
5. aware adj.知道的;意識到的 awareness n.
some people are still not aware of the pollution of the waste water from factories.
仍然有一些人沒有意識到來自工廠污水的污染
拓展:be/become aware of …意識到……
be lack of awareness缺乏意識
develop an awareness of 逐漸懂得
as far as i am aware, …據我所知……
考點例題:
they suddenly became ______ of people looking at them.
a. aware b. be aware c. been aware d. being aware
6. head
1)n.頭, 頭腦, 領袖, (隊伍, 名單等)最前的部分, 人, 頂點
we are heading home.我們正朝著家走。where are you heading for?你往哪兒去?put your address at the head of the letter.把你的地址寫在信的上部
2)vt.作為……的首領, 朝向, 前進, 用頭頂
who headed the department?誰主管著這個部門?tom headed the ball into his own goal.湯姆把球頂進了自己的球門
3)vi.出發;(常與for連用)往……去
we’re heading for new york.
拓展:ahead of在……前面;比……提前;比……更 近義:before; in front of
例句:she is always well ahead of all the rest of her class.
拓展: go ahead前進;干吧;說吧
go ahead with one’s plan進行某人的計劃
get ahead of超過;勝過ahead of his time超越他的時代
考點例題:
they are demanded to finish their task ________.
a. go ahead b. ahead of time
c. get ahead of time d. in front of time
二、重點短語
1. carry out執行;實現;完成
the school is carrying out a new plan.
拓展:
carry off奪走
carry on繼續
carry through把……進行到底
考點例題:
1)some politics can’t ____ because of some reasons.
a. carry out b. be carried out c. be carried away d. be carried out
2)the managers discussed the plan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 it __________ next year.
a. carry out b. carried out c. be carried out d. carry on
2. set aside保留;儲蓄金錢;不顧 近義:put sth. away
the young couple set aside some money for the future.
拓展:
set fire to 縱火點燃
set foot in進入
set oneself against堅決反對
set sth./sb. back使……推遲
考點例題:
he gave up smoking to _______ the money for his son’s education.
a. set b. set aside c. set up d. set down
3. put up with忍受;容忍
we couldn’t put up with the noise around our school any more.
拓展:
put side節省;儲蓄
put away儲蓄
put down寫下
put forward to提出
put off延期
put out熄滅,關,出版
put through接通電話
4. be to do表示按計劃、安排要發生的動作
the meeting was to be held the following day.
拓展:一般將來時表示將來某個時間要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也表示將來經常或反復發生的動作。常常與表示將來的時間狀語連用。常用的表達形式共有五種,現歸納如下:
(一)用will或shall表示。 “助動詞will或shall+動詞原形”這一形式,表示將來發生的事情,用于征求對方的意見或表示客氣的邀請。在口語中will用于所有人稱,書面語中第一人稱常用shall.如:
1)tomorrow will be sunday. 明天就是星期天。
2)the rain will stop soon. 雨很快就要停了。
3)shall we go there at five? 我們五點鐘去那兒,好嗎?
4)will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請你把門打開,好嗎?
(二)用be going to結構表示:“be going to+動詞原形”用來表示近期或事先考慮過的將要發生的動作以及已有跡象表明必將發生某事,意為“打算;就要”。如:
1)we’re going to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我們打算在校門口見面。
2)look! it’s going to rain. 瞧!快下雨了。
(三)用現在進行時表示。
表示位置轉移的動詞(如:go, come, leave, start, arrive等),可用現在進行時表示將來時。如:
1)uncle wang is coming. 王叔叔就要來了。
2)they’re leaving for beijing. 他們即將前往北京。
(四)用一般現在時表示。
根據規定或時間表預計要發生的動作,在時間和條件狀語從句中,都可用一般現在時表示將來時。如:
1)the new term starts (begins) on august 29th.
2)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 will go out for a picnic.
(五)用“be+動詞不定式”或用“be about to +動詞原形”的結構表示。
如:
1)he is to visit japan next year. 明年他將訪問日本。
2)they’re about to leave. (=they’re leaving.) 他們就要走了。
歸納:be going to, be to do和be about to
to be going to 表示打算或計劃做某事或根據某種跡象判斷將要發生的事。
be to do表示預先安排好的計劃或約定
be about to 表示即將發生的動作
意為 “be about to do sth.準備, 將要, 正打算 ”, 不與具體的表將來時間的副詞或副詞性短語連用,但可以與as或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連用。
考點例題:
1)in a room above the store, where a party ___, some workers were busily setting the table.
a. was to be held b. has been held
c. will be held d. is being held
2)i was just about ___ road ___ a ship came to us.
a. traveling on; while
b. to travel on; while
c. traveling by; when
d. to travel by; when
三、重點句型
as she turned around, there stood gladys claffern.當她轉過身時,她發現gladys站在那兒.
若句子中謂語動詞,如有go, come, run , stand, live等表示位置轉移的動詞以及be動詞, 且句中又有表示方位的副詞there, here, up, down, in , out, away, 為強調該副詞,可將副詞置于句首,若這時主語是名詞,則主謂全部倒裝; 若為代詞,則不倒裝.如:
down came the hammer and out flew the sparks.
there comes the bus.
out rushed the boys.
拓展:全部倒裝就是把整個謂語部分放在主語之前。注意:謂語動詞的數要與后面的主語保持一致。常見于下列幾種情況:
1)把副詞so放在句首,表示前面所說的情況也適用于另一個人或物。
i like reading english, so does he.
2)把neither, nor放在句首,表示前面的否定內容也適用于另一個人或物。
---i don’t think i can walk any further. ---________, let’s stop here for a rest.
a. neither and i b. neither can i c. i don’t think so d. i think so
3)用于地點副詞here, there,方位副詞out, in, up, down及時間副詞now, then等開頭的句子里,以示強調。注意:主語為代詞時,不能全部倒裝。
there goes the bell. look!
here they come.
away went the crowd one by one.
then came the man we had been looking for.
4)當表示地點的介詞短語放句首時。注意:謂語多為be, lie, sit, stand, come, walk等不及物動詞;倒裝時不需要助動詞。
under the table are three white cats. south of the city lies a big factory.
5)表語置于句首時,倒裝結構為“表語+系動詞+主語”。
(1)形容詞+系動詞+主語present at the meeting was mr. green, a headmaster.
(2)過去分詞+系動詞+主語hidden behind the door were some naughty children.
(3)介詞短語+系動詞+主語in front of the playground is a newly-built house.
6)有時由于主語較長,謂語很短,為保持句子平衡,或為了強調表語或狀語,或使上下文緊密銜接時。they arrived at a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sat an old man.
7)在一些表示祝愿的句子里。
long liv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考點例題:
1)_____can you expect to get a pay rise.
a. with hard work b. although work hard
c. only with hard work d. now that he works hard
2)not until all the fish died in the river, _____ how serious the pollution was.
a. did the villagers realize b. the villagers realized
c. the villagers did realize d. didn’t the villagers realize
3)only in this way ______ do it well.
a. must we b. we could c. can we d. we can
4)jack is a student and studies at the no. 2 middle school. _____.
a. it was the same with mike b. so it is with mike
c. so is mike d. so does mike
5) ______, i would have given you his address.
a. if you asked me b. you had asked me
c. should you have asked me d. had you asked me
6) there ____ .
a. come they b. they come c. they are come d. they will come
【模擬試題】
(一)用框內所給詞組的適當形式完成下列句子。
set aside; ahead of; be aware of ; be about to ; adjust to; in particular; in other words; in the distance
1. i saw a man in a blue jacket thirty meters ____________ me.
2. it was a few moments before his eyes _________ the bright glare of the sun.
3. i regret to say your performance didn’t’ get to the requirements, ________, you can’’t be accepted by our company.
4. ______________ half an hour every day to do some english reading is a good way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study.
5. she has a preference for chinese art, and for calligraphy and beijing opera ________.
6. ___________ how much these wild animals means to our future genera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quitting the bad habit of eating them.
7. i saw some smoke ________________.
8. he ___________ tell me the secret when some patted him on the shoulder.
(二)根據句子意思寫出括號內所給單詞的恰當形式。
1. we desire that immediate help _______ (give) to the local villages who have been trapped by the flood.
2. do let your mother know all the truth. she appears __________(tell) everything.
3. robert is said ___________(study) abroad, but i don’t know what country he studied in.
4. the prime minister, _______________(accompany) by the governor, led the president up to the house.
5. he got _____________(divorce) from his wife last month. now he lives in his office with his child.
6. he gave an _________________ of how sound travels in water.
7. what embarrassed me most was that my request was refused without any reason. when the news came, i felt so _________ that i just what to find a place to hide myself.
8. “you can’t catch me!” janet shouted, _______________.(run away)
9. she is shy. she is not used to __________ in front of others. (praise)
10. i decided not ____________ john when he was in such a desperate position. (abandon)
(三)根據括號內所給的提示翻譯下列句子。
1. 到現在為止你應該理解這些交通規則了,已經給你解釋夠多的了(have sth. done)
2. 我每天盡量騰出一些時間鍛煉一下身體。(set aside)
3. 直到走到教室,他才意識到忘了做作業。(it is/was …that…)
4. 科學家們正在尋找一種治愈艾滋病的方法。(search for)
5. 她話不多,但言之有理。(make sense)
6. 他起晚了,匆匆忙忙趕到機場,發現飛機早就飛走了。(…finding…)
7. 我們在那個領域比你們領先。(ahead of)
8. 終于有一天你的孩子會離開家去過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的生活,但同時她又會依賴你的支持。(in the meantime)
9.在我失業時沒有人幫助我。(help out)
10. 你有沒有察覺到你已經傷害她的感情了呢?(be aware that…)
【試題答案】
(一)
1. ahead of 2. became adjusted to 3. in other words
4. setting aside 5. in particular 6. being aware of/ having been aware of
7. in the distance 8. was about to
(二)
1. be given 2. to have been told 3. to have studied
4. accompanied 5. divorced 6. explanation 7. embarrassed
8. running away 9.being praised 10. having been deserted
(三)
1. you should understand the traffic rules by now. you’ve had it explained often enough.
2. i try to set aside a few minutes each day to do some exercise.
3. it was not until he entered the classroom that he realized that he had forgotten to do the homework.
4. scientists are searching for a cure to aids.
5. she doesn’t talk much, but what she says makes sense.
6. he got up very late and rushed to the airport, finding the place already gone.
7. we are way ahead of you in that field.
8. eventually your child will leave home to lead her own life as a fully independent adult, but in the meantime she relies on your support.
9. nobody helped me out when i lost my job.
10. are you aware that you have hurt her feelings?
《總復習》教案 篇19
八、總復習
第1課時 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131~139頁。
【教學目標】
1整理、歸納本冊教科書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有關知識間的聯系。
2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培養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概括能力,養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讀寫方法、大小比較等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這學期的新課學習已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復習。(板書課題)
二、整理全冊所學內容
1小組合作,初步整理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整理知識的方法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嗎?怎樣整理才能使這些內容比較清楚地展現出來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小組合作:小組內的同學商量一下,選擇你們喜歡的方法整理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
整理要求:
a整理結果要簡潔、清晰、有條理。
b整理完后,要能說出整理的過程。
2全班匯報交流、完善整理結果
(1)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過程、結果。
(2)結合展示、交流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各組的整理情況:你喜歡哪種整理方法?為什么?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哪些內容還需進一步調整?
(3)根據評價結果,可選一種有代表性的板書。如:全冊內容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
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
有余數的除法
計量單位長度單位:千米、毫米
時間單位:時、分、秒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統計
三、整理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1)出示數5555,從右往左,你能依次說出每一個數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嗎?
(2)填空: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1頁第1題,然后交流。
2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九十八數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八十數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七百數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2)寫出3408后面的三個數和3001前面的三個數。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5頁第3題,并交流填的結果。
3讀寫方法
(1)讀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1題。指名讀,然后說一說:怎樣讀萬以內的數。(特別強調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2)寫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4大小比較
(1)寫出下列各數,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說一說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做教科書第136頁第5題。
5較大數的估計
一個數比400大得多,比少一些,這個數可能是:(在正確的數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第2課時 數的運算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1~139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進一步加深對三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對有余數除法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在整理和復習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識的方法和策略。
3在合作過程中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復習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復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這節課我們接著復習有關數的運算。(板書課題:數的運算)讓同學想一想,在本冊中學習了哪些數的運算。
學生經過回憶答出:
(1)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的口算。
(2)加、減法的估算。
(3)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
(4)有余數的除法。
二、整理與復習數的運算
1復習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書136頁第8題。學生搶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復習估算
出示教科書131頁第2題。375+287526-339
教師:如果我們想知道它們的結果大約是多少,有辦法嗎?(估算)指名兩人說出估算的結果,集體訂正時,說估算過程。
指出:估算時,要把每個數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數進行口算,這是估算的方法。
3復習加、減法的筆算
教師:如果我們還想知道精確的結果,又該怎么辦?(筆算)
找兩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教師:看著黑板上的豎式,小朋友想一想,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當學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這時應留出充足的時間,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
經過討論,小組統一認識,然后進行全班交流,估計會有以下說法:
(1)首先要書寫認真,相同數位對齊。
(2)計算時應從個位加起或減起。
(3)計算三位數加法時,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下一位相加時不要忘了加上進位的“1”。
(4)計算三位數減法時,哪一位上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當“10”,和這一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經過討論交流,全班統一認識。
4鞏固練習
教師:小朋友們已經知道了在計算三位數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現在請大家計算下面的題目,完成教科書136頁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復習有余數的除法
教師:小朋友們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計算了,下面有兩道填空題,會填嗎?
出示教科書132頁第5題。
學生紛紛舉手,指名回答。
教師:有不同意見嗎?你能根據這兩句話列出算式嗎?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時,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數的除法算式,并讓學生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在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我們應注意什么?為什么?
強調: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必須小于除數。可結合兩道填空題加深理解。
三、綜合練習
1教科書137頁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教科書139頁第16、1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全課小結(略)
第3課時 計量單位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2~139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 進一步加深對時間單位:時、分、秒和長度單位千米、毫米的認識和理解,會運用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與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來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利用所學時間單位和長度單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1能根據題意,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
2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整理與復習(板書:計量單位)想一想,本學期的計量單位包括了哪些內容?(出示全冊知識結構圖),在這些知識中你還有什么疑惑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二、整理與復習時、分、秒
(1)出示鐘面,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看能聯想起哪些數學知識。
(2)學生獨立思考后在班內交流想法,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內容包括:
①時針、分針、秒針的認識;
②1時、1分、1秒在鐘表上怎樣規定的;
③知道1時=60分,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做練習,出示課本132頁第3題。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再全班匯報交流。匯報時,重點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整理與復習長度單位
(1)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匯報交流,老師并板書:
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2)做練習,出示第132頁第4題。讓學生獨立觀察圖形,說說每個圖形各呈現了什么。
學生根據課本給出的信息,找出合適的長度單位。窗戶寬120,三峽大壩高185,飛機每分飛行13,小朋友每時步行3。學生獨立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后,在班內匯報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3)做練習第138頁的第13題。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四、解決問題
我們前面整理復習了時間單位、長度單位的有關知識,下面就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呈現課本第138頁第15題。
a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說說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b讓學生思考,梅花鹿、長頸鹿的高各是多少?
c班內反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d學生解決第15題的第(2)小題,并全班交流。五、全課小結回憶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
第4課時 認識圖形、統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3~139頁的內容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確區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通過對具體材料的統計,讓學生再次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整理和分析數據。
【教學難點】
區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認識圖形和統計。
板書課題:認識圖形、統計。
二、復習認識圖形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學期我們學習過哪些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電腦出示每種圖形各兩個,雜亂地排列。
教師:根據你學過的有關圖形的知識,能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嗎?
1復習長方形的特征
教師:結合剛才的分類,說一說你是怎樣辨認長方形的。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哪些知識?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整理匯報。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1)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
(2)長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2復習正方形的特征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1)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每一條邊都叫做正方形的邊。
(2)正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3復習平行四邊形
教師:說一說平行四邊形跟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即可,不做過高要求。
4鞏固練習,加深提高
出示第133頁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區分辨別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
三、復習統計
教師: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統計方面的知識?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1)用畫“”或畫“正”字的方法進行統計。
(2)整理后的結果要用統計表和統計圖表示出來。
出示第133頁第10題,再次經歷統計過程:
①使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整理數據。
②把整理的結果填入統計表中。
③完成統計圖。
④學生完成后,全班評價。
⑤根據統計圖和統計表,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如: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參加哪種活動的人最多?哪種最少?參加科技小組的比參加數學小組的多多少人?
四、綜合練習
1第133頁第7、8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135頁第4題
(1)引導學生分析,這個統計表共有幾行?每行各表示什么意思?
(2)怎樣比較跳高的成績?
(3)怎樣比較100 m跑的成績?是用的時間短的跑得快還是用的時間長的跑得快?
(4)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第138頁第14題
先分析統計表,再提出數學問題。
五、全課小結
談收獲和體會。
《總復習》教案 篇20
根據文章內容或信息進行推斷
推斷既建立在對文章整體內容理解的基礎上,又超出了文章內容或觀點的本身,這就要求讀者在基本的閱讀能力之上還需具備正確的邏輯推斷能力。
●難點磁場
[試題]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2題。
日前,有關基因的兩條新聞不期而遇地撞在一起。
一則令人高興,六國科學家聯合宣布,繼去年成功繪制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之后,他們又繪制出了更加準確、清晰、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對人類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發現。
另一則令人悲傷,美國北圣菲鐵路公司被美國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告上法庭,要求該公司停止對雇員進行基因缺陷檢測。這是美國首例與工作場、基因隱私和基因歧視有關的法律糾紛案。
誠如人們時下習慣于用“雙刃劍”來描述全球目前面臨的諸多問題一樣,基因技術發展,同樣也未逃出科學進步與傳統道德相互沖突的困局。而上述兩則新聞,正是這一困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體現。
毫無疑問,人類基因圖譜的精確繪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如果說19世紀的科學家用元素周期表描述世界,為20世紀的科學革命鋪平了道路,那么現在的基因解碼一定會在21世紀掀起生物和醫藥領域里的革命。
科學家們已在著手確定每個基因及其功能,而以往的治病方式也可能將因之而改變。人類將能以罹患各種疾病的可能性來衡量人體的健康,毋須等到真正患病。
正因為如此,有人擔心,今后可能會發生因基因異常而歧視某人的現象。道德家們則更憂慮依據基因而判定一個人的性質和成敗。所以,有科學家呼吁,有必要教育醫生和公眾,讓他們知道基因知識有哪些極限。畢竟,人不只是一堆基因那樣簡單,換句話說,人類絕非各種基因加起來的產物。基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因之間的關系,以及基因與人體其他物質之間的相互聯系。
盡管人類已破解了基因圖譜,但現在距離認識基因彼此之間的關系仍然很遙遠。人體內有1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里數萬個基因,它們彼此間發生怎樣的作用,產生怎樣的結果,人類恐怕永遠也都不會知道。
1.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科學家們已經確定每個基因及其功能,以往的治病方式將可能因之而改變。
b.和元素周期表一樣,基因解碼也將對新世紀的科學革命發揮巨大的作用。
c.人的社會屬性較基因本身更重要,因為人類不是各種基因簡單相加的產物。
d.目前道德學家擔憂的是社會依據基因而判定一個人的性格和成敗。
2.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何避免基因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人類研究的重要課題。
b.基因的檢測與修補將會成為主要的醫療手段。
c.兩個基因之間,關系是極其復雜的,它有可能成為人類永久之謎。
d.與網絡技術一樣,在基因技術的發展中,也必然出現許多與之相關的新概念。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全國高考試題)
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沙塵暴曾給新西蘭、意大利、法國等國家帶來好處,因而必將被人類所利用。
b.風將大陸的沙塵吹向海洋,又將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陸,這將會使海平面逐漸升高。
c.既然是人為因素加劇了沙塵暴的危害,人類也就完全有能力減少這種災害的發生。
d.大自然是不會犯錯誤的,因此人類應當順應大自然,而不要企圖去改變大自然。
[案例2](★★★★)(XX年全國高考第20題)
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四庫提要》雖然比《三才圖會》晚出,卻是一部權威性的著作
b.高誘、王逸、洪興祖三人都是我國古代學問淵博的注釋家
c.在漢代畫像石中,凡是有人騎馬形象的圖案,就不屬于神話故事
d.在體會古人創意這一點上,“飛廉銅馬”和“紫燕騮”兩個命名是相似的
命題意圖:此兩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能力層級為c級。
知識依托:基本閱讀知識,信息的提取與推斷知識,基本邏輯知識等。
答案:1.c 2.c
錯解分析:1題錯選d項,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哥德的話說:大自然是不會犯錯誤的,錯誤永遠是人犯下的;作者自己又說:這或許能給我們某種啟示。仔細分析此段文字的內涵,即可發現d項推斷過于絕對化。
方法技巧:推斷應以相關信息為基礎,如2題中c項錯在“凡是有人騎馬形象的圖案,就不屬于神話故事”,而原文有“兩漢之間神話頗多,漢代畫像石中常有人騎神獸、駕神龍升天的景象,亦有騎馬的形象”,可見,“人騎馬”的形象在漢代神話中也有。
●錦囊妙計
一、“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命題簡析
此項要點主要考查學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確把握原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根據閱讀材料的有關內容,進行合理推斷和想象的能力。
這種推斷和想象必須以原文的有關信息為根據和基礎,而不是憑空推想。
原文中可做“推斷和想象”命題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情況:
1.材料沒有直接給出現成的結論。
2.作者在文章中對某一方面事物的發展暗示了一種傾向。
3.材料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對這些材料的綜合可以推測出某一方面的發展。
4.作者對某些觀點或現象的個人看法,或對某些事物的評價態度。
5.結合現實社會生活或科技發展等有關常識,可推測某一新的發現、認識的前景。
二、試題錯誤選項設置特點
1.對原文中的說法變換敘述角度或表達的方式。
2.對部分信息的片面理解,或對整體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進行夸大,從而得出一個不符合實際的結論。
3.對原文中有關材料進行錯誤地引申與分析,然后推斷出一種錯誤的發展趨勢,等等。
此類試題一般有一定難度,做題時首先要對文章總體內容及思想有一個全面而清晰的把握,然后對試題中的要求及提供的選項仔細分析。
三、做題技巧總結
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是一個有一定難度的考查要點,它需要把具體內容閱讀、相關知識聯系、推斷的基本方法等結合起來。
1.對文章整體內容的全面理解,對基本信息的準確提煉。若采取把選項與文章中某一語言單位(句子、詞語等)進行簡單對照的方式,那將是既費時,又無法保證正確的不當做法。因為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不是簡單的信息篩選,它是一種推理,在原文中一般是沒有直接、現成的表述的。因此首先應在整體閱讀的前提下,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傾向、觀點態度,篩選出文中的有關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觀點之間的區別及作者對它們的評論或看法。讀通了全文,掌握了主要內容,做題才會有一定的準確性。
2.抓住文章中的隱含信息。挖掘有關材料或信息中的隱含信息,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或者是文中對某一方面的問題沒有明確的說法,或者是作者對問題的發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題者對某一問題變換了一個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總結中臨時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觀點,或者是時間、地點等因素的變換,等等。
3.注意一些關鍵語言環節。語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應密切關注,抓住了某些關鍵詞語也就可能找到了打開思路的鑰匙。如表時間、趨向、主次、判斷、因果、類比、總結概括等語句,句式上的因果、轉折、條件等。試題中要點設置的常見語言形式有:今后將成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獲得解決,有可能實現,……是絕對不可能的,將有重大意義,因此人們產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結果,必須……否則將不能實現,……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作者對這一點是持否定(肯定)態度的,可以進行某項試驗,已經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結論、線索),與某種現象(做法、問題)一樣此問題也將成為……,等等。
4.掌握必要的推斷方法。這主要指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如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
5.在平時的閱讀中積累多方面的知識,以便于做題時通過廣泛的知識聯系找到思考問題的鑰匙。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題。
“死亡基因”和“長壽基因”的設想
dna不但是生命的關鍵,而且極可能也是生命死亡的關鍵。或者說,dna主宰著生物的生、老、病、死。人的生長發育和性成熟過程,是由dna上的密碼所決定的,這密碼就是基因。有人估計人的dna上有10萬個左右的基因,每個基因有它的固定的位置和功能。但10萬個基因也不是同時在發揮作用,有的開啟著,可以隨時運轉;有的關閉著,暫不起作用。何時開啟,何時關閉,都是由大自然預先“設計”和規定好的,生命就在dna嚴格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那么,衰老和死亡是否也是密碼控制呢?有沒有“死亡基因”或“衰老基因”,有沒有“長壽基因”呢?
死亡基因問題有爭論,有的學者認為dna鏈上可能會有死亡基因,它可以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質與激素,促進生命的衰亡。這是一道自殺性或自毀性的指令!現在學者們正在探索“死亡激素”,并已取得了一些證據和線索。一旦“死亡激素”被確認后,再進一步追蹤,“死亡基因”就不難找到。“死亡基因”找到了,就可使用基因工程的技術去除或封閉它,死亡也就可以控制。另一些學者認為,未必有“死亡基因”。dna的功能可隨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從而導致死亡。
也有一些學者假設存在“長壽基因”,由這些基因指揮合成某些激素,使機體延緩衰老,常葆青春。昆蟲中有一種由昆蟲咽側體分泌的保幼激素,能在幼蟲期阻止蟲體的形態變化,抑制成蟲特征的出現,不論蛻皮多少次,仍然保持幼蟲狀態。那么,在人類身上是否也有可能存在這種“葆青激素”或“復壯激素”呢?不然,又如何解釋活到190歲的長壽現象,如何解釋某些老年人更新復壯的奇妙現象呢?這雖然是猜想,但如果一旦確實找到這類激素,便可追蹤指令合成這些激素的“長壽基因”。迄今為止,也確實弄清了有一些基因與人類長壽有關,如與免疫功能有關的基因,與dna修復有關的基因等。這些基因能否稱為“長壽基因”呢?現在還不得而知。
1.“生命就在dna嚴格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此句中“嚴格控制”一詞的意思是( )
a.每個基因都必須有它的固定的位置和功能。
b.所有的基因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c.基因的開啟和關閉受dna的指揮。
d.dna主宰著生物的生、老、病、死。
2.按照“死亡基因”和“長壽基因”的設想,人類終究會控制死亡和長壽的過程,要做到這一點,其首要的一環是( )
a.確認“死亡激素”或“葆青激素”
b.找到“死亡基因”或“長壽基因”
c.破解dna鏈上的“死亡基因”或“長壽基因”的密碼
d.弄清一些基因與人的死亡或長壽的關系
3.下列理解,不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在生命過程中,dna起著關鍵的作用。
b.學者們關于長壽的假設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的。
c.人身上存在著“葆青激素”和“復壯激素”,這是人得以長壽的原因。
d.與dna的修復有關的基因與長壽有關。
4.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和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死亡基因”和“長壽基因”的設想,缺乏事實根據,只是科學家的一種幻想。
b.對于“死亡基因”和“長壽基因”,學者們的認識基本趨向一致。
c.要使人能長壽,可以采用基因治療法和基因開啟、關斷法,修復老基因,開啟與長壽有關的基因,關閉“死亡基因”。
d.人類已經在死亡和長壽的問題上找到了合乎事實的理論根據,因此,人類長壽的愿望是會實現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考古學在某些地區,從旅游的極大重要性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在另一些地區,從各種實際應用中找到巨大優勢。最為顯著的貢獻是在農業考古學領域。因為,在一些情況下,考古學家可以變得像上帝一樣,灌溉荒蕪的沙漠或極大地增加谷物的產量。然而,他們做到這一點,不是通過他們自己的才能而是通過重新發掘出被遺忘的我們祖先的智慧。例如,納巴塔人在兩千年之前占據著以色列險惡的內蓋夫沙漠,他們生活在城市里,種植葡萄、小麥和橄欖。空中攝影和考古學已經聯合起來揭示出,他們做到這一點是借助一種精巧的系統把這一地區很少發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到灌溉溝渠與蓄水池中。科學家們已經能夠運用同樣的方法來重建這一地區的古代農場,這些農場現在甚至在干旱年份中也能生產出很高的谷物產量。
給人更為深刻印象的是在秘魯和玻利維亞高原所發生的事件。空中攝影術與發掘已經揭示出,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年,在的的喀喀湖周圍地區,有至少二十萬英畝土地屬于一種基于“凸地”的農業體系,這種體系用從地塊間溝渠中挖出的泥土來抬高耕種表面。這一體系非常適合于四千米的高度,適合于地區環境,也適合于傳統的塊根植物。然而,這種體系在五百年前印加帝國的征服之后被放棄了,現代的農業方法涉及大量的機械、化肥、灌溉和進口谷物,這種方法被證明在這種氣候下,恰恰并不成功。考古學家已經清理了與重新整修了某些古代凸地,只使用傳統工具,在這些地塊里種植了土豆和其他傳統塊根植物。這些田地迄今還沒有受到嚴重干旱、霜凍和嚴重洪水的影響,而谷物產量則大約是干旱農田上的七倍。許多村莊,數以千計的人民,現在已經開始采用他們祖先的耕作方法,這要感謝考古學家的努力。
反過來說。考古學也能夠指出在過去出現過的生態破壞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所引起的——諸如在公元9XX年,拜占庭古城佩特拉在幾個世紀的對森林的毀滅性開采之后突然崩潰毀滅;復活節島上對森林更具破壞性的開采,幾乎摧毀了這個小島惟一的石器時代文化。另一個實例來自阿那薩奇人,他們居住在美洲西南部,在查科峽谷的居住地非常先進,包括有美洲摩天大樓出現前的最大也最高的建筑。為了這些建筑,從公元10世紀開始,這里在不停地繼續著無情的木頭采伐。不僅如此,木材還要用于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燃料需求。最終所造成的廣泛的環境破壞是無法恢復的,這是這一居住地被毀棄的主要因素之一。
5.文中畫線處“智慧”一詞的意思是( )
a.納巴塔人生活在城市里,種植著葡萄、小麥和橄欖
b.納巴塔人興建灌溉溝渠和蓄水池
c.從地塊間溝渠中挖出泥土,并用這種泥土抬高耕種表面
d.在被整修的凸地,用傳統工具種植土豆和其他傳統植物
6.下列不屬于說明考古學實際應用的一項是( )
a.基于對古代農業方式的了解,考古學家會灌溉荒蕪的沙漠,增加谷物的產量
b.使用傳統工具,在整修過的古代凸地上種植土豆和塊根植物
c.指出古城佩特拉因為人為造成的生態破壞于公元9XX年崩潰毀滅
d.空中攝影術與發掘揭示出的的喀喀湖周圍地區,有基于“凸地”的農業體系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納巴塔人占據著險惡的沙漠,能夠從農業中獲利,關鍵在于成功地發展了一套取水灌溉系統。
b.基于“凸地”的農業體系完全是因地制宜的產物,只要恢復這種體系,便會使人立刻感受到它的效益。
c.農業考古學的貢獻在于讓人們懂得如何灌溉荒蕪的沙漠,如何增加谷物的產量。
d.佩特拉、復活節島、查科峽谷均遭毀壞,有一個共同原因,就是環境破壞使農業文明無法維持。
8.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現代的農業方法并非全部都是高效率的,農業考古學提供了繼承古代被湮沒的優秀農業技術的可能性。
b.內蓋夫沙漠上,納巴塔人的農業技術獲得成功在于種植的植物適合了地區環境;而的的喀喀湖周圍的“凸地”體系獲得成功則在于以精巧的系統解決了灌溉用水問題。
c.過度采伐木頭,造成無法恢復的環境破壞,是導致阿那薩奇人那么先進的居住地被毀棄的惟一原因。
d.考古學可以傳送來自遠古的重大信息,但它一切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呈現過去的面貌,并不要求我們從歷史中學習。
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a[a項敘述有誤,原文是“已在著手確定每個基因及其功能”,而不是“已經確定”。]
2.c[文章二、三段以對比的方式給人們推出了兩項新聞,既“高興”又“悲傷”;第四段有“雙刃劍”一比喻說法,第七段中“擔心”“呼吁”等都表明了基因技術的發展既有其科技上的突破,也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其研究將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a項推斷正確。
文章第六段談到“以往的治病方式也可能將因之而改變”,結合文章內容,自然應是運用基因技術進行治療。因此b項的推斷也是有其根據的。
c項推斷是錯誤的,文章最后一段說人體有許多細胞,細胞中又有許多基因。它們的整體關系因為數量巨大而變得十分復雜,并非指幾個單體之間的復雜關系,此項中“兩個基因之間”是錯誤的。
d項中的內容雖然在文章中沒有直接的說明,但從一項高科技的研究,并結合網絡技術的發展及目前基因技術的發展,可以確定此推斷是正確的。]
殲滅難點訓練
1.a[此題中四個選項內容在文章中都能找到其根據,但從文章的內容來看,與“嚴格控制”關系最為緊密的是“每個基因有它的固定的位置和功能”。]
2. c[a、b、d三項所述都是一些“認識”性問題,非解決問題的根本做法。根據第二段有關內容,可抓住“‘死亡基因’找到了,就可使用基因工程的技術去除或封閉它,死亡也就可以控制”這一關鍵語句;再結合第一段內容,即可理解“用基因工程的技術去除或封閉”必然與破解基因密碼有關。]
3. c[文章中說:“在人類身上是否也有可能存在這種‘葆青激素’或‘復壯激素’呢?”這是一種推測,c項對其給予肯定則是錯誤的。]
4.c[對“死亡基因”和“長壽基因”的設想,是有一定根據的,并非科學家的幻想。a項推斷不合原文內容。關于“死亡基因”和“長壽基因”,學者們的觀點并不一致,第二段中有“另一些學者認為,未必有‘死亡基因’”一句,因此b項不當。文章中說,“迄今為止,也確實弄清了有一些基因與人類長壽有關”,但并未明確說“人類已經在死亡和長壽的問題上找到了合乎事實的理論根據”,另一方面,“理論根據”不是“事實”,因此d項推斷不當。結合文章內容,c項推斷是合乎文意的。]
5. c[本文在舉例說明“智慧”時,講了兩個例子:一是納巴塔人興建灌溉溝渠和蓄水池,但他們在做到了這一點時得“借助一種精巧的系統”,而這一精巧的系統才是智慧。另一個舉例即是c項內容。]
6. d[d項是借助現代工業才完成的。]
7. c[農業考古學的貢獻并不只在于讓人們懂得如何灌溉荒蕪的沙漠,如何增加谷物的產量;就像最后一段中所說,也能夠指出在過去出現過的生態破壞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為原因造成的。]
8. a[b項納巴塔人的農業技術獲得成功主要是有了灌溉系統,c項不是惟一的原因,d項考古學研究的目的,一是要我們學習前人的經驗,二是要借鑒前人的失誤,以免我們再犯類似的錯誤。]
《總復習》教案 篇21
XX屆高考英語一輪單元總復習講義精品薈萃外研版選修六module 5
知識詳解
1.refuse v. 拒絕
(回歸課本p58)when frankenstein refuses to create a wife for him,the monster murders frankenstein’s brother...
當弗蘭肯斯坦拒絕為怪物制造一個妻子時,怪物謀殺了他的兄弟……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牛津p1670)he flatly refused to discuss the matter.
他斷然拒絕商討這件事。
②wall street would not refuse the offers from the government.華爾街不會拒絕來自政府的幫助。
③(朗文p1653)the u.s. authorities refused him a visa.
美國當局拒絕給他簽證。
④on cold mornings,the car always refuses to start.
早晨天冷時,車總是發動不起來。
【即境活用】
1.(浙江杭州學軍中學期中)as a student,you should try to ________ being late for your class.
a.prevent b.refuse
c.avoid d.punish
解析:選c。句意:作為學生,你應該盡量避免上課遲到。avoid后跟v.-ing形式作賓語。prevent表示“阻止”;refuse后跟不定式作賓語。
2.i can’t stand ________ with jane in the same office.she just refuses ________ talking while she works.
a.working;stopping
b.to work;stopping
c.working;to stop
d.to work;to stop
解析:選c。句意:我無法忍受和珍妮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她在工作的時候總是不停地說話。can’t stand(doing)sth.意為“不能忍受(做)某事”;refuse to do sth.意為“拒絕做某事”。
2.resist v. 抗拒;對抗;反抗;抵抗;忍住(一般用否定式)
(回歸課本p65)...for example,a prize cow which can resist bacteria or disease,or to sow a cloned crop which can resist rot or pests.
……比如:克隆能夠抵御細菌或疾病的優選奶牛,種植能夠抵抗枯病或害蟲的克隆作物。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at the g20 summit in london,many states agreed to resist trade protectionism.
在倫敦g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上,許多國家表示抵抗貿易保護政策。
②(牛津p1697)they are determined to resist pressure to change the law.他們下決心頂住要求改革法律的壓力。
③(牛津p1697)he couldn’t resist showing off his new car.
他忍不住炫耀起了他的新車。
④she resisted the temptation to tell him what she really thought.她克制住自己,沒有把真實想法告訴他。
【即境活用】
3.(重慶南開中學模擬)i didn’t mean ________ anything,but those apples looked so good that i couldn’t resist ________ one.
a.to eat;trying b.to eat;to try
c.eating;trying d.eating;to try
解析:選a。mean to do sth.打算做某事;can’t resist(doing)sth.忍不住(做)某事。
4.the boy couldn’t ________ reaching out for the sweets.
a.refuse b.resist
c.reject d.decline
解析:選b。can’t resist doing sth.“禁不住做……”。
3.suspect n. 嫌疑犯,有嫌疑的人
vt. 懷疑,疑心,猜想
adj. 可疑的;靠不住的
(回歸課本p65)finally,the latest research into dna has helped solve crimes by analysing the suspect’s saliva which they spit at a crime scene or the dirt under their fingernails.
最后,在dna的最新研究中,通過分析嫌疑犯在犯罪現場吐的唾液或手指甲下的污垢已幫助解決了許多犯罪行為。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we suspected that it was a trick to get our money.
我們懷疑這是一個騙取我們錢財的詭計。
②i suspected the same,but i kept telling myself it was my imagination.我也曾這樣懷疑過,但我不斷地對自己說,這只是我的想象罷了。
③they suspect him of a theft.他們覺得他有偷竊嫌疑。
④(牛津p2037)the drug is suspected of causing over 200 deaths.人們懷疑這種藥物造成200多人死亡。
⑤the suspect has been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嫌疑犯已被送往警察局。
【易混辨析】
suspect,doubt
(1)suspect“懷疑……是”,表示相信。
(2)doubt“懷疑……不是”,表示不相信。
①he seems poor,but i suspect that he has quite a lot of money.
②i doubt if we’ll arrive on time.
【即境活用】
5.nobody wants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boy ________ money.
a.suspected of having stolen
b.suspected to steal
c.suspected having stolen
d.suspecting to have stolen
解析:選a。考查固定搭配的用法。suspect...of...懷疑……,因為of是介詞,后面跟v.-ing形式。在本句中,suspected of having stolen是過去分詞短語作定語。
4.contrast vt. 使成對比;使成對照 n. 對比,對照
(回歸課本p59)but these things contrasted horribly with his yellow eyes,his wrinkled yellow skin and black lips.
這些同他的黃色眼睛,布滿皺紋的黃色皮膚還有黑色的嘴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her actions contrast sharply with her promises.
=her actions and her promises contrast sharply.
她的行動和承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②this white peak contrasts finely with the blue sky.
雪白的山峰同蔚藍的天空交相輝映。
③in another passage,he again contrasts the land with the sea.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再次把陸地和海洋做了對比。
④(朗文p407)mary was short and plump,in contrast to her mother who was tall and willowy.
瑪麗又矮又胖,相比之下她母親卻高挑婀娜。
【即境活用】
6.(湖北六校第二次聯考)there is an obvious ________ between the cultures of the west and east.
a.content b.contrast c.contract d.contact
解析:選b。考查名詞辨析。句意“東西方文化之間形成明顯的對比。”content“內容”;contract“合同”;contact“接觸;聯系”。
7.完成句子
don’t you think the new build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th those old houses?
你不覺得這棟新樓跟那些舊房子形成對比了嗎?
答案:makes a contrast
5.absorb v. 吸收(液體、光、熱能等);理解;掌握;吸引(興趣);使專心
(回歸課本p67)in fact,only females can absorb the dna of another creature.
事實上,只有母蚊子才能接收其他生物的dna信息。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in cold climates,houses need to have walls that will absorb heat.在寒冷的氣候中,房子需要有吸收熱量的墻。
②(朗文p7)the video was totally absorbing the children’s attention.錄像完全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
③many of these farmers have been absorbed into the urban workforce,but often not into urban social-security schemes.
許多農民已成為城市勞動力,但是他們并沒有享受到城市的社會保障制度。
④the boy was absorbed in the book when i came into his room.
當我走進房間的時候,這個男孩正專心致志地讀書。
【即境活用】
8.she sat at her desk,with her eyes ________ on the book,________ in its plot.
a.fixing;absorbing b.fixed;absorbed
c.fixed;absorbing d.fixing;absorbed
解析:選b。本句中with的復合結構作伴隨狀語。fix one’s eyes on sth.“集中目光于……”,其中fix與eyes之間為動賓關系,故用fix的-ed形式。be absorbed in“全神貫注于”,此處是形容詞化了的過去分詞作狀語。
9.he knew nothing about what had happened outside,for he was ________ in the novel borrowed from his classmate.
a.absorbed b.attracted
c.accumulated d.obtained
解析:選a。be absorbed in“全神貫注于”。
6.burn out (火)燃盡;燒完自滅;燒壞
(回歸課本p59)my candle was almost burnt out when...
正當我的蠟燭快要燃盡的時候……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the fire had burned out before the firefighters arrived.
消防隊員到達之前火就熄滅了。
②their home was burnt out and they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 area.這家人因為房子被人放火燒了,不得不離開這個地區。
③if he doesn’t stop working so hard,he’ll burn himself out.
如果他繼續這樣拼命地工作,他會累垮的。
【即境活用】
10.the hotel was completely ________,only the walls remained.
a.burnt down b.burnt with
c.burnt out d.burnt off
解析:選c。句意:旅館完全燒盡,僅剩下墻壁了。burn out燒完,燒光,燃盡;burn down意為“燒毀”,不能說“被燒毀了”;burn with指有強烈的情緒或要求等;burn off意為“燒掉”。
7.break down 分解;(機械等)出故障,毀壞;(人)身體出毛病,垮掉
(回歸課本p67)when life ends,dna breaks down and does not repair itself.
當生命結束時,dna也隨之分解,且無法自我修復。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牛津p233)the telephone system has broken down.
電話系統癱瘓了。
②peace talks have broken down over the question of reparations.和談因為戰后賠款問題而破裂。
③then his health broke down and he had to take a long holiday abroad.
之后他的身體累垮了,得去國外休一段長假。
④music i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hat can help to break down language barriers.
音樂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可以消除人們之間的語言障礙。
【即境活用】
11.the computer system ________ suddenly while he was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broke down b.broke out
c.broke up d.broke in
解析:選a。句意:當他在網上查找信息的時候 ,電腦系統突然癱瘓了。break down(機器、車輛等)出故障,壞掉;break out(戰爭、打斗等不愉快事件)突然開始;break up結束,散開,解散;變得虛弱,垮掉;break in入室行竊,插嘴。
12.my tv has ________ so i can’t watch it and i don’t know how to kill time.
a.broken down b.broken in
c.broken out d.broken into
解析:選a。break down“出故障,出毛病”;break in“闖入,打岔”;break out“爆發”;break into“闖入”,只有a項符合題意。
句型梳理
1.【教材原句】 the novel immediately became very popular and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it is one of the best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ever written.(p57)
這部小說立即受到歡迎,并被一致認為是寫得最好的科幻小說之一。
【句法分析】 (1)it is agreed that...是一個固定句式,意為“……被一致認為……”,其中it作形式主語,that引導的從句是主語從句,類似的結構如:
it is said/reported/believed/hoped/required/suggested/thought that...據說/據報道/人們相信/人們希望/人們要求/人們建議/人們認為……。
①it was agreed that we should hold another meeting.
大家一致同意我們應該再開一次會。
②it is said that the couple have left the country.
據說那對夫婦已經離開了這個國家。
(2)注意下列句式的變化:
③it is said that he has gone abroad.=he is said to have gone abroad.據說他已出國了。
④it is said that he is studying abroad.=he is said to be studying abroad.據說他正在國外學習。
⑤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bright children should take their exams early.=bright children are suggested to take their exams early.有人建議天資聰明的孩子提前考試。
【即境活用】
13.her husband is said ________ to study abroad.when do you know he left?
a.to have gone b.to go
c.going d.having gone
解析:選a。句意:據說她丈夫已出國學習去了。你知道他是什么時候走的嗎?it is said that sb....可以轉換成sb.is said to do...,再者,由后一問句可知“他已經走了”,所以用to do不定式的完成式,故選a。
14.(高考全國卷ⅱ)it is often ________ that human beings are naturally equipped to speak.
a.said b.to say
c.saying d.being said
解析:選a。句式結構it is said that...“據說……;人們常說……”。it為形式主語,指代that從句。本句話的意思為“人們常說,人天生具有語言能力。”
2.【教材原句】 i wish i had not created this creature,i wish i wa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i wish i could disappear!(p59)
但愿我沒有制造出那個家伙,但愿我身處世界的另一邊,但愿我可以消失無蹤!
【句法分析】 wish后面接一個賓語從句時,常常表示一種假想的情況,一般要用虛擬語氣。賓語從句中用虛擬語氣一般分下列三種情況:
(1)如果假想的情況與主語的愿望同時發生,則賓語從句謂語動詞用過去時,be動詞用were的形式。
①i wish i knew what was going to happen.
但愿我知道將要發生什么事。
②i wish i flew like a bird.我多么希望我能像鳥一樣飛。
(2)假如賓語從句中的謂語發生在主語的愿望之前,則從句中的謂語動詞應用過去完成時。
③they wished that they hadn’t lost the opportunity to realize their dream.他們多么希望他們沒有失去實現夢想的機會。
④(朗文p2284)i wish i had been alive in the twenties.
我希望生活在20年代。
(3)如果賓語從句中假想的情況在主語的愿望之后發生,從句謂語動詞用“would/could+動詞原形”的形式。
⑤i wish that all the matter would have a good end.
我希望所有的一切會有一個好結局。
⑥i wish he wouldn’t go out every night.
但愿他不要每晚都出去。
【即境活用】
15.i wish i ________ a chance to talk with you about my writing before you left.
a.have b.had
c.had had d.will have
解析:選c。句意是:我真是希望在你離開之前與你談一談我的寫作問題。根據“before you left”可知,說話者是表達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愿望,所以要用過去完成時。
16.how i wish i ________ in medicine instead of history when i was at college!
a.had majored b.should major
c.majored d.would major
解析:選a。動詞wish后面賓語從句中的謂語動詞需用虛擬語氣,表示與過去事實相反用過去完成時。根據when i was at college判斷,這里要表達的是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愿望,故用had majo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