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積的變化”教學設計
2、出示題目:用6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可以拼成不同的長方體,哪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大?大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談話:生活中像這樣物體的拼接問題還是很多的,今天我們就來開展一個拼裝火柴盒的實踐活動。
(1)談話:同學們桌上有10盒火柴,把10盒火柴包裝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在小組里拼一拼,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包裝方法?
(2)學生小組操作。
(3)學生展示擺法。
(4)這幾種擺法中,哪種最節省包裝紙?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換一下意見。
(5)反饋可能出現幾種擺法,就請同學們再在小組里拼一拼,比一比,說一說,然后讓學生在比較中得出最節省的包裝方法。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拼拼說說”,是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學生前面的規律體驗深刻,學生才能靈活運用。為10盒火柴設計一個最節省的包裝方案,是應用前面拼正方體或長方體的經驗: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減少越多;兩兩相拼的次數多,減少的面積也多。這兩條經驗要靈活地、綜合地應用,才能得到理想的方案。這對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是很好的鍛煉。]
三、全課小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研究了物體拼擺過程中表面積的變化情況,你有什么收獲呢?如果給你若干個相同的正方體或長方體,怎樣拼表面積最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