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案及反思
圓的周長
教學內容:
教材第62—63頁及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 介紹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成就,滲透愛國思想。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生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小圓,圓規,直尺,繩子
教學設計
一、 自學
1、 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提問: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在哪?動手指一指。
生指完后,課件演示。
師:那什么叫做圖形的周長?
生: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圖形的周長。
2、 課件出示圓,提問:圓的周長在哪?動手指一指。
生指完后,課件演示。
師:那什么叫圓的周長?
生回答后師小結: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3、 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圓的周長。(板書:圓的周長)
二、 議學
1、 學生自主探究測量圓的周長
師:有什么方法可以測量你手中小圓片的周長的?想一想?
學生匯報,教師指正(課件演示)
a:用一根繩子,繞圓一周,去掉多余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長度,這就是圓的周長。
b:在圓上做一個記號,讓這個記號在直尺上滾動一周,滾動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師:用這兩種方法可以測量手中圓的周長,那現在老師想知道學校圓形跑道的周長還以用滾動法嗎?(不可以)用繩測法方便嗎?(不方便)接下來我們就來尋找一種更簡便的方法。
2、 探究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1) 課件出示(四個不同直徑的同心圓)
師:圓的周長和什么有關呢?請你仔細觀察,說說你的發現。
多名學生回答后師: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有關,直徑越大,這個圓的周長就越大。
(2) 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數量關系
師: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存在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呢?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3個小圓,進行測量,要求小組合作.(板書:圓的周長÷直徑)
合作要求:
1、利用手中的學具測量出圓的周長和直徑。
2、把測量的結果寫到練習本上。
3、計算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結果(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4、觀察得到的數據,說說你的發現。
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測量,計算,教師巡視并參與其中。
學生匯報數據,完成表格
師:仔細觀察這個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
生:我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4倍少一些。
(3)介紹圓周率,及祖沖之。
(4)推導公式
師: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那圓的周長等于什么?
生: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用字母c表示圓的周長,則有 c=πd或c=2πr.
師:要計算圓的周長,需知道什么?(圓的直徑或半徑)
穿插練習:(不計算得數,直接報算式)
3、 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例1 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小自行車車輪直徑是50厘米,它繞花壇一周要多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