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媽媽的小幫手——》教學設計
山東省文登市七里完小 周玉麗
教學內容:青島版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9—21頁。
教學目標 :
1、通過觀察、操作,能按指定標準或自定標準對物品進行。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有關的的簡單數學問題,并能初步匯報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具學具:課件、圖片、實物、方便袋。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師:今天小明和媽媽到超市去買東西,想知道他們買了些什么嗎?
(課件顯示小明和媽媽到超市購物的情境圖)
生觀察情境圖自主交流。
師:來到收銀臺前,售貨員阿姨要把這些物品裝進袋子里,如果你是售貨員,你會怎么裝呢?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聽。
同桌交流,師把牙刷、糖果、毛巾、果凍、牙膏和蛋糕等實物擺放在講臺上。
師:誰想當小售貨員?請你到講臺上演示。
生交流并演示。
師:象這樣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
(二)擺放玩具
師:小明和媽媽買完東西回到家,大家請看屏幕。
(課件顯示客廳情境圖,玩具亂七八糟地擺在地上)
師:看到這些你想對小明說些什么?
生交流。
師:聽了大家的意見,小明不好意思了,非常想把這些玩具趕快擺放整齊。可是怎樣擺放才能整齊呢?聰明的你一定能幫他想出好辦法來。你面前的小袋子里就有這些玩具的圖片,大家趕快動手擺一擺,試一試。
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剛才老師看到大家都積極地為小明想辦法,擺放得都很有道理,誰愿意上臺演示一下你的方法?
生上臺演示并交流。
(三)幫媽媽整理衣服
師:玩具整理好了,小明別提有多高興了,見到媽媽在整理衣服,他也想試一試。
(課件顯示幫媽媽整理衣服的情境圖)
師:這么多的衣服,該怎么整理呢?小明又有些發愁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
生看圖獨立思考。
師:小組內說一說你想怎樣整理這些衣服?
小組活動,師了解各小組交流情況。
小組代表匯報自己小組出現的整理方法。
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做出評價。
二、聯系實際,應用拓展
(一)整理書包
師:知識能幫小明解決這么多的問題,能不能幫我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呢?小朋友們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知識?
生交流。
師:課前老師看了看同學們的書包,發現很多同學書包里面亂糟糟的,下面咱們就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動手整理自己的書包,好嗎?
生整理書包,師參與學生的整理活動。
師:整理好后把自己是怎么做的和小伙伴說一說,用到了哪些知識。
生交流,師認真傾聽,了解學生各自的做法和想法。
(二)課后延伸
課后到學校附近的超市、文具店、書店做一個小調查,看看那兒的物品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