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成正比例的量導學案
c、磚的總塊數(4)下面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的是( )。a、分數值一定,分數的分子和分母b、利息一定,利率和本金c、圓柱的體積一定,底面積和高2、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1)汽車的速度一定,所用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 ( )(2)每天加工零件的個數一定,加工的天數和加工零件的總數。( )(3)一根繩子用去的長度和剩下的長度。 ( )0五、拓展延伸下面是小明和同學們用自制的皮筋稱量物體質量的統計圖。(皮筋最多可稱出質量為克的物體)(1)根據上圖完成下表。物體的質量/g
0
200
400
600
800
1000
…
皮筋伸長長度/cm
0
2
…(2)你發現哪個量與哪個量成什么比例?(3)小明用這個皮筋秤稱一本書時,皮筋長為19厘米,這本書的質量是多少?六、課堂小結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板書課題:成正比例的量
作業設計思考:正方形的邊長和周長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做練習7第一題
板書設計及
教學反思 成比例的量 90:1==90 180:2==90 270:3==90 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y:x===k (一定)在“成正比例的量”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新型授課的方法,發揮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優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讓他們盡情表達對于知識的見解,讓他們深深感受到這間教室是屬于他們的,這節課是屬于他們的. 課前我帶領學生做完課本例1的實驗,然后就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結合實驗,獨立自主的完成表格。再讓學生觀察整個實驗過程,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讓學生討論得出兩種相關聯的量,以及他們之間所滿足的關系。在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給出的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關系的定義,看看他們說的對不對。這一過程讓學生感受都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