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初步認識(精選4篇)
"倍"的初步認識 篇1
教學目標 :
1、 經歷初步認識“倍”的過程,聯系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倍”的含義,經過自己探索,找到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會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 在認識“倍”的數學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新課
1、出示星星圖讓學生觀察。提問:在美麗的夜空中,有什么?數數金星有幾顆?(2顆)藍星有幾個2顆?(2個2顆)2個2是多少?你會列式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2=4)再數數紅星有幾個2顆?(3個2顆)3個2顆是多少?算式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2=6)
2、小結:求幾個幾相加得多少,我們用什么方法計算?
3、談話:這些星星這么美,想摘嗎?只要你肯動腦筋,你就能摘下它。
二、 學習新課
1、 教學“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3倍”。
(1)(出示圖片)談話:春天來了,公園里真美呀!看,花壇里開出了什么花?(板書:藍花有2朵)黃花和藍花一樣2朵2朵地開出來了,開了幾個2朵?(3個2朵)為了能清楚地看出黃花和藍花的關系,我們來擺一擺,好嗎?
(2)小朋友用藍、黃花片進行操作。
(3)指名到黑板上擺。數一數,黃花擺了幾個2朵?
(4)講解: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這時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出示這句話,并讓學生讀。
(5)同桌互相說說為什么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2、 鞏固對“倍”的認識。
(1)談話:小明有3本書,小紅有2個3本,(出示圖)這時我們可以說小紅的書是小明的幾倍?(學生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2)談話:媽媽買了4個蘋果,草莓有4個4,(出示圖)這時誰又能用“倍”來說一句話。(指名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3、 教學計算黃花的朵數。
提問:要求黃花有幾朵?怎樣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計算的?
4、 教學計算紅花的朵數。
(1)談話:紅花也和藍花一樣,2朵2朵地開出來了,開了幾個2朵?(4個2朵)現在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
(2)學生操作學具,同桌合作討論,討論好的打開書列算式。
(3)反饋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擺的,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三、 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朋友這么了不起,把米老鼠也吸引過來了,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請把書翻到第82頁,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學生填寫在書上后提問:為什么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4倍?如果紅帶子再添上2段,現在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如果紅帶子仍然是4段,綠帶子添上1段。那么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看,又來了一位小客人,它是小熊貝貝,它想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驗嗎?把書翻到第83頁,做“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相互檢查。
3、“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自己擺道具,填括號,寫算式。做完后,一人報結果,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4、拍手游戲。
請一位學生拍2下,教師拍6下,讓該學生說說老師拍的是自己的幾倍。然后采用教師說要求、學生拍手,學生說要求、教師拍手,同桌互拍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
5、 數星星。
談話:小朋友這節課上的表現都很棒,看看哪些小朋友摘到了星星。上來排排隊。
(1) 數一數金星、紅星、藍星各有幾顆。
(2) 你會用今天學的“倍”說一句話嗎?
三、課堂總結
"倍"的初步認識 篇2
一年級數學教案:“倍”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
1、 經歷初步認識“倍”的過程,聯系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倍”的含義,經過自己探索,找到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會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 在認識“倍”的數學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新課
1、出示星星圖讓學生觀察。提問:在美麗的夜空中,有什么?數數金星有幾顆?(2顆)藍星有幾個2顆?(2個2顆)2個2是多少?你會列式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2=4)再數數紅星有幾個2顆?(3個2顆)3個2顆是多少?算式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2=6)
2、小結:求幾個幾相加得多少,我們用什么方法計算?
3、談話:這些星星這么美,想摘嗎?只要你肯動腦筋,你就能摘下它。
二、 學習新課
1、 教學“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3倍”。
(1)(出示圖片)談話:春天來了,公園里真美呀!看,花壇里開出了什么花?(板書:藍花有2朵)黃花和藍花一樣2朵2朵地開出來了,開了幾個2朵?(3個2朵)為了能清楚地看出黃花和藍花的關系,我們來擺一擺,好嗎?
(2)小朋友用藍、黃花片進行操作。
(3)指名到黑板上擺。數一數,黃花擺了幾個2朵?
(4)講解: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這時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出示這句話,并讓學生讀。
(5)同桌互相說說為什么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2、 鞏固對“倍”的認識。
(1)談話:小明有3本書,小紅有2個3本,(出示圖)這時我們可以說小紅的書是小明的幾倍?(學生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2)談話:媽媽買了4個蘋果,草莓有4個4,(出示圖)這時誰又能用“倍”來說一句話。(指名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3、 教學計算黃花的朵數。
提問:要求黃花有幾朵?怎樣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計算的?
4、 教學計算紅花的朵數。
(1)談話:紅花也和藍花一樣,2朵2朵地開出來了,開了幾個2朵?(4個2朵)現在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
(2)學生操作學具,同桌合作討論,討論好的打開書列算式。
(3)反饋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擺的,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三、 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朋友這么了不起,把米老鼠也吸引過來了,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請把書翻到第82頁,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學生填寫在書上后提問:為什么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4倍?如果紅帶子再添上2段,現在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如果紅帶子仍然是4段,綠帶子添上1段。那么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看,又來了一位小客人,它是小熊貝貝,它想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驗嗎?把書翻到第83頁,做“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相互檢查。
3、“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自己擺道具,填括號,寫算式。做完后,一人報結果,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4、拍手游戲。
請一位學生拍2下,教師拍6下,讓該學生說說老師拍的是自己的幾倍。然后采用教師說要求、學生拍手,學生說要求、教師拍手,同桌互拍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
5、 數星星。
談話:小朋友這節課上的表現都很棒,看看哪些小朋友摘到了星星。上來排排隊。
(1) 數一數金星、紅星、藍星各有幾顆。
(2) 你會用今天學的“倍”說一句話嗎?
三、課堂總結
"倍"的初步認識 篇3
教學內容
人 教 版《數學》第 三 冊第76--77 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經歷 “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弄清“幾份”和“幾倍”之間的聯系。
2、借助觀察、操作等活動,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創設大量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建立“倍”的概念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每個學生兩種顏色的小花若干朵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1、放輕音樂(找朋友)---邊聽邊猜是什么歌曲?
今天好多花兒也來找朋友了,你看:(課件出示)黃花2朵,紅花6朵。你能用一句話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預測:黃花和紅花一共有8朵;黃花比紅花少4朵;紅花比黃花多4朵。)
2、我們不但可以找出它們的總和與相差關系,我們還可以說出它們的另一種關系: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重復2遍)學生傾聽后,讓多個學生表述聽到的話: 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意圖:創設情景,用學生喜歡的歌曲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輕松、愉悅的情緒。由學生已熟悉的兩種關系,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倍數關系,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迅速進入探究的興奮時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集思廣益,探個究竟
①.仔細看、認真想:為什么可以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②.引導學生討論(小組)。
③.組織學生各抒己見(a.黃花只有2朵,紅花有6朵,2乘3等于6,所以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b.紅花有6朵,是3個2,所以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c.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有這樣的3份,所以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意圖:“倍”的概念是比較抽象,開門見山告訴學生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讓學生帶著具體問題去探索數學,并主動地與同伴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互相啟發、互相補充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讓學生在不斷地傾聽比較中領悟知識的真諦所在,自主構建“倍”的含義。)
2、引導比較,感知新知
①. 聽了大伙兒的發言,你覺得誰的說法比較合理些?
②.引導理解(課件演示):
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3個2朵,就有黃花這樣的3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③.先同桌后獨立在腦中再現課件演示過程,用語言解釋為什么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完整表達: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3個2朵,就有黃花這樣的3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意圖;通過課件演示,從具體的事例中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
三、嘗試遷移,理解新知
①.看大家這么熱鬧,花兒們又趕來了,你看:(課件)趕來2朵紅花。現在你能用剛學的本領說一說嗎?
②. 根據學生表述,課件結合演示(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4個2朵,就有黃花這樣的4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4倍。)
③.引導學生完整表達,同桌互說。
④.紅花趕來了,黃花也不落后。(課件):黃花3朵,紅花仍6朵。請你再來說一說。
⑤.結合學生表達課件演示(把3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2個3朵,就有黃花這樣的2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2倍。)。
(意圖:一題多變,一題多用。在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增加紅花或黃花的朵數,讓學生再次理解倍的含義,體會“幾份”和“幾倍”之間的聯系。)
四、 實際操作,提升新知
1、我來創造:
提供動手操作材料,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擺一擺:
第一行:
第二行:
我把( )的朵數看做一份,( )的朵數有這樣的( )份,所以( )的朵數是( )的( )倍。
①.學生思考后動手擺、說并完成練習紙:我把的朵數看做一份,的朵數有這樣的( )份,所以( )的朵數是( )的( )倍。
②.小組內展示各自成果。
③.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
④.組織評價學生成果:引導討論特例:( )是( )的1倍。
(意圖:在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材料和時間,用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身內化了的“倍”的概念用圖形或語言表達出來,體驗成功的喜悅。( )是( )的1倍。對初學者來說是比較特別的一個例子,做為引導者應創設機會讓學生進行分析和理解。)
2、脫離實物,提供課件情景圖:
讓學生觀察后說(把4只小兔看作一份,小熊就有2個4只,就有小兔這樣的2份。所以我們就說:小熊的只數數是小兔的2倍)。
(意圖:脫離實物,直接從情景中提升倍的含義。)
3、課件提供線段圖,讓學生觀察思考:
①.猜一猜:第二條線段的長度是第一條線段的( )倍。(生觀察猜想:第二條線段的長度是第一條線段的3倍。)
②.想一想:用什么辦法來證明?(最直接的證明方法:移動第一條線段去量第二條線段,看能量幾次。)
課件演示最直接的證明方法,結果與猜測相符。
(意圖:盡管仍是鞏固倍的概念,但增加了猜測和驗證的步驟,意在數學學習方法的滲透,使學生在猜測、推理、驗證、成功中感受數學的價值。)
4、 課件提供多組情景圖:
(河里游著6只鴨子、地上跑著3只小雞、天上飛著2只小鳥、------),讓學生自行選擇說:把( )看作一份,( )是( )的( )倍。
(意圖:多組情景圖的提供,不但可以更好的檢查學生對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多重聯系,同樣的6只鴨子,可以說鴨子的只數是小雞的2倍,也可以說鴨子的只數是小鳥的3倍。參照的標準不同,兩者的關系也就不同了。)
5、拍手游戲,調節氣氛:
①.師:拍3下。你們拍的是老師的2倍,該怎樣拍,為什么?
②.抽生拍并說明同學拍的是自己的幾倍。
③.引導聯想:從拍手游戲中你是否發現我們新認識的朋友“倍”與我們學過的誰有關?(板書:乘法)
(意圖:游戲的介入,一方面是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他們的學習狀態進入第二個黃金時區,更重要的是通過游戲尋找倍的概念的生長點--乘法的意義。)
四、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1、出示小鳥和貓頭鷹的線段圖:
①.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發現貓頭鷹的只數是小鳥的2倍。)
②.如果要求貓頭鷹有幾只?還缺少什么?(還缺少小鳥的只數。)
③.你希望小鳥是幾只,誰來補充誰來求貓頭鷹的只數?(假如小鳥是3只,貓頭鷹的只數是小鳥的2倍,就是有2個3只,所以求貓頭鷹的只數就是2乘3或3乘2,就是6只。)
④.根據學生表達集體評價后用課件出示思考過程并用實物進行驗證。
⑤.讓多個學生選擇小鳥只數,其他學生做出相應的解答。
(意圖:開放性、深化性題目的思考和解答,既鞏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2、猜猜,算算:
①.知道我們班主任的年齡嗎?猜猜看。
②.提供信息:我班的岑某今年9歲,班主任的年齡正好是他的4倍。
③.班主任今年幾歲,你會解釋嗎?
(學生表述思考過程后用課件畫出線段圖,展示思考過程:岑某9歲,班主任的年齡是他的4倍,也就是4個9歲,用乘法計算,4乘9或9乘4,等于36歲。)
④.猜猜我(施教者)又是幾歲呢?
⑤.提供信息:我班的岑某今年9歲,我的年齡比他的4倍還多3歲。
(學生表述思考過程后用課件畫出線段圖,展示思考過程)
(意圖:學有用的數學,學習數學是為現實生活服務的。猜年齡練習的設計,尤其是猜自己老師的年齡,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深切地體會到學數學的價值所在。)
五、結合學習歷程,暢談感受
①.時間過得好快哦,馬上就要下課了,對今天的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②.引導:認識了新朋友“倍”,知道了新朋友“倍”與老朋友“乘法”有關, 老朋友帶新朋友我們認識起來就方便多了。用這樣的方法以后我們還可以認識更多的新朋友。
③.回放音樂(找朋友)。
(意圖: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這是學生健康情感發展的基礎,師生在交流中共享學習的樂趣。前后呼應,進一步滲透數學學習方法,注重新舊知識聯系。)
④.提供實踐性作業:
a、我會說:用自己喜歡的玩具擺一擺倍數關系,并向他人說說自己擺的倍數關系。
b、我會找:尋找若干例生活中的倍數關系并記錄下來。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倍”的概念雖然抽象,但仍有許多生活原型可以尋找,案例就致力于體現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z/hu~{3war/u;k小學教案課件網
"倍"的初步認識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2頁一84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實際初步理解"倍"的含義。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到了,老師特地為同學們準備了節日禮物水晶球。瞧,都放在各小隊的桌上呢!誰能幫助老師數一數,各小隊桌上分別有多少個水晶球?
要求:(1)數法可以不同,但正好要數完
(2)看哪種數法又對又快。
2.分小組操作、討論。
3.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提出
(1)可2個一數,正好數4次,4個2,用乘法2×4=8。
(2)可3個一數,正好數3次,3個3,用乘法3×3=9。
(3)可4個一數,正好數2次,2個4相加,用4+4或4×2=8。
[評:由送《六一》節日禮物引入,讓學生"摸一摸"、"數一數",提出相關數學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也滲透了“倍”的含義。]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題。
(1)講述:"六一"是屬于孩子們的節日。老師想帶小朋友們去"金湖公園"游園,樂意嗎?(屏幕出示公園的叔叔正在栽一大盆花。)誰能幫老師有順序地數一數共有多少朵?學生自由回答,數法不一。
(2)提問:能不能把這3種顏色的花先排一排,再統計每種花的朵數,好讓我們一下子看清楚?
指名上黑板排列藍花和黃花,其余同學在下面操作學具排列。
(3)引導觀察:你知道了什么?如黃花有6朵,啟發:"黃花有6朵"還可以怎么說?
引導說出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
(4)講述: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設問:誰是誰的3倍?你能算出黃花有多少朵嗎?
啟發:藍花有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黃花有3個2朵,用什么方法計算黃花的朵數?學生列式計算。
(5))組織交流討論并強調列式:2×3=6(朵)或3×2=6(朵)。
2.情境拓展。
(1)公園里的叔叔決定贈送給我們班2朵。(屏幕顯示去掉兩朵黃花)提問:現在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黃花有幾朵?提醒學生說完整,并會列式計算。
(2)談話:叔叔贈送給小朋友們2朵后,花盆里的花少了。瞧,叔叔又栽下了4朵黃花。提問:現在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怎樣列式計算?
(3)談話:叔叔還想考考大家。(屏幕出示8朵紅花。)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紅花有幾朵?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排列,其余同學自己排一排,互相說思考的過程。
3.課堂小結。提問:誰能告訴老師,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與哪個字有關?(板書課題:“倍”的初步認識)
[評:創設學生樂于參與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動建構知識。教學時,注意"倍"的首次感知,提高首次感知的質量。隨后,通過巧妙的教學構思,讓學生在變化的情境中進一步充實"倍"的感性認識,理解"倍"的含義。]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小朋友們表現真棒,老師也帶來了獎品,想獎勵給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們。實物出示。在書上填空。組織交流(強調誰是誰的幾倍),給予鼓勵。
2.做游戲舞蹈"蝴蝶與小蟲"。
3.談話:公園中的小動物見小朋友們表現真出色,特地準備了舞蹈。看,它們來了。學生跟著音樂節奏跳舞。
提問:蝴蝶各是由哪條蟲子變成的?學生口述,教師適時加以引導:"3個4"也可以怎么說?
4.談話:下一站我們一起去"森林餐廳"
想想做做"第4題。
(1)找相應的已知條件及所求問題。
(2)列式計算。
(3)交流: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5.談話:到了金湖公園,我們也要親自去劃劃船,樂一樂。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7題。分組討論是怎么想的?
[評:把“想想做做”的習題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串聯起來,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情境中輕松愉快地鞏固所學知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總結評價。
2.整隊、報數。結合列隊實際,應用“倍”的知識尋找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