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 Unit 1 Public signs教學過程記錄
5.教師設置情景,引導對話
四人小組根據教師所給情景編對話
in the library ,“be quiet”“no smoking”
in the park,“parker”“keep off the grass”
in the classroom,“no eating or drinking” “no littering”
(設計意圖:教師將教材中所學的“公共標志”放入特定的環境中,設置成相關的語言活動,讓學生通過合作表演,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言,作到“學以致用”。)
6.圖標招待會
學生將事先設計好的圖標貼在教室的各個角落。他們自由組合,根據自己設計好的圖標編對話并表演,最后學生選出自己喜愛的圖標。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自己的美術功底和學過的英語知識設計圖標,合作表演對話。教師注重了學科間的整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交流、合作、互助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熱愛學習,保護環境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7.教學前言部分
(1) 出示圖片,發現問題
介紹jack,引導學生提問: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jack.
who’s jack?
how old is he?
what are his hobbies?
what does jack always do?
what is jack doing now?
教師版貼5個問題。
(2) 聽錄音,思考問題
要求學生靜下心來仔細聽,耐心聽,并帶著問題去聽。
(設計意圖:小學生英語聽力的培養不是邊看文字材料邊聽,因為這樣會助長聽覺對書目文字的依賴,也不符合聽的真實性。而應該視聽結合,利用實物、圖片、教師的動作、表演等手段來讓學生獲取信息。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強化刺激,加深記憶。)
(3) 同桌討論,解決問題
(4) 學生試著復述前言,向全班學生介紹jack的信息
如:jack is ben’s cousin. he is only four years old. he likes asking questions and he always has a lot of questions. he is asking ben some public signs in the park.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給學生的信息只是一些圖片,而且要求學生能根據圖片提出相應的問題,但六年級學生已基本能完成這一任務。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增添學習英語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step 4: homework
1. introduce the public signs to your parents.
2.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about some public signs.
3. write about some public signs.
(設計意圖: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英語水平,聽、說、讀的能力較強。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一項關于自己喜歡的標志的寫作練習,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讓學生在聽、說、讀的基礎上嘗試寫,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其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作業也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