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頭戰象 綜合資料
46、《鷯哥奴隸》,中篇小說,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9萬字。
47、《當你躍入太陽的運行軌道》,中篇小說集,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13萬字。
48、《駱駝王子》,中篇小說,中國臺灣幼獅少年文化公司2001年6月出版,9萬字。
49、《刀疤豺母》,中篇小說,中國臺灣幼獅少年文化公司2001年6月出版,9萬字。
50、《雪豹悲歌》,中篇小說,中國臺灣幼獅少年文化公司2001年6月出版,9萬字。
另有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系列12冊( 罪馬
狼妻
紅奶羊
智取雙熊
野豬囚犯
藏獒渡魂
老鹿王哈克
情豹布哈依
虎女蒲公瑛
最后一頭戰象
逼上梁山的豺
再被狐貍騙一次 )在浙江少兒出版社出版,詳情可見
《斑羚飛渡》一文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
《斑羚飛渡》的文體是動物小說,即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
《斑羚飛渡》選自《和烏鴉做鄰居》,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鳴,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出生于上海亭子間。1969年初中畢業赴云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有著豐厚的生活體驗。1975年當兵,歷任新聞干事和宣傳股長。1980年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充滿哲理內涵,風格獨特。作品多次獲獎。現為成都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二級創作員,中國作協會員、云南省作協理事、云南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
《斑羚飛渡》被選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課文。
沈石溪是動物作家。
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課文以時間為序,扣住四個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戰甲”(第5~11自然段)、“憑吊戰場”(第12~16自然段)、“莊嚴歸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輝煌與莊嚴記敘下來。尤其是對嘎羧動作、神態的描寫細致入微,將嘎羧的靈性刻畫得淋漓盡致。如,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止、神情,在打洛江邊的久久凝望與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讀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從中感悟些什么,學習些什么?
本課學習應引導學生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條理的基礎上,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并通過入情入境地品讀,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難點是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