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慶教學實錄二——《詹天佑》
生:不好。
師:詹天佑前前后后設計了好幾套方案,最終才定下這一套方案。他的計算是多么的——
生:精密。
師:他的思考是多么的——
生:周密。
師:他能根據不同的山采取不同的鑿井辦法,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生:詹天佑很聰明!
生:詹天佑很智慧!
師:“聰明”和“智慧”用哪個詞語更正確?(生:智慧)是呀,不是一般的聰明,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大智慧!
師:好,咱們再來關注另一個細節,關于“人”字形線路。誰把這一段話讀一讀。
指名生讀:詹天佑順著山勢,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
師:列車究竟怎樣過山呢?明白嗎?請同學自己研究研究。
。◣熣堃粚W生朗讀相關句子,一學生上臺用話筒當火車,在老師畫的線路圖上演示行車軌跡)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的設計當時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人想出來過,這叫什么?
生:獨一無二!
生:創新!
生:創舉!
師:對,是創舉!一般的小聰明,想得出這樣的創舉嗎?這需要大智慧呀!孩子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生齊讀: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
[用圖示解讀詹天佑為縮短工期的兩種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的設計原理,無疑有助讀功能,因而被普遍采用。但是讀圖的輕松有時會損害學生解讀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所以要不要以圖示代讀,何時以圖示代讀,是教師的智慧選擇,而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便是一種準則,“憤”、“悱”才是機不可失之時。]
三.研讀回眸百年滄桑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穿越時光隧道,抓住一些細節了解了當時的情況。但詹天佑在修筑鐵路的過程當中讓我們深有感觸的細節,不僅僅是這一些呀!孩子們,如果我們對當時的情況了解得更加真切的話,一定會更加地佩服詹天佑。請同學們把目光投注到課文的2-3兩段。默讀這兩段,一邊讀一邊回想詹天佑修筑鐵路的一些細節,想一想,這兩段話當中哪一些句子,讓你的心不平靜了?請你把它劃下來,想一想為什么讓你不平靜了?
生默讀2-3自然段。
師: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讀著這一段文字,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一定是很不平靜的。來,說說哪些句子讓你的心不平靜了?
生:“帝國主義者卻認為是一個笑話……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師:這句話為什么讓我們不平靜呢?你能說嗎?
生:外國人正在嘲笑我們。
師:你聽出了這句話的弦外之音,他似乎嘲笑我們什么?
生:嘲笑我們中國人的落后。
生:嘲笑我們清朝政府的腐敗。
生:嘲笑我們中國人才的貧乏。
師:是的,當時我們是落后,政府是腐敗,人才是貧乏,落后挨打啊,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句。
師:來,繼續說,哪一句話,讓你心不平靜了?
生:“當時清朝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蔽抑溃菚r候非常得激烈,他們都想得到中國的北部,他們都用盡任何辦法不讓我國得到修筑權。
師:他們在阻撓我們。他們僅僅在阻撓我們嗎?還有一些句子,也說明了他們當時的一些做法,你找到了嗎?
生:“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沒法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