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學設計
藐視:輕視、小看。表明外國人、帝國主義根本不把中國放在眼 里。
嘲笑:指不懷好意地取笑別人。表明帝國主義對當時中國科技落后、政府無能的狀況幸災樂禍。
勉勵: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鼓勵人繼續努力去做。
(五)造句訓練。
1.弄清詞義。
在練習造句之前,教師應先讓學生弄清楚詞語的意思。
(1)“贊嘆不已”一詞的意思是:連連稱贊,不住地說一些稱贊的話。
(2)讓學生仿照課文中的句式練習造句。
誰 看到怎樣的景象就贊嘆不已。
誰 聽到怎樣的情況就贊嘆不已。
誰 想到怎樣的情景就贊嘆不已。
2.讓學生用“贊嘆不已”造句。
(六)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自由輕聲通讀全文,然后用筆畫出讀不好的句子。
2.同桌兩個同學互相交流,討論這些畫出的難句應如何來讀。
3.把通過交流之后能讀得流利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讀。
4.對于全班集體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范讀來指導。
課文第2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個長句,學生在朗讀時可能有困難。
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
教師范讀這句話時語速稍慢些。可以這樣停頓: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的聽讀可以使學生有些感性認識,模仿起來就不再困難了。
(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認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這條鐵路的過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難。把最使人感動的地方畫下來,把自己的感想簡單在旁邊寫一寫。
2.可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最感動人的是哪些地方,自己寫下了什么批注。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也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作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二)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二)順著作者的思路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中的難句及思想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
1.投影詹天佑銅像圖。
請同學們看投影,當我們坐火車去八達嶺,途中路過青龍橋車站時,可以看到一座銅像,這就是詹天佑。人們為什么要如此來紀念他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2.口述目標。
在這節課上,我們要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的情感,同時還要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