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學案例
二、給合訓練點,講讀第二段
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詹天佑“在怎樣的情況下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這一問題,抓“阻撓、要挾、嘲笑”的分析,從“阻撓、要挾、嘲笑”的意思理解,該是怎樣阻撓的?阻撓不行就要挾,怎樣要挾?目的是什么?以及嘲笑什么?結合訓練點深入理解這一段。
三、突破難點,講讀第三段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之事,課文第三段選擇了三方面的典型材料,即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后兩方面的學習是課文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在理解“勘測線路”之后,運用這種方法,自學“開鑿隧道”與“設計人字形線路”兩部分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上真正起到主體作用?先談“勘測線路”這一部分的教學設想。
1、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哪些困難?
2、他是怎樣克服的?
3、概括說話,從詹天佑勘測線路的表現,說明了什么?
“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運用上面的方法進行自學即“勘測線路”這一訓練方法提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自己搞懂這兩部分的內容。也就是詹天佑在“ 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從中說明了什么?不過,這里的難點,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
、拧≈胁胯従ㄊ窃趺椿厥拢
⑵ 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中怎么上坡?
由此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來突破難點:
中部鑿井法:
① 開鑿隧道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ㄔ诤诎迳蠏靸啥髓忂M的平面示意圖,目的是讓學生搞清鑿井的與鑿進的不同之處。)
② 學生讀“中部鑿井法”的內容。
③ 學生在玻璃片上畫出平面示意圖。(注意讓學生畫,自己動手操作。)
④ 評議學生畫的示意圖。可能出現學生將山畫得太高,像居庸關的山勢,要求再讀課文后修改。
“人”字形線路:
、佟〕鍪尽叭恕弊中尉路圖和剪好的火車模型。
、凇W生根據書上的說明上臺演示。
、邸≌f明兩個火車頭推拉的情況,并展開討論。這樣,難點容易突破。
四、反復朗讀,激發民族自豪感
從京張鐵路修筑成功,驗證了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對祖國的熱愛。通過反復朗讀從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