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教學反思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還是有不少遺憾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朗讀形式較少,指導不夠深入。學生雖然能夠理解老教授是一個懂得教育方法、關心愛護年輕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對角色的情感把握還不夠大膽和準確,所以朗讀老教授的語言時放不開,朗讀語氣不夠。
二、感悟不夠。雖然能夠抓住老教授的語言神態進行重點教學,但挖掘不深入,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都不夠,所以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較為粗淺的。
三、課堂環節不夠緊湊。如導入環節用時過長、學生在課上通讀課文時間過長、老師的話過多等等,這些環節無形中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使得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方面受到了影響。
四、課堂上語文味的體現。雖然課堂上,我一直引領學生朗讀品悟,但練習不夠。雖說課堂上,我安排了省略號的補白,預設中有個練筆,但是由于課堂容量較大,沒讓學生動手寫,匆匆說一說過場,這一工具性體現的就不夠了。
如果再講這篇課文我將以“文中的老婦人哪里讓你感動?”這一問題讓學生主要抓住老婦人的語言、神態來感受。匯報時讓學生盡情的表達,抓住一點讓多生分析,說透,這樣一處一處的分析。最后教師總結時分別從語言和神態入手。體會欣賞和鼓勵是小伙子刻苦練琴的巨大精神力量,希望同學們多欣賞別人,鼓勵別人。
《唯一的聽眾》教學反思
《唯一的聽眾》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文章通過對老人的語言,神態的變化表現了一位知名的音樂教授對"我"的真誠無私的幫助,表達了"我"對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課文兩條主線,以老教授為主,"我"的變化為輔.本文的重點是品味描寫老教授真誠的語言和神情的語句,體會其心理及其對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進而體會老教授對主人公無私的關愛和主人公對老教授的感激,敬佩之情.根據這一重點,在深入學習時,引導學生抓住老教授的語言,動作,神態,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課上,不僅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老教授對"我"的關愛,鼓勵和幫助,還引導學生學習體會老教授那詩一般的語言,使語文課重語言感悟的同時,又注意語言的表達,語文課上充滿語文味.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找到相應的句子,但對于隨著"我"的表現不斷變化以及老教授的言辭不同,學生體會不到,只是停留在句子意思上.先從語言入手,再從神態這方面入手理解,缺少整體性把握.也許正是因為理解,體會不到位,使得學生想象老教授當時心里想的內容顯得單調,空洞.解讀文本是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先要對課文有感悟,才能引導學生感悟.老師在備課時,要問問自己"什么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問程'越長,空間越大;'問程'越短,空間越小."是呀,課堂上,一個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思考的價值教學問題,可以影響學生的思維走向,能引起學生思考和討論的興趣,能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習的自主性,會使課堂思維集中,深入,從而達成學習目標,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問題可以精簡,如:1,"唯一的聽眾" 是一位怎樣的聽眾 (理解型——表達是敘述性的)2,為什么要裝成"耳聾" (思考型——表達是說明性的)3,課文寫了他的語言和行為,哪一點讓你最感動 說說你為什么感動 (發散型——表達是創造性的)也可以遷移.這樣,問題一焦點,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把學生推向一個更高的思考空間,被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材的美德所感動,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