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a.教材解讀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在我心中”,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求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我覺得,此文體現語文人文性一面的應該是季老對母親,對祖國深沉的愛,而語文的工具性一面則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將這兩者完美的結合,是最理想的課堂。
b.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理解“奔喪、棄養、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可見一斑、悵望灰天”8個詞語。
2、熟讀課文,體會季老的愛母之心、愛國之情,傳達“愛國應從愛母親做起”的道理。
3、憑借閱讀經驗找到對表情達意起關鍵作用的詞句,并從中體會文章傳遞出來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落實“從關鍵詞體會情感”等閱讀策略,培養語感。
c. 教學重難點
從關鍵詞句中體會文章表達出來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
d. 預習作業
1、自學課文生字詞,感情得體的出聲朗讀課文,讀流利。畫出你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或自己想辦法解決,或上課時設法提問。
2、作者懷念的是誰,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我對她們同樣的懷念?
3、用橫線畫出我懷念生身母親的詞句,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4、用浪線畫出課文中體現我懷念祖國母親的詞句,寫下批注。
e.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歌曲《母親》,談話:孩子們,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隨便聊聊)
談話,導入,檢查預習1
季羨林,一代國學大師,今年七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同學們知道,他生前最悔恨的是什么嗎?(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賦得永久的悔》)
簡要介紹季羨林生平。(可以幻燈出示資料及照片)
季老的許多文章里都說到了故鄉、母親,那是他魂牽夢縈的地方,魂牽夢縈的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懷念母親》(板書課題)
檢查朗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疏通詞句(即完成預習一)指名說說,你覺得他們讀的怎么樣?(應該讀出什么樣的情感?)引入“懷念”,進入第一板塊。
第一板塊 抓課文主線,完成預習2
1、理解“懷念”(明確“懷念”是過去經歷的一些場景、聲音、事件在腦海里的回味,其主要是對過去記憶的一種內心體驗)
2、品讀“懷念”。“我”懷念的是誰?母親是指誰?(生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課文中哪個關鍵詞可以讀出我對兩個母親同樣的懷念?(學生自由表達預習時的收獲)
關鍵詞句:……不知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也頻來入夢。(理解“頻來入夢”,可結合下文中日記日期的頻繁,下文中“沒有斷過”、“一直”、“十一年”等)
第二板塊 品思母之痛,完成預習3
讀“頻來入夢”這一句,引入“思母之痛”(自己的生母頻來入夢,季老卻說“不知為什么”,我們來幫他看看為什么!)
1、出示第二自然段(我六歲離開母親……數十年如一日)自讀,說說讀后的感受。(抓住幾個量詞:只待了幾天、只活了四十多歲、痛哭幾天、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體會作者心中的痛與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