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學實錄
師:在抱回孩子的這這件事上,桑那和漁夫事先商量了嗎?沒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叫什么?(不謀而合)說明了窮人和窮人的心是相通的。是的,撫養這2個孩子成人是不簡單的,這中間要要消耗他多少精力、體力乃至生命,為了幫助別人,他和桑那寧愿自己受苦受累,桑那和漁夫多么善良啊。
師:再瀏覽課文,你認為作者在表達上注意了什么?
生:(語言、動作、神態、標點符號)
師:我們在寫作文時,要想把人物寫活,把文章寫生動,注意寫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正確使用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窮人》教案
朱芳
教學目標:
1、自主積累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各種方法理解“抱怨”、“忐忑不安”等詞語的意思。
2、揣摩語言文字,從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中了解人物的品質,并作出評價。
3、能有感情地朗讀文章,表現人物的情感思想。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與漁夫的勤勞、純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5、理解窮人“雖家貧,但心富”的思想境界,從故事中受到人文的啟迪。
教學重點:感受漁夫和桑娜的善良。
教學難點:從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句子中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得到情的熏陶與升華。
教學用具: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板書“窮”,同學們,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2、板全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窮人》,它的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對于列夫•托爾斯泰你了解嗎?(學生交流這位作家的資料)
3、師:是呀,他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復活》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不朽的名作。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窮人》是他的又一篇經典力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窮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他們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怎樣的震撼呢?讓我們走進窮人的生活,感受他們的感受。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學生交流。基本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故事。
三、精讀啟迪:
(一)了解窮人的貧窮境遇。
1、師:課文中哪些內容描寫他們窮呢?同學們讀1—7自然段,用浪線劃出相關的句子。
2、交流
出示:
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可是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
(師:桑娜一家的生活過得真不容易呀!生: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可是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
師:桑娜和漁夫從早到晚的干活,可是還是過著清貧的生活,生: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
師:但不管怎樣,憑靠著自己的勤勞,日子還算能支撐過去
②、“寡婦的日子真困難啊!”桑娜站在門口想,“孩子雖然不算多――只有兩個,可是全靠她一個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婦的日子真難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