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學實錄
寧可自己受苦
也要幫助別人
《窮人》教學案例
一. 教材分析
《窮人》一文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六年級第二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其作者是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生活于沙皇俄國專制時期,一方面封建家奴制一步步走向崩潰,資本主義急劇發展;另一方面人民反抗斗爭日趨高漲。《窮人》一文如實反映了一段歷史時期人民的生活狀況。本文記敘了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在窮苦中互相幫助的高尚品質。課文以故事的發展為順序,運用了行動、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的方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有一定的預習課文能力、自學生字能力較強,對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也有一定的把握,能針對課文質疑問難者占86%以上,但仍有15%的學生不愿與同學交流,自主學習能力差。針對以上情況,我想學習本課內容,學生可以從“自學”人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自學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探討、合作、總結問題的基礎上從而理解課文,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教學目標
1. 能正確默寫本課的十個生字,理解“顧惜、抱怨、忐忑不安”等詞語的意思。
2. 課文給我們講了哪幾個窮人?寫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 文章中哪個窮人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理由。
4. 把最能體現桑娜和漁夫善良的語句劃下來,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 桑娜和漁夫除了善良還有什么?從文中哪里看出來?
6. 他們為什么這么窮?
7. 當漁夫和桑娜看見孩子安然入睡會說些什么?發揮想象,練習表述。
8. 續編《窮人》這個故事,拿到班里交流。
四.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了解窮人的美好心靈,向學生進行關心他人,奉獻愛心的教育。
五.美育滲透點
體會窮人夫婦的心靈之美。
六.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 分析掌握桑娜內心的矛盾,體會桑娜的善良是本文的重點。
2. 展開想象,續編《窮人》這個故事是難點。
3. 體會桑娜內心矛盾的重點語句是疑點。
解決辦法:采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析,指導朗讀來解決重難點:啟發學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點,思想品質及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合理想象。
七.教師活動設計
啟發、談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教師穿插有感情的描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八.學生活動設計
1. 小組討論重點問題。
2. 認真觀察課文插圖,發揮想象,練自讀自悟,勾畫重點語句,質疑問難。
3. 練習表述。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九.教具:錄音機、磁帶、圖片。
十.教學課時:2課時
十一.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要 點 導 學 設計緣由
導 學 過 程 一.繼續學習新課。1.這幾個窮人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理由。 學生自由回答。
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2.你認為桑娜是個什么樣的人?劃出文章中最能體現桑娜善良的語句,有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 學生分別用 自讀自悟,勾畫重點詞句。
2劃出后請同學讀一讀,并談談體會。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各自談體會。 走進文本,以讀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