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說課設計
利用網絡信息,將文字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正體現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當選擇這一部分學習時,引導他們抓住“至少”、“本來” 等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準確。接著,讓孩子們相互交流課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資料,然后老師補充別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有關資料,并把太陽系其它星球都呈現出來。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深刻理解了人類“不能移居”的原因,又能初步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升華情感
這時,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話與同學們交流,并通過辦手抄報的方式在校園或則街鎮上發表展覽。這樣,情感熏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遷移
讓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學完這課,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他們有的動手畫出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地球的模樣,有的發出環保倡議等,并且通過辦手抄報在學校展覽,我還建議把他們的設計通過網絡發送到網上去,在地球村展示臺展示,引起社會的共鳴。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四、板書設計
對地球的介紹
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面臨資源枯竭的威脅 愛護環境
人類只有一個選擇——地球
五、教學小結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