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教案設計(人教課標版六年級)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圣、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舍、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 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學會祝福,學會寬慰、學會寬容、學會忍耐,讓自己的心靈多些善意。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認識這樣一個孩子。先前父親和妹妹認為男孩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癡,他拉出的小夜曲聽起來就像是鋸床腿的聲音,可是有一天鋸床腿的聲音變成了美妙的音樂,這究竟緣于何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唯一的聽眾》,解決心中的疑問。
二、齊讀課題,釋題
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正因,“唯一”是什么意思?
聽眾是很多人的意思,為什么要用唯一來修飾?課文中的“唯一的聽眾”指誰?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2.教師板書易混易錯字詞,學生認讀。
鋸(電鋸)躡(躡手躡腳)眶(眼眶)受(接受)
踞(盤踞)鑷(鑷子)框(門框)授(傳授)
四、再讀課文,梳理內容
1.那么,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呢?
(1)“唯一的聽眾”是指誰?相機板書:老婦人
她是怎樣的一個人,誰來形容一下?
(2)“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2.簡要概括一下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文章通過一個音樂白癡成長成為能演奏真正音樂的小提琴手的故事。
五、作業設計
1.課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上節課內容
1.聽寫生字。
2.回顧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閱讀課文,研讀感悟
1.唯一的“聽眾”是什么時候進入我的眼簾的?“聽眾”來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
我獨自來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惱,不由得詛咒自己的時候發現了老人。“聽眾”來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為了到林中坐一會,之后是為了幫助我。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聽眾”言語的句子,結合當時的談話環境。
(1)一開始,我的父親和妹妹都認為我是個音樂“白癡”,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練琴,躲到后面的小樹林里練琴,這時,老人對我說了什么?
“是我打攪你了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老人的耳朵真的聾了嗎?為什么要這么說?
引導學生體會老婦人是在鼓勵“我”,讓“我”不要懊惱,灰心,并打消“我”顧慮,不要在意她在場,拉好拉壞她都聽不見,對她不會造成任何干擾,讓“我”毫無顧忌地大膽練習。老婦人給“我”勇氣和信心。
再讀老婦人的話,體會老婦人呵護年輕人。
(2)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引說——大家齊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