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中含義深刻的字詞,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重點:體會整首詩的意思,感情朗讀。
難點:理解詩中含義深刻的字詞。
一、導入
1.這個單元我們一直跟隨著課文的學習,認識并了解了我國的一位大文豪——魯迅。(出示魯迅畫像)
可是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了。魯迅走了,但是他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很多,我們有懷念,更有那深深的思考。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有的人(板書)
這首詩是著名詩人臧克家寫的,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詩人親自參加了他的紀念活動,看到了魯迅先生的許多作品,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懷念和崇敬,于是便揮筆寫下了這首詩。
3.齊讀課題2遍。讀了題目,你發現了什么?了解副標題。(這首詩是紀念魯迅的)補充說明課題內容。
過渡:“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二、初讀感知,學習第一小節
1.自由朗讀,把句子讀準確,思考:“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2.交流:
①(指名讀,男女生讀,注意:小節之間的停頓,句子的流暢度)
②匯報:“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歸結為兩類人:騎;俯。
過渡:對于這樣的兩類人,詩人作了自己的看法。
3.出示第一小節
①自己讀讀,發現了什么?同樣的兩個死,兩個活,意思一樣嗎?分別指什么?說說你的理解。
②小結:有的人,肉體活著,但是生命毫無價值,就同死了一樣;有的人,肉體雖然死了,但是他的思想,精神卻永存。
3.過渡:同學們,你們覺得魯迅是屬于哪一種人呢?這首詩就是為紀念魯迅而寫的。
三、學習2——4小節
1.請同學們默讀詩歌2——4小節,看看哪些句子是寫魯迅的?找出來讀一讀。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①說說自己的理解。
做牛馬——讀著這句話,我的眼前就出現了:那個夜晚,魯迅為一位車夫包扎傷口。素不相識,卻那么耐心,關心。半跪著,就那么半跪著好長時間,我的腦海里出現了這樣一句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作野草——野草有什么特點?(生命力極強)有一種什么樣的精神?(不怕風雨狂,不怕烈火燒;)為什么要把魯迅比作野草?(當時的環境那么險惡,反動統治者總是那么兇暴,阻止著魯迅的一切行為。而魯迅卻始終愛憎分明,用手中的筆不斷地與他們頑強作戰,正如白居易所說的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為多數人活——總是想到別人,關心別人,關心女傭,關心車夫,關心賣票青年……
②引讀小結:是啊,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學生接讀: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魯迅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與野草一般頑強精神的人——學生接讀: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魯迅就是這樣一個心中總是裝著別人,為別人著想的人——學生接讀: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