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有的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學生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運用這種手法的好處。
3、學習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合作學習。
教學難點:理解兩種人的含義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揭題
1949年10月,在北京一座普通的民居里,一位質樸的詩人寫下了
這樣一首樸素的詩: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這位詩人就是??
這首詩就是??
(出示:《有的人》)一起讀。
2、課前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魯迅的資料,做成了演示文稿和電子報,每個小組都做得不錯,老師放到了班級網站上,請同學們瀏覽一下,看完后請同學們說說:你對魯迅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學生邊演示邊回答。(教師機調為監控轉播)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基本內容
1、引入初讀
師: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已經離我們遠去了,臧克家用短短的一句話兩個詞,死了??活著,來評價魯迅。
2、為什么說魯迅先生死了他還活著?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帶著這個問題讀全詩,從詩中找答案。
三、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根據學習建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1、明確學習目標:(齊讀一遍)
2、師:今天我們利用電腦進行詩歌的學習,你們能不能先談談你準備怎樣學習這一課?
生答:
3、師:老師給一些學習建議
學習方法:1、合作學習
2、對比朗讀
學習建議:第一步:組長和組員討論決定選感興趣的一、二節學習
第二步:組員們分頭獨自學習,學習時請參考網頁上的“課文學習”和“學習資源”
重點學習:(1)理解詩中含義深刻的字詞。
(2)發揮想象:詩中寫了兩類人,你可以說說你在朗讀詩句時由此的聯想:我由此想到了 什么人?
(3)談談你的感受或啟示。
第三步:組員們合作討論感興趣的話題,準備匯報。
建議匯報時多用這樣的句式:
我們組學習的是詩歌的第 小節
我覺得……
我發現……
我是這樣理解的……
讀這句詩,我想到了……
四、研讀品悟,升華情感
1、在匯報學習成果之前,說說全詩總寫的是哪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