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有的人教學設計
(1)學生匯報第一小節(板書:生命毫無價值、思想精神永駐)
師:每節的前一句的“有的人”指??人?(反動統治者)
后一句的“有的人”指??人?(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
師:該怎么讀這兩句?
(2)老師讀一讀,你們聽聽,老師對這兩種人是懷著怎樣的感情來朗讀的?
老師范讀第一小節。
學生回答:
第一句:輕蔑地、鄙夷地讀……厭惡地、痛恨地讀……
第二句:莊重地、惋惜地讀……肯定地、贊頌地讀……
師: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全班對比朗讀第一節:左邊的同學讀每一小節的前一句
右邊的同學讀每一小節的后一句
(3)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
教師總結:詩的每一小節都用對比寫,第一節都是先反后正。板書:對比
2、學生繼續匯報其他小節。
(如第5節:
師:你們的朗讀想告訴同學們什么呢?
(想告訴同學們對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痛恨;對那些一生為民,給人民作……贊美)
3、師:同學們的匯報非常精彩,由于時間的關系,其他小組在課外再交流。
我們六(2)班的同學,每人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全詩七個小節,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些小節之間在內容上有一定的關聯?
生答:
師:我們以二、五小節為例,一起來讀讀這兩個小節,我們要讀出人民的愛和人民的恨,讀出愛之深、恨之切。
對比朗讀:男同學:2 女同學:5
4、師:讓我們再想想,有沒有發現二、五小節的幾句話還有怎樣的聯系?
(答案:第五節的第一句是回答第二節的第一句,第五節的第二句是回答第二節的第二句的)
師:那就讓我們再次來告訴所有的人,告訴他們人民對待敵人和朋友的態度。
(再次對比朗讀,兩節詩歌一句一句的對比讀,師生一起)
師:同學們,人民的情感是真實的、真誠的,就讓我們通過真情的流露來懷念那些為人民做牛馬、為人民服務的人吧。
男女對比朗讀二??七小節詩歌
5、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留下了這樣的話:“趕快收殮,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魯迅最后的遺言。“忘記我”,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魯迅先生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活在全中國人民的心里。
讓我們一起來深情地回憶他:齊聲朗誦這首詩。
五、總結全文,拓展思維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是司馬遷告訴我們的。 你還知道哪些“生”與“死”的名言。
2、師:魯迅先生說: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他一生“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的價值觀。你們有沒有思考過:你活著是為了什么目標?
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收獲很大,你或許會思考人活著怎樣才有意義;或許有許多心里話想對魯迅先生說,想對同學們說,請在班級網站上寫下你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