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學設計
女生:(讀)"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涌過來."(男生重讀這一部分)
師:兩個人都讀得不錯,還有一個名額,誰來讀 (又一女生站起,另一男生站起應戰)
女生:(讀)"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濤洶涌的大海."(男生重讀)
師:兩位同學讀"波濤洶涌"真的波濤洶涌.前面看見妹妹恬靜的臉,讀得很溫柔.這位男同學讀得也很溫柔.(眾笑)好啦,大家讀得也不錯,講得也不錯,
4,但我還是不明白,我說《月光曲》的曲調在哪 旋律是什么 我找不著.你們告訴我,這兒(指板書三層)寫的是月亮和大海,這哪是《月光曲》呀 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因為它是用語言文字來代替這個《月光曲》的.
師:噢,代替了,那《月光曲》就是:(唱)"月亮升起……"(眾笑)
生:不是,不是,它的旋律,用語言文字來表示它的旋律.因為課文不可能把《月光曲》整一首的譜子寫下來,要是那樣的話,我們不用學《月光曲》了.
師:成音樂課了是吧,他的話解釋清楚了嗎
生:沒有.
師:非常遺憾,沒講清楚,誰能幫我解釋清楚
生:我覺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靜的,聲音很輕的;然后"月亮升高,風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濤洶涌"應該是感情已到了極點了.所以就是聲音從輕到高,這樣的過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師:你光這么說不行,我知道波濤洶涌是"轟隆,轟隆"的非常大的海浪,我知道它的聲音很大,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支老師,黑板上都寫的是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大海.
師:對呀!
生:那我們可以聯想到月亮是很……
師:(打斷)你想怎么聯想就怎么聯想 不對.我還可以聯想到我小時候,我媽媽生氣了,一開始不太厲害,到后來揍了我一頓.(眾笑)我還可以聯想到這個呢.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我覺得它第一層的意思是說《月光曲》的第一段非常柔和.它……
師:(打斷)你怎么認為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 我還認為我媽媽剛剛生氣呢!(眾笑)你說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不行呀,你怎么來證明呢 好好讀書,再把第九節好好看一下.(學生各自看書)
5,師:想想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生了嗎
生:不是,是聯想.
師:誰的聯想
生:皮鞋匠和妹妹的聯想.
師:皮鞋匠和妹妹的聯想,他們這種聯想是怎么產生的
生:他們是聽了貝多芬彈的樂曲后聯想的.
師:那聽他的曲子,腦子里就出現了這種情景,是這個意思嗎
生:是.
師:噢,誰還能說得更清楚一點
生:我覺得他們是聽貝多芬的曲子聽得十分投入,腦子里才聯想出這番景象.
師:噢,我明白了,這回你們算給我講明白了.(指板書)這些月光和海面的變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時候,所引起的兄妹倆的聯想.
6,那么,什么樣的曲子,什么樣的旋律才能讓他們想到月亮剛剛升起,大海微波粼粼 你們想想當時的鋼琴曲是什么樣呢 能形容一下嗎 是快呢,是慢呢,是輕呢,是重呢
①生:我覺得月亮剛剛升起的時候,應該是比較很柔和的.
師:很柔和,(板書"柔和")還有什么呢
生:然后到……
師:(打斷)等一下,光是柔和嗎
生:還有比較緩慢,寧靜.
師:比較緩慢,徐緩.(在板書"柔和"后面寫"徐緩")后來呢
②生:后來到風卷巨浪的時候,它的曲調聲音應該響起來了,速度也加快了,聲音從柔和變成高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