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中講述了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于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作者借著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既表現了大音樂家貝多芬對貧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又表現了他的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告訴人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
教學設計思想:
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思想,我是這樣設計的:本課14個生字.第一課時完成生字,詞語的教學,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課文的大意,并完成課后第四題的練習.第二課時圍繞課后思考題,抓住貝多芬的言行舉動及感情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作過程及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抓住貝多芬的言行舉動及感情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作過程及內容.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感受貝多芬同情熱愛貧苦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 重點,難點:
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及感情變化.
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五,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音樂導入.
同學們,請聽.(播放樂曲《月光曲》)
師:同學們,聽過這首曲子嗎 它叫"月光曲",是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即興創作的.貝多芬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被世人尊稱為"樂圣".關于這首曲子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二,)請快速瀏覽課文一遍,想一想:這個故事先講什么 接著講什么 最后講什么 (隨機板書:貝多芬,走近茅屋,彈奏一曲,即興創作)
(三,)談話激趣:
貝多芬作為大音樂家,到各地演出還到小鎮上演出,并且無償為窮苦人盲姑娘彈奏,彈了一曲,又彈一曲《月光曲》,這第二次彈奏的曲子是不是貝多芬早已譜寫好的 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生:從"花了一夜功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可以看出,他不是早已譜寫好的.)
顯然,貝多芬是在小茅屋里乘著興致把曲子彈奏出來,而后追記的.我們知道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那么是怎樣的情境使貝多芬創作出這樣一首名曲的呢
(四,)教學3——8自然段.
請默看3——8自然段,拿筆,看看你從哪些句子,哪些詞語,或者哪些標點符號讀懂了什么 在有關句子,詞語,標點符號旁寫上自己的感受.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抽生匯報,并及時指導感情朗讀.
生:我從姑娘說的話"這首曲子多難彈啊!……那該多好啊!"知道盲姑娘是多么喜愛音樂,多么想去聽音樂會呀!
師:你體會得好.那么,你能不能把盲姑娘當時那種迫切的心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 (抽讀,齊讀)
生:我還從皮鞋匠說的話中的兩個"太"字,讀懂了皮鞋匠很愛妹妹,但他不能滿足妹妹的要求,心里難過.
師:體會得好!他當時的心里只是一些難過嗎
生:不是的,是很難過.
師:對,很難過.難過得……(師指自己的心)
生:心里很痛.
師:對,皮鞋匠當時心里隱隱作痛.那么怎樣讀這句才能表現出皮鞋匠買不起入場券時心里隱隱痛楚呢
(指導讀好皮鞋匠的話)
生:我還從盲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知道盲姑娘也很愛哥哥,她很懂事.
師:你體會得好!看來,你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生1:我還從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看出貝多芬很同情窮兄妹倆,他是一個大音樂家,但他不拿架子,卻還那樣熱情地要為盲姑娘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