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練習設計、說課設計、綜合資料
這節課我依據教材特點,師生特點。采用多種教法,朗讀形式,即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和表演概括能力。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安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沉痛。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借助課文,激起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導學生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本課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有條件的要指導學生收集資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同時也為下一組“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作一些準備。
二、學習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認識“瞅、釗”兩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軍閥、娛樂、僻靜、恐怖、憲兵、魔鬼、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爺、絞刑。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4.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的熏陶感染。怎樣引導呢?
首先,要指導學生在課前搜集、查閱資料,并在讀課文前交流。了解當時中國的情況,認識軍閥割據形勢下,李大釗所從事的革命事業的危險性及李大釗生平。
其次,要引導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找出需要深入體會的句子,如描寫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與同學討論,加深領會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如,“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李大釗明知形勢嚴峻,處境萬分危險,但他將革命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表現了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拔铱吹搅怂莵y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說明李大釗同志即使受過苦刑,仍保持著對革命事業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深沉的愛!八樕系谋砬榉浅0捕,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闭驗槔畲筢撏緦Ω锩聵I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傷痛。相反,他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
第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再現李大釗烈士的光輝形象,以表情、語調表現出李大釗臨危不懼、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質。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要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的開頭和最后三個自然段,找出它們之間內容上的聯系,在充分思考和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前后照應,首尾連貫寫法的好處。
課文還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應的,可讓學生舉出一些例子來說一說,體會一下。如,前面講到“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焙竺娼淮奥犇赣H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這樣前后照應,讀者讀了就會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