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句詩非常著名,它是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縮影。從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到這兩句詩,又從這兩句詩想到賣火柴的小女孩,說明不僅我國封建社會是這樣,當時的丹麥王國也是這樣。在今天的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窮苦的大人、小孩正生活在寒冷、饑餓,和痛苦的人,讓全世界的大人、兒童都生活在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光明、美好的社會里。
六、簡要復述。
明確了中心,要復述課文就容易多了。
要抓最重要的。什么時候,什么人在哪兒,怎么樣。主要情節、幻想、幻想著哪些,結果怎樣。
練習:簡要復述。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組詞:
僵( ) 藍( ) 櫥( ) 梗( ) 蜷( )
疆( ) 籃( ) 廚( ) 哽( ) 倦( )
三、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老師經常激勵我們學會更多的本領。
2.我的課余愛好是打乒乓球和足球。
四、根據課文內容用橫線恰當連接詞語:
幻想 渴望 現實
美麗的圣誕樹 溫暖 凍死
慈愛的奶奶 幸福 痛苦
噴香的烤鵝 食物 寒冷
美好的地方 愛撫 孤獨
溫暖的大火爐 歡樂 饑餓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記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_________悲慘故事,揭露了________,表達_________。
☆測試答案:
一、填滿 蹣跚 靈魂 暖烘烘 圣誕樹
二、
凍僵 藍天 櫥窗 火柴梗 蜷縮 噴香 薄紗
邊疆 籃球 廚房 哽咽 疲倦 噴出 淡薄
三、
四、
五、《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記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不幸遭遇的同情。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著名作品。課文訓練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學生學會展開合理的想象。在思考練習第三題中,設計了這樣的練習:想象一下,如果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你會怎么做?
我在孩子們現實生活體驗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的讀寫練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首先,讓學生明白,安徒生是怎樣進行想象的,讓學生掌握方法。第一步,我采用了逆向思維的方法,仿照五年級課文《月光曲》,假想了安徒生為什么寫出這個故事。“現實:安徒生在新年的第一天漫步街頭,在街邊的角落里,發現了一個小女孩。她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赤著腳,蜷縮著。在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身邊落著幾根燃燒后的火柴梗,手里還捏著一大把火柴梗。她已經凍死了,可是安徒生在她的臉上絲毫看不出死亡的痛苦,她的嘴角掛著一絲微笑。此情此景讓安徒生再也無法看下去,他飛奔回家,創作出《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步,讓學生根據這段現實再回到課文內容,說說安徒生是如何展開想象的翅膀的。學生有據可查,在討論與交流中,明白了只有細致的觀察,才能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
其次,我緊扣生活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給出一段典型的生活畫面讓學生想象。“我時常看到這樣一個女孩。她有一雙大而烏黑的眼睛,她那無精打采的目光中總是帶著一絲憂傷。皮膚白皙,衣著鮮亮,。讓我奇怪的是,她整天抱著一個洋娃娃:破舊不堪,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胳膊與腿也不齊全了。但小女孩卻時時緊抱著它,撫摸著它,好象它是無價之寶似的。”讓學生根據這段內容,想象出一段小女孩身上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