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
此外,奧登塞救濟院里同住在一間病房的老婦人給他講述了一些民間傳說,后來證明這些傳說成為他改編老故事和自己創作童話的肇源。在這方面,安徒生同樣也處在兩個世界之間:口頭流傳的敘事傳統以及以書籍文化代表、能夠充分體現作者作用的現代世界。
一個決定了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生活方向以及他1819年前往哥本哈根這個非凡舉動——那之后他的社會地位和文學成就都有所提升——的因素,是如下的一個事實,即作為首都之外唯一的一個城市,奧登塞擁有一座劇院。除了他在早年就沉迷于文學作品而遠離現實世界之外(他的父親漢斯·安徒生,一個鞋匠,有許多藏書,其中包括圣經、holberg的喜劇以及《天方夜譚》),他還與劇院(包括從哥本哈根的皇家劇院前來的旅行演員)保持著聯系,這使得安徒生的夢想和渴望獲得了知識和方向。1819年9月4日,他在14歲時離家,那時距離他的堅信禮過后僅幾個月,他前往哥本哈根的劇院尋找自己的未來。盡管這次冒險不是很成功,卻使得安徒生的余生都與劇院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成為一個創作了大量戲劇的作者和外國戲劇的翻譯和改編者。戲劇成就了他的一生,因此真的可以說,如果他誕生在丹麥其他任何一個省會城市,他的事業將不會和后來一樣。
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停留的頭幾年中(1819-22),他拼命努力期望在劇院中獲得一個鞏固的位置,擔當一名芭蕾舞演員、演員或者歌手。最終,當這些嘗試都失敗之后,他嘗試成為一名劇作家,這也是白費工夫,但結果一位劇院院長決定送他去上學,那樣他有可能被培養成材,而因此這段經歷就像在奧登賽度過的日子那樣,對他后來的生活和工作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哥本哈根,他被兩個家庭所接納——柯林一家以及烏爾夫一家,他們成為他在精神上的親人。在這里,他還開始了解首都的中產階級上流社會以及社會最底層的無產階級。他開始了解為了生存而奮斗和作為一個依賴別人的善舉來過活的懇求者的痛苦。
在離開奧登塞并且決定從事藝術工作之后,安徒生只能有一個選擇:起床并且繼續。然而,就是在這個時期,他體味了離開一個世界卻還沒有被另一個更高層次的世界接納的痛苦和屈辱,這種經歷在他的童話《美人魚》(1837)、小說《o.t.》的主人翁和戲劇《黑白混血兒》中有所體現。
然而,在度過了slagelse和elsinore的求學的日子之后,哥本哈根在他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這里,安徒生這個無產者獲得了與正處于鼎盛時期的中產階級圈子有關的文化和教育,這段鼎盛時期包括了君主專政制的最后幾年,而安徒生,一個敏感且感情脆弱的人,學會了使用輕松、反諷式的哥本哈根妙語,尤其是他從柯林一家學到的那種頂厲害的方式,這種方式他也從劇作家們的主流圈子以及批評家johan ludvig heiberg那里領教過。可以說,安徒生全部的童話作品就好像是懸浮在以下這些兩極之間:感情和智慧、敏感和諷刺、自然和文化,他的作品充滿張力,最早是在他的《tour de force》中表現出來,tour de force是1828至1829年從holmens運河到amager的最東部的徒步旅行,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出版于1829年。
丹麥和歐洲
作為從奧登塞至哥本哈根的旅行或者人生飛躍的持續,安徒生一生都是在丹麥和歐洲其他地區之間穿梭,特別是德國,更是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同時,他的旅行也給他在國際上帶來了文學聲譽。安徒生在歐洲的其他地方也感受到了回家的感覺,尤其是意大利給他留下了對于自然、世俗生活和藝術的深刻印象。安徒生對丹麥的感覺是矛盾的,他離不開這個國家,但有時他會因為它的卑瑣小氣而感覺徹底的厭惡。他是后來才被認識到的jantelov的第一個聲名卓著的受害者,在安徒生文學生涯的后期,瑟倫·克爾凱郭爾緊隨其成為另一名受害者。但是與克爾凱郭爾這個從來沒有旅行到比柏林更遠的地方的人相比,安徒生成為他那個時代旅行最遠的丹麥作家。他一共進行了29次國外旅行,并且他一生中一共有超過9年時間是在丹麥以外的地方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