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錄像再現現在人過春節的情景,激發興趣。 1、喜歡過春節嗎?談談自己的想法。 2、老北京的春節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意。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圈出來。 2、檢查生字讀音情況:出示課件 (1)放鞭炮檢查。 (2)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解決重點難點。 3、解決遇到的困難或問題。 你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提出來。 4、小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熱鬧) 快速讀一讀課文,看春節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 板書:臘月——正月十九 (二)學習過年這一節。 1、默讀課文,找出喜歡的一個段,劃出表現熱鬧的句子,談談為什么說這些句子能表現出熱鬧。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同一個段落先交流。交流時注意抓住重點的詞句說。 3、指導學生讀出“熱鬧”來。讀完之后,師生評議。 (三)學習元宵節這一節。 1、默讀這一節,過元宵節熱鬧表現在哪些方面? 2、小組合作討論。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燈的數量多、種類多、亮等特點。“數量多”可引導學生抓住“處處、整條街、幾百”“街上有燈,家中有燈”等;“種類多”可引導學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紗燈、冰燈、長龍、走馬燈、宮燈、紙燈”等等。 3、合班交流。出示錄像——看燈,讓學生感受燈的世界燈的美麗。 4、讀出喜歡的心情。指名讀。 5、合作讀。 (四)感受咱的春節與老北京的春節有什么不同。 1、學生聯系自己過春節的情況談一談。 2、交流自己搜集的與春節有關的不同資料。(圖片、文字資料、錄像、幻燈片等都可以) 教師小結。 四、作業超市(自選一個) 1、寫一寫自己過春節時最有意思的情景。 2、搜集不同地方的人過春節的不同習俗,辦一期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