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2)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會枯萎了?
一、素質教育目標(-)知識教學點1.學會本單元9個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賴一旦一番鍛煉優雅勃勃生機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二)能力訓練點1.訓練學生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2.訓練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最重要的責任不在于教教材來讓學生理解和領悟作者的感情,而在于以教材為憑借,讓學生在富有層次的讀書活動中自己走進文本,以自己的心靈與文本展開有效對話,創設與學生生活相似的情景,接近學生生活的距離,學生在個性化...
教學目標1.通過對含義深刻的語句的理解,體會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及出現的新詞。教學過程一、啟讀,激趣質疑引入文1.教師動情地講述《一個大學生的故事)。...
教學目標1.通過對含義深刻的語句的理解,體會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及出現的新詞。教學過程一、啟讀,激趣質疑引入文1.教師動情地講述《一個大學生的故事)。...
教學目標1.通過對含義深刻的語句的理解,體會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及出現的新詞。教學過程一、啟讀,激趣質疑引入文1.教師動情地講述《一個大學生的故事)。...
一、素質教育目標(-)知識教學點1.學會本單元9個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賴一旦一番鍛煉優雅勃勃生機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二)能力訓練點1.訓練學生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2.訓練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教學重點、難點】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教學準備】 課件。...
教材簡析:本文借種樹喻育人,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教材分析:桃花心木是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種桃花心木樹苗人的種樹之道,比育人之理。文章蘊涵道理深刻。說明育人同植樹一樣,同樣應該在不確定的生活環境中,培養人的自我生長能力。...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課文《桃花心木》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撰寫的一篇中心突出、內容含蓄、寓意深刻的散文。文章先寫“我”于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高個子種樹人培育桃花心木苗時顯得不按規律,漫不經心,于是...
【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第一教時一、揭示課題,介紹桃花心木1、提示課題,齊讀課題。2、學生交流對桃花心木的了解后,教師展示材料,介紹桃花心木。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檢查預習:⑴同桌互相輪讀課文,互相正音,教師隨機抽測。...
一、提問導入,設疑激趣同學們,你們認識桃花心木嗎?它是怎樣的一種樹?(學生根據查閱資料匯報。)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課文解讀】 《桃花心木》是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課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給樹苗澆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文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極具教育意義。...
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