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相關資料
4.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這位小女孩臨死時“嘴上帶著微笑”。人們看見了她那小小的尸體,只是淡淡地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誰也不關心她。可是作者卻深入到小女孩臨死前的心里。她看到過許多美麗的東西,盡管那是幻象;“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她得到了人間的慈愛;奶奶把她帶到“新年的幸福中去”,她懷著這樣美好的愿望死去。而這些是“誰也不知道”的。
【佳句賞析】
1.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fā)上,那頭發(fā)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小女孩長著一頭金黃的頭發(fā),那頭發(fā)打成可愛的卷兒披在肩上,可以看出,這是個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沒有心思去關心自己的美麗,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后一天。在這樣一個本應幸福溫暖的夜晚,她卻光著頭,赤著腳,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著有錢人家窗戶里透出的燈光,無可奈何地聞著街上飄著的烤鵝香味。只因為她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這樣的夜晚,也必須出來賣火柴,為家里掙一點錢維持生活。多么“可憐的女孩”啊!這段描寫,深深地透露出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
2.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這道“奇異”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爐,得到了短暫的溫暖和滿足。在這雪花漫天飛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這對于一個“赤著腳”、“一雙小腳凍的青一塊紫一塊”、“蜷著腿縮成一團”、“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的小女孩來說,實在是非常可貴的。
3.她趕緊擦著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對小女孩來說,這世界上沒有光明,沒有溫暖。奶奶的出現使她無比留戀。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滅,慈愛溫和的奶奶就會不見的。所以,她不顧一切,“趕緊”擦著了“一整把”火柴。這句話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也反襯了當時社會現實的冷酷。
【句式變化】
一、將疑問句改成肯定句。
她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她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沒有用。
二、縮句:
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
烤鵝冒著香氣。
【內容提要】
本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4節(jié)):講在下著雪的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
第二段(第5—10節(jié)):講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
第三段(第11、12節(jié)):講小女孩死了。
【中心思想】
本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表現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
【寫作特點】
一、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出現了四次幻象。作者把現實同幻覺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在鮮明的對比中使我們認識了舊制度的不公平、腐敗與丑惡。
二、課文的結尾意味深長。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最幸福的時刻凍死了。她成為人們議論的對象。這個回敘性的結尾,及結尾中的“美麗”、“新年的幸福”等詞語更突出地襯托出了結局的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