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閱讀指導課教學案例賞析
1、生說喜歡閱讀《魯濱孫漂流記》的理由。
2、師:下面我們進行兩分鐘默讀,看看在兩分鐘內,自己能看幾頁課外書。同時要注意讀書的姿勢,要注意讀書的質量,做到眼到,心到,決不能三心二意。
3、師生共同進行兩分鐘默讀。
4、用手勢出示各自兩分鐘默讀的頁數。
5、讓學生拿起筆,給剛才默讀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和詞語,并選一處或兩處在旁邊做眉評。
6、交流自己最欣賞的句子、詞語和眉評。
如:看著魯濱孫的經歷,讓我可以想像到他在孤島生活的艱辛,使我體驗到他不屈不撓的冒險精神,讓我對他肅然起敬;看著魯濱孫的經歷,使我深刻體會到魯濱孫是一個永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動者。理智明達的他不屑守成,傾心開拓,三番五次拋開幸福之家,出海闖天下。他肯于勞動并且善于勞動,總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奮斗著,歷盡千辛萬苦,一次又一次地創造出財富。
7、互提互答:
﹙1﹚.魯賓孫是什么時候開始漂流的? 一六五九年九月一日
﹙2﹚.在孤島上有什么與他做伴? 答:一只狗,兩只貓,一只鳥,一 些書¨
﹙3﹚他找到幾本什么書? 祈禱書和圣經
﹙4﹚他的狗是怎樣到島上去的? 自己游泳上島的.
﹙5﹚.他的鳥會說話么? 會
﹙6﹚.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全名是什么? 丹尼爾·笛福
﹙7﹚他剛剛到島上時思考了哪些問題? ⑴生存問題 ⑵物質問題 ⑶精神問題
﹙8﹚他救下了誰?(有兩個) "星期五"和船長
﹙9﹚他的衣服是什么做的? 獸皮
﹙10﹚他最先做的事是什么? 調整心態
﹙11﹚.他的主食是什么? 羊肉
﹙12﹚.后來他又自己種了什么?養了什么? 種了小麥水稻,養了羊群
﹙13﹚那些糧食的種子是怎樣來的? 從沉船中的麻袋上抖落在土中的
﹙14﹚他曾經幾次到船上搬東西? 十一
﹙15﹚他在船上找到了哪些東西?(請列舉) 略
﹙16﹚.書中最經典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 一萬倍. (其他也可以)
﹙17﹚.他看見野人的腳印后是怎么樣的? 極度恐懼
﹙18﹚.他看見能帶他回祖國的人后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 "先生們,你們是什么人?"
﹙19﹚.他是怎樣回到文明國度的? 幫助了船長然后被船長帶回。
(“學貴有疑”。思維活動一般總是從問題開始。疑問是思考的動力,創造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問,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同時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有探究的欲望,才能積極地去思考,并從中獲取成功的快樂。)
(三)、閱讀總結
魯濱孫,勇于向世俗挑戰:離家出走;勇于和大自然斗爭:在經過大浪后也沒被淹沒;勇于行動:在荒島上看見俘虜快被野人殺后吃掉,舍身去救他——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戰和磨練。
(教師圍繞這堂課中涌現出來的用心讀書和發言積極的同學來激發學生學習魯濱孫自信、自立、自強、永不滿足、不甘平庸、勇于創業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誠實、善良、智慧和堅毅,去創建、去開拓。)
(四)、拓展訓練
1、繼續制作“讀書筆記卡”或“名著欣賞記錄卡”。
2、讀完這部小說后,簡要的在世界地圖上畫出作者所走過的路線。小說中主要人物魯濱孫的性格是什么?從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請你寫在“名著欣賞記錄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