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
成千上萬人的不懈(xiè)努力,終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結果。那天早晨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劃過一道絢麗的曲線,看起來宛若一條蜿蜒的蒼龍,瞬間便消失在了蒼穹之中。10月16日6時23分,飛船在環繞地球 14圈后成功返回祖國大地。航天員楊利偉在著陸場即將登機返回北京的時候,用三句話概括了他21小時的太空旅行:“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簡單的三句話,對無數參與航天工程建設的人們作出了崇高的評價——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就不會有這飛行正常、使人感覺良好的飛船,就不會有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
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它同時也充分表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qiè)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2005年10月12日,中國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開始中國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后,飛船返回艙于17日凌晨4時順利著陸,航天員安全返回。“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實驗活動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富有激qing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了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登臨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遠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