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
2、“神舟五號”的順利發射及其偉大意義。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的實錄或圖片;重點語句的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揭題質疑:
同學們,能說說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嗎?同學們的夢想真是五彩紛呈,我衷心的祝愿每個同學的夢想能夠實現。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與一往篇與夢想有關的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指名讀課題,再齊讀課題,質疑:說說你有什么疑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自讀自悟 理清條理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同時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認讀,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遨游 蒼穹 宛若 振奮不已 震耳欲聾 積勞成疾 風華正茂 猝然長逝 堅持不懈 鍥而不舍 嫦娥奔月 鯤鵬展翅 九天攬月 炎黃子孫
3、學生匯報自讀收獲:
學生可能有以下認知(僅例舉)。
萬戶是明代官員,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乘火箭上天的人,萬戶被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升空探索的先驅。
我國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國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號飛船發射升空并成功返回。
沒有航天工程人員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
第四和第六自然段是過渡段。
文章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第七自然段“有的人……猝然長逝”是排比句。
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首尾照應。
……
4、梳理課文結構,理清課文條理:
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學知道的內容真多,那么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呢?你們能概括出來嗎?教師相機板書體現文章線索的事情。
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人造衛星上天、神州飛船飛天,歷時數千年,終于成功了,載人航天夢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實現的,真可謂千年夢圓在今朝呀。
三、研讀重點 感悟精神
1、你們通過讀課文,知道作者描述最詳細的是哪件事情嗎?
2、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經過航天工作人數十年的努力實現了,這該是多么讓人引以自豪的事情啊!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神舟五號”飛天的情景呢?
請看:課件播放“神五”飛船發射情景。
3、你們看,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同學們,看到這個場面,你有何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