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最好的老師
哥白尼堅持自己的“日心說”,之后的布魯諾更是因此作出了被烈火燒死的偉大犧牲。伽利略的落球實驗已是家喻戶曉,他揭示兩個質量不同的物體從相同的高度下落會同時落地的事實,但他敢于挑戰權威和傳統的精神更值得人尊敬.(3)這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要學會質疑,不要人云亦云。出示名人名言:讀這些古圣先賢的話還有很多,一言以之那就是--“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4)同學們,這就是老師教給我們的全部,這就是老師的良苦用心。于是,當我的朋友這樣評價我的老師時,出示:“他怎么能這樣來糊弄你們呢?”“不,你的看法錯了。”是呀,在作者眼中,懷特森就是他--最好的老師(5)讓我們記住這位最好的老師,讓我們記住這位老師給我們的人生啟示。齊讀 個案部分一、素養訓練在教學的結尾,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從學生上交的練筆作業來看,除了兩個學生認為這樣會讓學習不好的學生無所適從外,其他人都從不同側面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論證,有的甚至還引經據典呢!二、合作探究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的老師”1.學生圍繞閱讀提示中的思考題“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來自主學習。2. 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么?3. 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全班交流,讀中點撥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學習體會,教師組織學生就重點內容進行全班交流與研討。 1.關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變化。抓住了“這算什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沖突,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2.關注對懷特森先生的認識。感受先生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及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師?”3.關注文章給學生其他方面的的啟示。三、拓展延伸總結收獲,拓展延伸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學生自由暢談。2.選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 《我看懷特森先生》 《由<我最好的老師>所想到的》《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怎樣看待書本和權威》四、課后反思 這篇文章是作為綜合性學習中的一篇略讀課文,原本并不太喜歡這篇文章,一則覺得它是篇略讀課文,不怎么上心,二則覺得文字比較平淡,沒有什么典型的語言材料可以咀嚼。 后來讀著讀著,發現文字雖顯平淡,但感情卻不平淡。作者對懷特森先生前后甚至有著截然相反的評價和感情,這一切皆因懷特森先生用極為不尋常的設計帶給了我們嶄新的懷疑主義。“水嘗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何不就從情感沖突入手構筑對話來學習這篇文章呢?這是我最初的設想。 于是,我在這堂課上就抓住了“這算什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沖突,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板塊:欲揚先抑感受“氣憤”和峰回路轉深感“佩服”。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臺,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學生的感情變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中自然發生的。這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三維目標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學結構,既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段。可以融入情感這一磁場中的有知識,有能力,有過程、有方法、當然更有態度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