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跨越百年的美麗
(2)對詞語的理解。
放射性:某些元素(如,鐳、鈾)的不穩定原子核自發地放出射線而衰變成另外的元素的性質。
鐳:金屬元素,符號ra,銀白色,有放射性,醫學上可用來治療癌癥和皮膚病。
人聲鼎沸:人群發出的聲音像水在鍋里沸騰一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
莊重:嚴肅穩重。不隨便,不輕浮。
淡泊:(對名利等)超脫,不追逐。
提煉:用化學方法或物理方法使化合物或混合物純凈,或從中提取所要的東西。
冶煉:用焙燒﹑熔煉等方法,從礦石中提煉出所需要的金屬。
溶解:一種物質(溶質)分散于另一種物質(溶劑)中成為溶液的過程。如,食鹽或糖溶解于水而成水溶液。
侵蝕:逐漸地破壞或腐蝕。
剛毅:剛強、堅毅。
執著:佛教指對某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后泛指堅持某一信念而不肯改變。
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盛名:很大的名聲。
二、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記“冶煉、溶解、沉淀、分析、侵蝕、隱退、乏力、榮譽、頭銜、人聲鼎沸、卓有成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喜歡的句子,背誦喜歡的部分。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4.體會作者對居里夫人巨大貢獻和人格精神的贊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三、教學建議
1.這是本單元“科學精神”的第一篇課文,學生在過去的語文學習和課外閱讀中,已經了解了不少科學技術成就以及一些科學家的故事,編排這組教材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科學精神。教學中可以結合單元導語簡單介紹科學精神是一種敢于堅持科學思想的勇氣和不斷探求真理的意識。
2.初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跡,初步理解課題“跨越百年的美麗”。課文中有一些長句子,比如,“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學生不容易讀通順,要指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會適時地停頓。課文中涉及的一些專業名詞,比如,“放射性”“鐳”“元素”“酸堿”,一般不會影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不必深究,如果學生有疑問,教師可以做通俗的講解,讓學生大概了解就可以了。
3.課文研讀的重點是課題中的 “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隱含的兩個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居里夫人有端莊美麗的容貌,但是她投身于科學研究不在乎“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二是居里夫人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生共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在這看似矛盾的背后是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人生追求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從而讓學生理解能夠跨越百年的“美麗”不僅是居里夫人的美麗端莊,更是她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人生態度。
4.課文中有很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可以先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然后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抓住句子的核心部分引起學生思考,并在形象地體驗中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這樣理解”“這樣理解合理嗎”,在討論中深入理解,同時要尊重學生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的個性化理解。比如,理解“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這句話的核心部分是“人生意義的發現”,理解的重點也就是這個“人生意義”是什么?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 “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過程以及居里夫人在工作中的態度和表現,感受其中的艱難和辛苦,思考居里夫人為什么這樣做,從而理解這里的“人生意義”是對真理的追求,對科學研究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