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跡——索橋的故事
要求:
邊讀邊想一想索橋介紹了那些故事?作者有什么感受。結合文章內容及課前所查找的資料想一想從中有哪些收獲與體會。
生:默讀,自學,邊讀邊畫相關語句,做批注。
組間相互討論、交流。
師:從這些故事中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和同學交流。
生:自由選擇故事,以(小導游)的形式進行交流。
(其目的激起學生更高的學習興趣,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滲透文章的思想內容,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突破重點,解決難點,)
(1)李冰父子的故事。
引入課外資料,了解李冰父子是怎樣修建都江堰的。
討論。(勇于克服困難,勇于犧牲,為他人著想的手和心。)
(2)“何公何母”的故事。(具有勇往直前的創造精神,為后人造福。)
(3)勇士丹柯的故事。(舍己為人)
四、品讀體驗
師:多么感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橋上,欣賞著獨特的風光,產生了豐富的聯想,有了新的收獲與體會。同學們今天也跟隨著作者一起感受了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帶著新的感受有感情地再讀一讀。
生:讀自己喜歡的故事。
師:索橋的故事自然不止這么一點都江堰也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能把你了解到的介紹給大家嗎?
生: 自由發言。
師小結:故事是感人的,是講不完的。然而,你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要是在索橋上站片刻,一定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看圖片,我們一起欣賞這里的景象,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得到了哪些更美更好的東西?
生:看圖片,交流感受,說說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通過交流,學生領悟到人間更美、更好的東西,就是一顆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
五、鞏固延伸
小練筆:
請結合現實生活,把你知道的人世間更美、更好的故事,寫下來。
六、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我嘗到了閱讀教學改革的樂趣,在教這一課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了朗讀教學,抓住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讀好加深感悟,使學生的心靈,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凈化,引起了他們思想上的共鳴,使學生真正受益,進而達到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8、課堂練習
從這些故事中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和同學交流
9、作業安排
寫一篇讀后感
10 、教學資源、資料
橋的圖片、巴金資料
11、自我問答
本節課我感觸最深的是在解決“寫索橋為什么還要寫都江堰”這個問題時,一位同學說“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和何公何母修建索橋都是為后人造福,都勇于克服困難。”看似沒認真聽的他,回答的非常到位但是本課的設計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雖然我的目的是啟發孩子,培養閱讀能力,但是并沒有給孩子一個太大的想象空間,比如“當同學們站在這樣的橋上會想到什么?”“索橋給你什么樣的啟示?”等等,當同學們把書中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聯系起來的時候,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