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這樣的老師教案
2、匯報: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略)
總結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指名說,修改完善,達到人人會說(這篇課文寫的是,懷特森老師把一個不存在的凱蒂旺普斯介紹給我們,我們沒有懷疑,結果考試時我們都不及格。從這件事我們學會了新懷疑主義,從而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
(2)提出不懂的問題:
存疑置后處理的問題預計有:
為什么說上懷特森老師的課,每一節(jié)課都是不尋常的探索?
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新懷疑主義”指什么?我們是怎樣學會“新懷疑主義”的?
懷特森老師介紹的“凱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點?
文中兩次提到“正視”有什么含義?表達了“我們”“我“什么樣的心情?
四、明確進一步學習的方向
1、你覺得《一個這樣的老師》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可聯(lián)系課題、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課后2題確定)
2、下一步我們深入學習什么呢?
首先看看學習《一個這樣的老師》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弄懂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帶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
還要解決我們不懂的問題——懷特森老師介紹的“凱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問?……
3、擬定進一步學習的方案:
學生自擬后師生交流,形成建議性學習方案和自擬學習方案。(此處略,見第二課時)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設計】
1、了解懷特森老師獨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對學生的深遠影響,并寫出對他的評價。
2、體會側面描寫人物的作用。
【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30課《一個這樣的老師》。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從這件事,可以了解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學案:懷特森老師是一個( )的老師。
思路1:默讀課文,看看懷特森老師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一想懷特森老師是一個( )的老師。
思路2:默讀課文,思考在懷特森老師教“我們”的過程中“我”的心情和行為有了哪些變化,“我”認為懷特森老師是一個( )的老師。
二、依學案自主探究,因需交流。
三、共議交流。
●懷特森老師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師。
(一)“凱蒂旺普斯”事件。
在“凱蒂旺普斯”事件中,預計學生對懷特森老師最初的認識可能是零散的、片面的,如:他們會認為懷特森老師是博學的、戲弄學生的、教會我們懷疑的……教學時可依照學生的發(fā)言順序教學,而后進行整合提升。
1、弄清“凱蒂旺普斯”事件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粗線條感受懷特森老師的與眾不同。)
2、經(jīng)歷“凱蒂旺普斯”事件的過程。(依學生發(fā)言順序教學)
懷特森老師擺擺手,讓大家平靜下來:“難道你們自己沒有想過嗎?既然是‘絕跡’了,那就什么也沒留下。我向你們描述它的夜間視力、皮毛的顏色,以及許多根本不存在的現(xiàn)象,還給它起了個可笑的名字,你們竟一點也沒有起疑心,這就是你們不及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