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恩的井》教學反思
《瑞恩的井》教學反思
《瑞恩的井》敘述的是一位加拿大的6歲男孩得知非洲兒童飽受苦難、面臨死亡,而70美元可以幫助他們打一口井后,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到了這筆錢,后來他得知這筆錢只夠買器材,打井卻遠遠不夠,因此他繼續努力并尋求媒體的幫助,他的行為感動了許多人……兩年后,他來到了非洲,看到了他的那口井。至今,由他發起的募捐行動仍然在全加拿大進行著……這就是夢想的力量。瑞恩的愛心、決心和執著,感染著每一個人。課文弘揚了一種善良、博愛的精神,一種真摯的想以個人力量拯救世界的態度。
課文中有些語句的理解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負責人對他說:“這個數目對你來說太大了”,這個數目是多少?我讓學生對70美元進行人民幣的兌換,合人民幣約560元左右,這對一個只有6歲的孩子來說70美元是通過自己做額外的家務活掙得的,這個數目卻是太大了,領悟到瑞恩身上的善良、有毅力、堅持不懈的精神。
再如:“瑞恩的井——為了這個痛苦的社會。” 該如何理解, 是很難的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收集了一些介紹非洲的現狀的資料 讓學生 交流,學生了解了非洲貧瘠的土地,一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引起了學生的 注意,課堂上學生個個面容沉重,嚴肅,在交流時,他們說非洲是一個沒有足夠的食物和飲用水,饑餓、疾病、死亡時刻威脅著他們,這是非常痛苦的,而瑞恩的井給那里的人們帶來了希望。因此學生對瑞恩的所作所為,由衷的敬佩不已,課最后在對瑞恩說說心里話時,學生的發言讓我感受到這篇課文他們讀懂了。 學生的回答讓我 高興,讓我感動。 我們都應該為每個生命而努力。
案例名稱: 《《瑞恩的井》反思》
《瑞恩的井》是一篇拓展閱讀的文章,記敘了加拿大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個普通的男孩瑞恩,受到一年級老師的鼓勵,深信為喝不到清潔水的非洲人民打一口井是一件好事。為此,他不斷努力,終于通過做家務賺到了打井所需的七十美元。幾年后,這個六歲孩子的夢想竟成為千百人參加進來的一項事業,一個六歲的孩子,能夠夢想并通過實際行動幫助那些貧窮的人們,這是一種多么高尚的品質啊!在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時,就被深深打動,也正是教育學生的好素材。
因為是閱讀課,所以打算一節課完成。我根據教學建議中所說的“重點和亮點放在學生的感悟上,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這一點上,效果非常好。孩子們讀完課文后,踴躍地談自己的看法,而且說的非常到位,抓住了重點。比如:瑞恩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瑞恩雖然大部分時間用來做家務了,但沒有耽誤他的學習等等,這節課上劉子懈表現得特別好,每個問題都能說到點上,說明他這節課真的用心聽了,認真想了,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他把課后第一題回答地很準確。課下我跟他談了話,對他這節課的表現提出了表揚,希望他每次課都能像這次一樣認真。他非常地高興。
因為是一節課完成,所以給學生讀的時間就相對地少了,我想以后,不管是講讀課文還是閱讀課文,一定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