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征(小學語文六年級)
2、是啊,雖然歷經了艱辛,但終歸活著回來了,這畢竟是件可喜的事。(板書:喜)他欣喜地歸來,道逢鄉里人,便向鄉里人打聽“家中有阿誰?”鄉里人是怎么告訴他的?學生讀鄉里人說的話: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鄉里人,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告訴老兵這個消息呢?不僅是鄉里人,連我們每一個人心里也是充滿悲傷,(生齊讀)假如你就是老人,聽到鄉里人的話,這時候的你會是什么反應,什么心情?
3、可是,這樣的打擊才剛剛開始。80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由遠及近,走近自家小院,他看到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發揮你的想象:配樂,師讀那四句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
4、情景誦讀:看到這一切老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親人,感受不到熱鬧的家園了。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我65 年魂牽夢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這樣化作了滿目蒼涼。然而65年前,我離開家時,我的家并不是這樣的啊,它會是什么樣呢?
5、而現在呢,一切都已經蕩然無存,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盼的親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經熱鬧的家園也是一片荒涼破敗,這真是久而不歸,歸而不見啊,這番荒涼的景象,怎不讓人悲傷難過呢!(板書:悲)
6、在這樣的一個家中,80歲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齊讀: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么味兒呀?結合剛讀的句子來談。他的苦,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更是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心里的痛苦。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他心里的苦吧!(想讀的齊讀)
7、面對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淚縱橫,無聲地哭泣呀!(板書:泣)他在泣什么?他為什么而泣呢?(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并提筆寫下來,一段話即可。)
8、情景誦讀:是啊,當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親人時,他只能是—————當老兵思念他和藹可親的鄉鄰時,他只能是———— 當老兵思念那些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戰友時,他還是—————當老兵想到自己將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時,他更是—————人世滄桑的老淚,落在他破舊的征衣上。同學們,他怎能不黯然神傷啊,僅僅是漢武帝在位,五次討伐匈奴,就導致全國有一半的人因為戰爭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生:松柏冢累累)
(五)、小結,升華主題:
1、這就是這位80歲老兵回家的經歷,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讀出老兵從喜到悲再到泣的回鄉歷程。
2、像《十五從軍征》這樣,描寫戰爭題材的古詩還有很多,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出示課件:不同詩人的戰爭詩句)
王昌齡——從軍行(一、二)
王翰——涼州詞
3、反對戰爭,渴望和平是從古至今咱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即便在今天,在這個看似和平的世界上,仍有很多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從事著戰爭,你想對他們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