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
1)這段話讓你聽出了一個怎樣的老人呢?(勤勞、不怕苦不怕累、樂觀、懂得享受生活、樂觀……)你給他的評價真是恰如其分!
2)可是老人每天掃上山掃下山真的不累嗎?(累)聯(lián)系2、7兩個自然段體會就更深了。先閉上眼睛,聽老師讀第二自然段,記住我重讀的詞,并在腦中想象出畫面。【師范讀第2節(jié)】你記住了哪些我重讀的詞呢?(“九百多級”“一根銀絲”“拋”“飄飄悠悠”“斷掉”)它們讓你體會到什么了?(石階窄;峰高、險、峻;)作者的用詞很準(zhǔn)確。想看看這高而險的天游峰嗎?請看——【圖片:瞧,在這高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石階多像一條從天上拋下的銀絲啊】看了圖片,感受是不是更深了?來,一起讀出這高而險的天游峰吧。【齊讀】再看第七自然段,【出示】大聲去讀一讀,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那么這段話該怎么讀才能讓我們也倒抽一口涼氣?誰來試試?【指名讀】師:讀書不僅要讀語言文字,還要讀標(biāo)點符號。這節(jié)中有一個省略號,你能讀懂它嗎?(省去了掃的時間、艱辛等)師:老人幾十年如一日地掃呀掃呀,他究竟掃了多少個石階,掃帚知道;他究竟掃了多少個來回,石階清楚。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一段,相信你會讀出新的感受。【齊讀】由此看來,登這么高的山,干這么重的活,加上這么大的年紀(jì),一定很累,為什么老人說“不累不累”呢?(因為他熱愛這份工作,熱愛這片山水,為大家服務(wù)感到快樂)師:是啊,尤其他說的那句“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可看出老人把工作當(dāng)享受。這里的山水他日日看月月看年年看,卻總看不夠,你能像老人一樣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嗎?【指名讀】
5、有人說這篇課文是寫掃路人的,可為什么要寫天游峰和游人的表現(xiàn)呢,實在沒有必要嘛,你覺得呢?(越是寫天游峰的險峻和游人的累就越能突出老人的堅強和對工作的熱愛)這叫襯托,寫作時適當(dāng)運用襯托寫法,會使得筆下事物特點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鮮明)
b、“按說,我早該退休了。可我實在離不開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 【出示】
師 :這,就是老人離不開這里的理由。喝的是引讀 吃的是引讀 呼吸的是引讀 而且還有引讀 這樣的理由普通得幾乎不能成為理由。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子女會這樣勸她隨機點名回答 可他會笑著說 指名回答;武夷山景區(qū)的領(lǐng)導(dǎo)會這樣做他工作 隨即指名回答 可他會用爽朗的語調(diào)說 指名回答 ;很多游客也不忍看到年紀(jì)這么大的人在這工作,他們會對老人說 隨即指名回答 可老人照樣笑著說 指名回答 。這真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啊?(熱愛工作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熱愛武夷山對生活很樂觀的老人)現(xiàn)在,誰也能像老人一樣悠閑地讀一讀這段話呢?【指名讀】
c、剛讀了老人的兩段話,對老人有了進(jìn)一步的了解,文中還有一段話不能忽略,一起來讀【出示】“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我們身邊也有六七十歲的老人,如果我們也如作者一樣說“30年后我們再來看您”時,他們一般會怎樣回答?(不在了……)而從這位老人回答中你又體會到什么呢?(豁達(dá) 自信 爽朗 樂觀)【板書】這么多褒義詞一下子全用在了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身上了,我們一起大聲念念。【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