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歌》教學設計
一、與文本對話,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4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風采、蕩滌、塵埃、灌溉磅礴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對長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這首詩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作者以雄渾的氣勢,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以真切的情感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讀讀這首詩,長江那悠久的歷史,磅礴的氣勢,無窮的力量一定讓你回味無窮。
教材呈現的知識點: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4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風采、蕩滌、塵埃、灌溉磅礴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內容與前后知識聯系的內容:《長江之歌》屬于本單元都是寫景的文章——江山如此多嬌。它想我們展示了一條生命的河流,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充滿著無窮活力。這首歌唱出了各族兒女對長江的深情,唱出了場合的歷史和青春的活力。培養學生能力點:使孩子感受它深刻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培養學生情感點: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對長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二、與編著對話,確定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與學生對話,確定教學難點:學生對歌詞的深入挖掘和積淀是不夠的,以此篇課文為基礎,理解本首詩歌的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并學習其他歌頌祖國、詞句優美的歌詞。與學生對話,教學方法 激趣導入 ,小組合作,自讀自悟
教學策略的選擇:觀看紀錄片《話說長江》,聽主題曲,揭示本課;教學中,通讀全詩為主,質疑問難,小組合作,自讀自悟,教師整體把握學生對詩文的理解,難懂之處加以點播。
學生網上學習為輔,學唱這首歌曲,搜集其他關于長江的詩文以及其他歌頌祖國、詞句優美的歌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板書:長江之歌)《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
大家對長江有什么了解呢?請同學們自由說說。
長江:中國第一長河,全長6300公里。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雪山,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尼羅河與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年平均入海水量9600余億立方米。總面積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它源遠流長,孕育了華夏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流域從西到東約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發源于中國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經包括西藏自治區在內的13省區。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和成都等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都在長江流域。 長江干流通航里程達2800多公里,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長江之歌》。
初讀指導
自學生字詞。
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描紅田字格中的生字。
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 依戀 蕩滌 塵埃 磅礴 灌溉
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詞語:
乳汁 哺育 挽起 蕩滌 塵埃 灌溉 奔去 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