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 集體備課教案
內容 10、螳螂捕蟬 主備人 李濤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復備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 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借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法設計:本課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在教學仲,我主要通過音樂渲染和美麗的圖片、畫面把學生引入情境,以誦讀法為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學法設計:引導學生采用小組討論法、合作學習、競賽法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教學準備: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話說成語 激發興趣 1、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就是其中的一塊瑰寶,有的成語來自歷史故事,有的成語來自神話故事,有的成語來自民間傳說,有的成語來自古詩詞句,有的成語來自寓言故事,同學們什么叫寓言呢?你們知道哪些成語來自寓言呢? 2、學生交流。(要求說出寓言故事的名字,簡單說說其中的道理。) 二、揭題解題、感知課文 1、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則寓言故事:螳螂捕蟬。 2、你理解“蟬”嗎?“捕”怎么理解? 3、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這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友情提示:課文主要寫了誰與誰?誰是主要人物?少年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干了一件什么事,結果怎樣?) 三、學生自讀課文 投影儀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爭取弄清上面的問題。 3、.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四、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段課文,注意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 2、檢查有關詞語的理解。 投影出示: (1)如果其它諸侯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2)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 (3)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a、指名讀句子,聯系句子聯系詞義。 b、指名說,集體討論。 3、 針對前面的幾個問題,說說對課文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