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1》教學設計
3、練習。
4、反饋。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回憶在哪兒出現過。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試讀。
4)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指導。
5)對照插圖理解詞意,教師相機點撥。
6)教師小結。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小組齊讀。
4)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
4、反饋。
1)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2)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我國各個民族的資料,了解該民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并列出提綱。
2)繪制一件該民族的特色物品或學會一個動作。
2、審題。
1)談話導入揭示話題:介紹我國一個民族
2)指名讀題。
3、指導。
1)啟發談話: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他們各有各的特點,課前大家都搜集了有關資料,做了精心準備,待會兒我們就各自向大家介紹一個民族,好嗎?
2)介紹指導:①根據查閱的資料選取合適要求的內容,進行口頭介紹;②在介紹有關民族的知識時可以有詳有略,但要抓住民族的特點。
4、練習。
1)學生先在四人小組中介紹。
2)輪流上臺介紹。
5、總結。
二、教學第八題(略)
一、教學目標
1、描紅練寫鋼筆行楷字,寫入體。
2、認識兒化音,讀讀比比兒化音與原來的讀音有什么區別。
3、練習運用嘆詞表達恰當的語氣。
4、修改病句,知道句子的意思必須明確。
5、熟記成語,豐富積累。
6、根據資料介紹一個民族,了解民族風情,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二、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了解題意。
2、指導:
(1)學生自讀。
(2)仔細觀察,揣摩。
(3)交流所得。
(4)以兩字為例指導學生體會用筆特點。
(5)強調行款布局和整體章法。
3、練習。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弄清題意。
2、指導:
(1) 學生自由讀,比一比同一組詞前后有什么變化。
(2) 指名回答。
(3) 教師范讀,講解方法:在發前一個音節的韻母時卷舌。
(4) 學生模仿練習。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學習小組讀,互相指正。
4、師檢查,糾正指導。
5、延伸。平時,你還說過哪些兒化音。
三、教學第三題
1、讀題,審清題義。
2、學生再讀例句。
3、練習。
(1)自讀句子,思考句意,體會語氣。
(2)選擇合適的嘆詞填空。
(3)檢查。
4、全班交流,共同討論、評議。
5、拓展練習:
(1)放學回家,我推開門一看,____,怎么家里一個人都沒有?
(2)____,早晨的校園太美了!
(3)____,我不小心把墨水灑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指名讀第一句。
(2)討論病因(語義不明,“自己”是指“我”還是指“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