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錢學森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內容反 思19、錢學森備課:朱紅娟復備:殷明星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錢學森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感悟人物語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的熏陶。教學重點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錢學森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體會錢學森沖破陰礙,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不斷努力獻身。課前先學:了解錢學森為科學作出的偉大貢獻。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一、提示課題,設置懸念1、揭題談話,簡介人物。同學們,你們知道錢學森是個怎樣的人嗎?老師這里有一點資料,請同學們讀讀。(出示有關資料)2、設下懸念,為自讀作鋪墊。錢學森學什么要放棄在美國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回到自己的祖國呢?他回國后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讀課文。二、自讀課文,反饋糾錯1、 初讀課文。自讀要求: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檢查效果。分自然段檢查,糾正不正確的讀音。2、讀課文。(1)提出要求:讓學生邊讀邊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讀課文。(2)檢查效果。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高理解詞語的能力。3、默讀課文。(1)明確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弄清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粗分段落。(2)檢查討論。指名說說各自然段的意思。分段,理清課文脈胳!∫唬1)二(2)三(3~4)四(5~6)五(7)三、分段讀課文四、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1、說說“垠、艘、額、!边@4個字都是什么結構?它們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樣?2、教師示范指導“艘、額”這兩個字的書寫。3、學生描紅。五、布置作業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袒露(lù lòu)卓越(zhuó zhuō)運載(zàì zǎi)一望無垠(yín yíng)魂牽夢繞(rào rǎo)一艘輪船(sōushōu)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錢學森》一文描寫了錢學森赴美留學期間的一些經歷以及漫漫歸國路,文章語言樸實,卻字字含情,令人感動!這節課讓我們懷著深深的敬意,再來回顧一下錢學森坎坷的回歸之路。(二)讀文悟情。1、二十多年的回國路,錢學森踏出的每一步都非常艱難,讓人讀來感慨萬千。那么,究竟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話語打動著你呢?在2—6小節中選擇你最有感觸的一兩句話,細細讀一讀,好好體會一下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2、學生按要求自由練讀。3、交流。(教師結合學生回答,重點指導學習錢學森說的兩段話。)4、出示錢學森說的第一段話。 “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1)聯系上下文讀一讀,了解這段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2)同學們,你能想象一下他當時在美國的生活嗎?(學生自由說。)(3)小結:是啊,汽車、別墅,豐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條件,但是這一切并沒能吸引住錢學森,他抵擋住了所有的物質誘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國。(板書:抵擋物質誘惑)(4)練習:選取一組關聯詞,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錢學森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 無論…都…不僅…而且… 是…不是… 如果…就…(5)再讀錢學森說的這段話,此時此刻你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讀的?5、出示錢學森說的第二段話。 “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是需要我們——祖國的兒女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保1)聯系3、4小節內容,了解錢學森的這段話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 (2)教師描述:當時的中國經歷了多年的戰火,剛剛成立,一切都非常破舊,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搞科研的環境、設備,與美國提供的有著天壤之別。然而錢學森絲毫不嫌祖國貧窮,毅然決然地想要回去改變祖國的面貌。(板書:不嫌祖國貧窮)(3)再讀他的這段話,說說你從中懂得了什么?(4)練習:是啊,祖國雖然窮,但錢學森相信只要中華兒女一起努力,我們的祖國不僅會從黑暗 走向 光明 ,也會從 走向 ……5)再次感情朗讀這段話。6、同時出示兩段話,教師小結。學生齊聲朗讀兩段話。7、學習第五小節。(1)既然鐵了心要回來,為什么又一直到1955年才回國呢?這中間又發生了些什么?讓我們先來聽聽美國的一位高級將領是怎么說的?(指名讀第五節。)(2)拓展閱讀。也許將領的話還不能讓你完全了解錢學森對于一個國家到底重要到何種程度,那么老師這兒有個小故事,你讀了就更清楚了。(學生自由閱讀補充材料。)(3)讀后交流感受。8、小結:錢學森回國的道路漫長而艱辛,國外豐厚的物質生活誘惑不了他,國內貧窮的創業條件也沒有嚇退他,甚至美國那冰冷的監獄大門也沒能捆綁住他歸國的腳步。那么,是什么在支撐這他呢?(結合學生回答板書。)(三)想象拓展。1、說得多好!“早日回到祖國去,用自己的專長為祖國建設服務。”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錢學森在美國呆了20年之久;侍觳回撚行娜耍K于盼到了夢寐以求的這一天。出示錢學森歸國畫面,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感情朗讀第一小節。2、創設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蘭號巨輪終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就在他雙腳踏上祖國土地的一霎那,他內心感慨萬千,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他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3、寫完交流。(四)課后延伸。當錢學森學有所成,他是多么迫切地要回到祖國,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當他回國后,他是如何學以致用,為建設祖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呢?課文沒有寫,課后可以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作進一步的了解。五、作業:填寫合適的關聯詞語。在人的一切活動中,記憶力具有重大的意義。( )人們沒有記憶力,( )不可能獲得知識和經驗。記憶力( )生來就有的,( 。┳匀欢话l展起來的,( )在正常的教學影響下培養起來的。 板書設計: 抵擋物質誘惑錢學森 不嫌祖國貧窮 殷殷赤子情 拳拳愛國心 沖破百般阻撓 教學后記:《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學生能“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所以,在學完課文后,我問:“讀了課文,大家有什么問題嗎?”學生提了很多如:“錢學森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就想回國,為什么到1955年9月17日才踏上歸國的航程?”等等,我讓學生回去收集資料,或查書籍或上網,抽空交流。當我用思品課交流時,學生讀了很多資料,我想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能力。 這一項作為預習作業布置,上課檢查。1、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意思。2、 交流3、 提出不理解的詞語課上解決。 這部分內容調至第一課時講解 講解:第一自然段是用倒敘的方法寫的。 改為1、 書后練習2:在空白處填上適當的詞語。2、 書后練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