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的第2—7自然段,畫出描寫譚老師語言、動作的句子,說說你讀到了一位怎樣的譚老師。
2.師巡視。
3.匯報交流。
品讀課文中描寫譚千秋老師的語言句子。
(1)(課件出示: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指導學生朗讀。抓住“大聲吶喊”和句子中的感嘆號。
(2)當時的情形如何?
(課件出示: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個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危機的情形。
(3)此時,我們再來讀讀譚老師的表現,你能讀出什么?
(譚老師恪盡職守、無私大愛、臨危不懼……)
品讀課文中描寫譚千秋老師的動作句子。
(1)教師引讀:地震還在繼續,此時……
(課件出示: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
(2)面對危難中的四名學生,我們的譚老師又做了什么呢?
(課件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你能抓住關鍵的字詞說說你的感受嗎?(立即 拉 撐護)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情形危機,譚老師的勇敢的舉動。
(3)此時,我們再來讀讀譚老師在這種危急情況下的表現(齊讀)再來感受一下他的三個動作,你又能讀出譚老師的什么?指名說。
(譚老師是出于對學生的愛和責任才選擇放棄逃生,體現出了譚老師對學生無私的大愛)。
4.教師小結。
5.齊讀“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
(二)人們口中的譚老師
1.師引讀:僅僅幾秒鐘,地動山搖。破碎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譚老師遇難了,沒有給我們留下只言片語,但是他的崇高形象卻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讓我們聽一聽人們口中的譚老師!
2.(課件出示: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地說。)
從他的評價中,你感受到譚老師怎樣的形象?(誓死保衛學生……)
3.譚老師誓死保衛學生的形象,讓他永生難忘!讓我們也永生難忘!獲救的學生這樣回憶……
(課件出示:“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身上。”)
這評價中,哪個字牢牢抓住了你的眼球?讓你感受到譚老師的什么?(奮不顧身、舍己為人……)
4.有位老師是這樣說的……
(課件出示:“老師說:‘如果要快速逃離現場,論條件,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能離開。但在生死攸關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
這評價中有說明什么?(以學生安危為重……)
5.這就是我們的譚老師,在生與死的邊緣,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亡留給了自己。我們一起讀……
(課件出示)“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
(三)我心中的譚老師。
1.教師引讀第11自然段。“在學生眼里,……然而,同學們再也聽不到譚老師的聲音了,講臺上再也見不到那個充滿活力的身影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