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
六、讀寫結合
在今天的教學課件中,老師沒有為大家出示5.12地震的慘烈圖片或影相資料,因為實在不忍再去碰觸,再去回憶,但相信學習了本課同學們心里一定有許多的話要對英雄老師譚千秋說。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下對英雄的贊美吧!請以“譚千秋老師,我想對你說……”為開頭,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
六、讀寫結合
在今天的教學課件中,老師沒有為大家出示5.12地震的慘烈圖片或影相資料,因為實在不忍再去碰觸,再去回憶,但相信學習了本課同學們心里一定有許多的話要對英雄老師譚千秋說。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下對英雄的贊美吧!請以“譚千秋老師,我想對你說……”為開頭,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場景的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寫法。過程方法: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陳俊學校六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教案(上冊)年 級六主備人陳 俊復備人單 元二課 題6.最后的姿勢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一、緊扣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境1出示廢墟罔片,描述:2008年5月12日,8級強震猝然襲擊四川汶川,大地顫抖,山河移位!2引讀第2自然段:天空陰沉沉的。...
【教學設計理念】《最后的姿勢》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人間真情為主題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根據發(fā)生在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8級特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感人故事課文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
一、教學目標:1.閱讀課文,體會出譚千秋老師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生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體會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最后的姿勢句子的含義,體會人生的價值。...
單位(學校) 丹陽市導墅中心小學 授課時間 10月27日 教學內容 《最后的姿勢》 設計者 姚 澄 課程名稱 授課班級 五 學情分析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基本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了譚千秋老師的精神。...
設計理念: 《最后的姿勢》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新入選的一篇課文,這一課記敘的是去年的5.12地震中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的感人事跡。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挖掘出情的根源。...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一、教學目標:1、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二類字。3、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4、在讀明白文本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脈絡。...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語境理解重點詞語。抓住課文的重點語段復習,進一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最后的姿勢》一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課文,文章是根據發(fā)生在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課文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秋千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展現(xiàn)了他忠于職守,...
一、查字典,先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再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詞語的意思,然后按要求練習。1、生死攸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目標】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理解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4、能夠體會環(huán)境描寫及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通過品讀語文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涵,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3、能夠知道地震時的自我保護以及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