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教學案例及反思
學習完課文第二幕人物對話后,我讓學生想象人物說話時的情、動作進行改寫。
師:請同學們看看文中的插圖,讀讀第二幕的人物對話,一邊讀一邊體會所敘述的人物當時的動作、神態及其心情,將這一幕改成一篇記敘文。
生:(讀第二幕)
師:下面大家可以選取第二幕中的任意一個部分進行想象,將其改寫成記敘文。
生:(有的在同桌討論,有的開始修改……)
師:大家改得真認真,誰愿意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呢?
生:我改的是第一部分。歲月滄桑,中華五千年的時間中發生的事情如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道也道不完,今天,我就講一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故事吧!一個晴朗的晌午,萬里無云。藺相如在客廳踱步。一會兒,他的門客韓勃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匆匆走向藺相如,焦急地說:“大人!大人!”藺相如轉過頭去,若無其事地說:“什么事?”氣喘吁吁的韓勃連忙講到:“廉將軍來了!”大藺相如的臉色立即變得很驚奇:“什么,廉將軍來找我?快請廉將軍進來!”“是!”韓勃應聲領廉頗進來。
師:(鼓掌)你可真有文學細胞。還有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你的?
生:我改的是第三部分。藺相如眉開眼笑:“哈哈哈,廉將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意,我實在是太高興了!韓勃,快叫人準備筵席,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頗披上,兩人緊緊地拉著手,坐下來親密地交談著。正是因為藺大人的寬容大度才成就了兩人的友誼,趙國也因此更加強大起來。
生:我改的是第二部分。藺大人一瞧,格外驚奇。只見他不像往常一樣大搖大擺地走進來,竟然連衣服也沒有穿,還背了一根荊條。大人連忙迎上去:“廉將軍!”話音剛落,廉頗就羞愧地跪下來。藺大人更是吃驚:“哎呀!廉將軍,您這是——”廉將軍低下頭,羞紅了臉說:“藺大人,請你用這根荊條很狠地抽我一頓吧!”藺相如見此情形,連忙取下荊條扔在一邊,伸手去扶廉將軍:“廉將軍,別這樣,快請起,快請起!”廉將軍仍是不肯起來:“藺大人,我實在對不住你!請你寬恕我這個愚蠢而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辱你。現在我才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最初,我以為是你怕我,后來別人告訴了我這其中的原委,我才明白你的一片苦心。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哪!”
師: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老師發現同學們的想象力真的很豐富,有的同學還很有創新精神,就讓我們在課后繼續發揮大膽的想象,將課文改寫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們到明天的課上一起交流,屆時,希望能夠一睹各位同學的風采。
反思
我個人認為課文中的“空白”是指課文中某些內容有意不寫,或寫得簡略,敘述描寫留有發揮余地的地方。這種“空白”往往存在于詞、句、段、畫中,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教師可借助教材中的內容,適時地引導學生推測、構思,以習作的形式把“空白”補充出來。這樣既充分利用了手頭的教材,又能借助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激發學生習作的靈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習作的難度。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這個課本劇由于表達的需要,某些地方寫得相當簡單,甚至出現略去情節或跳躍情節的情形。因此我鼓勵和引導學生抓住這些“空白”,進行合理構想,或補充省略的情節,或把簡單的部分具體化、形象化,進行再造想象。這種想象不是盲目地擴展情節,而是圍繞文章中心,“添枝加葉”式的想象。因此,我要求學生從人物的神態、語言、心理等方面進行想象,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上的融會貫通和情感上的強烈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