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學案例
教學設想
1、通過聽、看、讀三位一體,來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2、注重朗讀,通過朗讀來領悟本文的主旨;
3、采用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全面感悟課文字里行間洋溢出生命和力量的神韻;
4、通過拓展延伸,提升學生思維素質。
案例描述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首音樂吧。(使用播放器播放江蘇民歌《茉莉花》片斷,時間為1分鐘)
師:這首歌好不好聽?
生:好聽!婉轉動人,情意綿綿。
師:說得好,這是我們江南民歌特有的風格。現在又請大家來欣賞另外一支曲吧。(使用音頻播放器播放鼓舞《安塞腰鼓》片斷,時間為1分鐘)
師:感覺又是怎么樣?
生:氣勢磅礴,很有震憾力!
師:對,這位同學說得很好。想不想看看這樣氣吞山河的鼓舞場面呢?
生:想!
(教師使用視頻播放鼓舞《安塞腰鼓》,時間為1分鐘)
師:聽也聽了,看也看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作家劉成章筆下的《安塞腰鼓》,看看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又是怎樣,F在請同學們翻到課文《安塞腰鼓》。
二、朗讀練習,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讀的時候要做到讀音準確,把握輕重讀和語速,讀完后說說這篇課文的主旨是什么?
(學生讀完課文后,馬上就有人舉手發言)
生1:本文意在歌頌陽剛之美。
生2:本文主要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生3:本文間在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
師:三位同學說得都有道理,都能從剛才所聽、所見、所讀中得到啟發,真的很不錯。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并勾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學生自由朗讀,并在書中圈點勾畫,很快又有學生舉手)
生4:我最喜歡第七段,因為這一段一連用了五個排比,讀起來,氣勢昂揚,生命與力量合二為一。
師:說得很好,你能把這段讀給我們聽一聽嗎?
(生4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完后全班鼓掌)
師:讀得真好!同學們的掌聲是給你最高的評價。(同學們再次鼓掌)我們再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談一談。
生5:我最喜歡第14——17自然段,這幾段描寫了安塞腰鼓演出的寵大規模,氣勢磅礴,氣吞山河,震憾人心,充分表現出西北漢子的熱情奔放的陽剛之美。
師:說得太好了,請你把這幾段讀一吧。
(生5讀14——17自然段)
師:她讀得如何?哪位同學來評價一下?
生6:她讀得聲音太小了,沒有把安塞腰鼓的那種氣勢。
師(笑):哦,是這樣嗎?你給我們來讀一讀吧。
(生6朗讀14——17自然段,讀后,學生鼓掌)
師:讀得好!朗讀不光要做到讀音準確,語速適合情境,還要有感情,語調抑揚,要把西北漢子的那種奔放勁給讀出來。下邊的同學可得多注意朗讀要求,向他學習。下面請同學們繼續談。
生7:我喜歡第23自然段,因為運用排比,將安塞腰鼓這民間樂舞上升到藝術的角度加以贊美,把力量與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
師:你很有見解,說得很有道理。請你把這段文字讀一讀吧。
(生7讀后,全班掌聲鼓勵,教師環視教室,見無人舉手,便再次強調朗讀的要求,然后要求學生齊聲朗讀課文)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師:下面我們開始對內容進行具體探究。大家還是四人小組進行“合作探究,互問互答”。
(生分小組學習,老師行間指導,約5分鐘)
師:現在請各組把你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我們來集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