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句理解感悟,提高閱讀能力.
2.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老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感悟巴金偉大的人格魅力,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一,導入:
1.復習: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巴金爺爺的《給家鄉孩子的信》,學習了第1,2自然段,你知道巴金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信的,你從這兩個自然段中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巴金
2.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學生齊讀課題):給家鄉孩子的信,讓我們再次走近巴金.一位詩人在《敬壽巴老百歲》中這樣寫道:
出示(指名讀):時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
巴金是怎樣評價自己的,請同學們打開書,找出巴金評價自己的句子讀一讀,看看從這些句子中你能讀出一個怎樣的巴金.
二,學習第3自然段,感受巴金爺爺的愛,感悟生命的意義.
1.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
2.組織交流:
(1)巴金是普通人嗎 結合搜集的資料談談你的看法.
(2)巴金一生寫了千萬字的作品, 他寫作的動力來自哪里
從這句話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巴金.(愛祖國,愛同胞)
是的,巴金對祖國和同胞充滿了真愛,充滿了深情,他曾多次表達了他的這種感情,老師課前發現同學們收集的資料中就有這樣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嗎
你覺得巴金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 說說理由.
(3)巴金爺爺對生命的意義又怎樣的感悟
結合學生回答,出示句子:"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
引導學生體會"終于"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出示課文插圖)教師深情敘述:這就是巴金爺爺,他生長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心也受到創傷,但在苦悶中,彷徨中卻一直在思索,在追求生命的真諦,87歲的高齡的巴金用一生的精力悟出"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這是一種深刻的感悟,是一種"大智大悟".
指導讀出巴金的不斷思索,努力追求. (指名讀,齊讀)
(4)生命開花結果的意思 (板書:生命開花結果)
教師引導:"花費"可以換成什么詞 (奉獻,給予,付出)
板書:奉獻
"花費它們"中的"它們"指什么
所有的這些,都凝成一個字,那就是——(板書:愛 )
指著黑板說:奉獻愛,就是巴金爺爺心目中的"生命開花結果".奉獻的人生才是開花結果的人生.
(5)你認為巴金爺爺的生命開花而結果了沒有,結合我們剛才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看法.
(獻出了愛和情感,為祖國和人民寫出了許多作品,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食糧,生命之花開遍了祖國大地.作品催人奮進,喚醒了一代青年……)
出示補充資料:(指名讀)
★巴金義務當了14年總編輯,幫助了一大批文學青年,壯大了文學隊伍.
★身為中國最杰出,著名的作家,巴金卻不愿意拿國家的一分錢工資.
★巴金曾不止一次不留姓名地給希望工程捐款,受災難民,慈善機構.
★巴金把自己幾萬冊的藏書全部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結合補充資料,學生再談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巴金爺爺的生命早已開花結果,可是巴金爺爺在信中,還希望自己的生命開花,要珍惜有限的一分一秒,想象這個"珍惜"背后的畫面!你看到巴金爺爺在干什么
(盡管疾病纏身,提筆困難,仍然堅持給孩子們寫信.不論坐在輪椅上,還是躺在床上, 90歲的巴金還要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