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冊語文 《麋鹿》教學設計
17 麋鹿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以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內容,層次清晰地介紹了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敘述了它們歷經磨難終于回到祖國的坎坷命運,體現了我國政府對于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視。本文在樸素的說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和坎坷的史識:“晨霧如清紗般漂浮”“四不像”“當做姜子牙的坐騎”“失而復得的經歷”,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又使學習者興趣倍增地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習本課6個生詞,兩條綠線內的5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回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3、 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4、 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從麋鹿多舛的命運,領悟到野生動物的命運往往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的生字詞。2理清文章的脈絡,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引導學生通過披情入境地朗讀,感知麋鹿的特點習性,并能有條理的介紹麋鹿的外形、習性。一、預習導學1、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漂泊(bó pō) 別墅(shù yě) 迅即(jì jí) 悄無聲息(qiǎo qiāo)殺戮(chuó lù) 公爵(juē jiáo) 幾乎(jī jǐ) 銷聲匿跡(ruo nì)2、理解詞語的意思悄無聲息 銷聲匿跡 漂泊不定 顛沛流離 3、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麋鹿?4、課文是如何具體形象的介紹麋鹿的外形?5、查找資料:了解麋鹿,了解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